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箫前景 >> 正文 >> 正文

甄嬛传众女子图鉴皇上的审美标准让人大

来源:箫 时间:2023/4/9

文/九苇

《甄嬛传》中美女如云。

新人如盛开的娇艳鲜花,鱼贯而入,给沉闷的宫廷增添亮色。过不了多久,新人变成了旧人,又有一批批新人涌入宫中。周而复始,永无止尽。

眼看她承宠,眼看她失宠,有的人风生水起,有的人香消玉殒,可悲又无奈的是,这些美人的命运全在皇权的掌控之中。

如果你能在刚入宫的时候,就获得皇上的青睐,日后的生活,就越有平步青云的可能。

就像安陵容,很明显就不是皇上喜欢的类型,所以才会在第一次侍寝的时候就被退回,甚至费尽了心思才勉强获宠。

所以符合皇上的审美很重要。

美貌反而是最基础的一部分,除了美貌以外,才华以及性格等,都算在审美范畴之内。

纯元,华妃,沈眉庄,甄嬛,祺嫔,叶澜依,玉娆......这些花朵一般的人儿,皇上究竟为何会喜欢上她们,或者又厌弃她们?

皇上究竟拥有着怎样的审美标准呢?

1、腹有诗书气自华

很明显,皇上喜欢才女。

皇上并不是标准的颜控,虽然也喜欢美女,就像华妃娘娘凤仪万千,祺嫔是后宫公认的美人,但相比之下,皇上更喜欢读过书的才女。

这就不得不提起皇上的白月光——纯元皇后。

纯元皇后精通诗词,能歌善舞。

论诗词,连果郡王都知道纯元皇后时常与皇上谈词论赋;论舞姿,曾经一舞动天下;论歌声,余音绕梁细腻婉转;论箫声,堪称宫中一绝。

这样一位内外兼修,才情兼备的女子,很快占据了皇上的心,成为一抹忘不掉的白月光。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皇上就喜欢多才多艺,腹有诗书的女子!

纯元去世后,但凡能让皇上高看两眼的妃嫔,多多少少都有纯元的影子。

比如眉庄,眉庄是读过书的,读的还都是《诗经》,《孟子》,《左传》这些颇有学究的书籍。虽然眉庄的家教是女子才华不外露,但一个人的是最好的答案。

果然,眉庄是新人当中晋升最快的,可见皇上就是喜欢这份端庄的书卷气。有了皇上的宠爱撑腰,眉庄才开始逐渐显露自己的学识,才有了“宁可枝头报香死,不曾吹落北风中”的谈吐。

再看甄嬛,自不必说了,作为最像纯元的人,自然也善诗词,精通歌舞。

面试秀女的时候,不仅凭借酷似纯元的面容一眼惊艳,更是脱口而出“嬛嬛一袅楚宫腰”。如果眉庄的才华是内敛的,那甄嬛的才华就是外放的。

倚梅园的相遇,也是皇上未见其人,只听到一句“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就开始疯狂寻找说出这句话的人。

可以看出,皇上是极其渴望能够出现一位,可以和自己产生精神共鸣的人的。

后来的甄嬛果然能够与皇上谈论诗词歌赋,甚至指点朝政,都是后话了。

也许是主角光环,总之甄嬛是完美长在皇上每一个审美点上的人。

可见皇上一生都在寻觅知书达理,能够与自己琴瑟和鸣,谈古论今的解语花。

只有华妃是个例外。

在一众文采斐然的妃嫔的衬托下,武将世家出身的华妃,更显得才华平平。

可是也只有华妃是拿一颗真心爱着皇上的。

皇上也是聪明人,在一堆只渴求名利的女人当中,好不容易出现一个真心爱自己,自然百般珍惜。

但真心难求,又能出现几个华妃呢?

