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之声”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文学编辑部新近推出的音频栏目。
纸短情长,余韵不止,我们将陪你聆听文字的生命;用声音阅读一首诗,一篇文章,一本好书的灵魂。
为祖国而歌.mp:38来自人民文学出版社···
陈辉,本名吴盛辉,年生于湖南常德,年奔赴延安,年抵达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后响应党的号召,到涞涿平原做群众工作。年在一次战斗中英勇牺牲,牺牲时年仅二十四岁。
这部诗集源自作者遗留的手稿本册,其中的四十余首诗作,构思于20世纪40年代战时的村庄里,原野上,炮火中。他短暂的一生,如飞蛾扑火般投身于战争和文学。这个革命年代的年轻人,用生命践行了诗歌中所追求的理想和尊严,他的诗歌也在岁月中沉淀出了生命的灿烂底色。
这是一位诗人的诗集,也是一位战士的诗集。
由于没有找到可确定的遗像,我们将作者像的位置,遗憾空缺。
《陈辉诗选》书影
为祖国而歌我埋怨我不是一个琴师祖国呵因为我是属于你的一个手大脚大的劳动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深深地爱你我呵却不能像吉卜赛的歌人一样在六月的月光下那银色的帐幕里拨动六弦琴丝让它吐出震动世界的人类的第一首最美的歌曲作为我对你的祝词我也不会骑在牛背上弄着短笛也不会呵在八月的禾场上把竹箫举起轻轻地轻轻地吹让箫声踏过泥墙落在河边的柳荫里然而当我抬起头来瞧见了你我的祖国的那高蓝的天空那辽阔的原野那天边的白云悠悠地飘过或是那红色的小花笑眯眯地从石缝里站起我的心啊它兴奋有如我的家乡那苗族的女郎在明朗的八月之夜疯狂地跳在一个节拍上你搂着我的腰我吻着你的嘴而且唱——月儿呀亮光光……我们的祖国呵我是属于你的一个紫黑色的年轻的战士当我背起我的那支陈旧的“老毛瑟”从平原走过望见了敌人的黑色的炮楼和那炮楼上飘扬的血腥的红膏药旗我的血呵它激荡有如关外那积雪深深的草原里大风暴似的急驰而来的祖国的健儿们的铁骑……祖国呵你以爱情的乳浆养育了我而我也将以我的血肉守卫你啊也许明天我会倒下也许在砍杀之际敌人的枪尖戳穿了我的肚皮也许吧我将无言地死在绞架上或者被敌人投进狗场看啊那凶恶的狼狗磨着牙尖眼里吐出绿色莹莹的光……祖国呵在敌人的屠刀下我不会滴一滴眼泪我高笑因为呵我你的手大脚大的儿子你的守卫者他的生命给你留下了一首无比崇高的“赞美词”我高歌祖国呵在埋有我的骨骼的黄土堆上也将有爱情的花儿生长那花儿呀红的是忠贞黄的是纯洁白的是自由绿的是幸福紫的是刚强……
陈辉遗作一览编后记
这是一本很难得的诗集。作者陈辉(原名吴盛辉)是一个具有才华的青年诗人,到今年二月七日,他为祖国战死整整十四个年头了。
陈辉给我们遗留下一万多行诗。几个月来,在整理他的诗稿和其它遗作时,我们深深地被他的战斗的乐观主义和献身革命的热忱所激动和感染。他是一个值得我们永远纪念和学习的战士和诗人。这本选集,收入他的四十多首诗,共六千五百多行,大约占全部遗诗的一半。还有许多诗,作者生前就失落了,现在已很难找到,这是非常可惜的。
作者是一个生龙活虎、热情愉快的青年。这个可爱的形象,是他本人也是他的诗的形象。田间同志在“引言”中也讲到了这一点。陈辉从一九四〇年起到平西做青年工作,他是房、涞、涿地区的模范干部,和当地的广大人民在一起,成年出生入死地对敌伪进行极为酷烈的斗争。当时的晋察冀通讯曾表扬过他:“陈辉是一个十分勇敢的战士,善于拿笔,也善于用枪,用手榴弹。”这是一点也不过奖的。
这里选的四十多首诗,只有少数几篇如《平原手记》《莫斯科》《夏娃和亚当》等在当时敌后的油印报刊上发表过,其余都是手稿。陈辉的诗,虽然发表的不多,但是他的每一首诗,都曾作为战斗的火器杀伤过敌人。有许多诗是街头诗,曾书写在敌后乡村的墙壁上;也有不少诗,曾作为传单,由作者亲手刻成蜡版并油印出来,散发到前线去。在作者诗稿的空隙中间,有如下一段记述:“这七首诗,是在八区写的,马上就油印了。第二天,在口底战斗的时候,我把它们散到唐县城外三里的乡村里。我要让它们像几粒火种,种到城里去。”读到这些豪迈的战斗语句,任何人都可以真切地想见当时那种战斗的情景。
陈辉的诗,也有它的成长的过程。作者最初两年(一九三八一一九三九年)写的诗,还比较稚嫩和粗浅,甚至还带着一些模仿的痕迹。这也是很自然的。那时作者只有十七八岁,对生活的理解不很深,艺术技巧的锻炼还不成熟,常常流于空泛的呐喊。他自己就不满这个时期的诗,譬如一九三九年七月到十月,他一共写了五十多首诗,可是当他编订诗稿时,却只选了寥寥几首,这就是现在这本选集里的“浅酱色的诗”。可见作者的创作态度是非常虚心和认真的。他不论在战斗里,还是在创作活动中,永远是勇往直前的。当他较长期地投入火热斗争,他的诗,也就随着政治上的逐步成长而成熟起来。战斗和写作,在他的身上得到了高度的统一。斗争最艰苦的那两三年(一九四〇一一九四三年),也正是他的诗跃进的时期。他的大部分好诗都是在这两年写的。格调轻快、感情明丽的《平原小唱》《平原手记》以及丰富多彩的战斗画幅《红高梁》都写在这个时期。这些诗,都说明他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一九四〇年五月,他曾在手稿上写下一段创作感受,其中有一句是:““平原小唱”使我的风格大大改变了,我看出我的风格正在成长。”
从陈辉的身上,我们看到一个真理:一个作家或诗人,如果能全心全意地投入时代的火热斗争,并和群众密切结合在一起,那么,他的诗,他的才华,就能得到最大的发展。陈辉和他的诗,就是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成长起来的。
可惜正当作者才华焕发,形成了自己优美风格的时候,就不幸以二十四岁