那如果没有出色的才华,也没有真心的爱慕,就真的无法立足了吗?也不绝对。

2、不被驯化的性格

皇宫是口大染缸,再纯洁的白,也会被染得斑驳,洗得褪色。

如果能坚守底色的纯白,那大概率,即使不受宠爱,也会得到皇上的尊重。

不被驯化,代表着服从但不谄媚,始终秉持着人品的清白,最好带一点骄傲。

端妃素来深居简出,端庄自持;敬妃安分守己,从不招摇惹事;欣嫔拒绝拉帮结派,拒绝拜高踩低......

她们可能没有非常出色的才情容貌,但性格美好,也属于皇上审美的一部分。

可是人性总是慕强的,即使强如皇上,也更爱慕性格里带些骄傲的女子。

拒绝当纯元情感替身的甄嬛,坚持去甘露寺修行,这是她的骄傲。

蒙冤后的眉庄,再难对皇上产生爱慕和信任,从此避宠,干脆决绝,这是她的骄傲。

再如叶澜依,我本爱自由,对名利恩宠不屑一顾,别说争宠,就是有个笑脸都难得,这是她的骄傲。

最典型的是甄玉娆,“长姐喜欢的,臣女绝不沾染分毫”,抗旨不做宠妃,不和姐姐抢占任何的资源和利益,更是有勇气追求自由的恋爱,这是她的骄傲。

正是这些骄傲的气性,让美人们有血有肉,真实丰满。后宫从不缺少漂亮精致的提线人偶,难得的是活生生的人。

对于皇上来说,皇权不容挑战,必须服从。但服从不代表一味顺从,甚至谄媚。

齐妃和三阿哥,就是极尽讨好的典型,结果被厌弃;安陵容千娇百媚温柔顺从,不过被当成一只豢养的小鸟;尊贵如皇后,也不得不摆出一副宽容贤惠的母仪之态......

她们都被驯化得彻彻底底,自然也就被厌恶得彻彻底底。

3、善良的心

是的,大道至简。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是关于品质的审美:善良。

人都是会伪装的,那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善良呢?

面对强势者,通常会忌惮,所以伪装,但是面对弱势者,人性会暴露无遗。

皇上作为封建社会最高掌权者来说,是善良的。少有的几次责罚奴才,要么是恶奴,要么看起来真的做错事,须赏罚分明不可。

除此之外,是看不见皇上主动苛责太监宫女的。这是仁厚之心。

自己是仁厚之人,所以喜欢善良的女子,看不惯妇人心。

余莺儿即使再浅薄无知,甚至冒领甄嬛身份,皇上都当作不知道,但是为难小厦子手剥核桃,弄得鲜血淋漓,皇上是真的厌弃她了。

祺嫔天天在后宫作威作福,口无遮拦,可实在年轻貌美,连皇上也忍不住说一句不失可爱。

真正触碰皇上逆鳞的并非告发熹贵妃私通。而是因为嫉妒甄嬛,打骂宫女出气,砸出去的器皿,差点误伤赶来的皇上和有孕的甄嬛那次。

欣贵人在场,顺势掀开宫女的衣袖,手臂上全是一道道被祺嫔抽打的伤痕。

自此,祺嫔可爱的形象尽毁。以后不管祺嫔做什么,在皇上心中都只是一块丑陋的阴影罢了。

康常在和贞嫔,也是墙头草般的恃强凌弱的小人,对皇上来说可有可无。

何谓善良?就是在吃人的环境之下,不将自己的不幸迁怒他人,不为自己的利益迫害他人,若有能力和心意,还能对他人施以援手,就叫做善良。

这点至少甄嬛,眉庄,敬妃,端妃都做到了,所以她们得到了皇上的尊重。

4、被人喜爱的核心是做好自己

不难发现,这些受宠的和得到尊重的妃嫔,都有一个特征:自己的内心世界足够丰富。

所以才不忧,不怨,不惧,不妒,气质自然雍容,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松弛感。

如果天生幸运有一身好皮囊,就要珍惜羽毛,内外兼修,锦上添花。

如果相貌平庸,也不妨碍充实才干,修身养性,沉淀智慧,以待来日。

不管身处何种境地,唯有先做好自己,才有胜利的可能。

你若盛开,清风自来;若是梧桐树,自有凤凰。

古往今来,宫里宫外,皆是如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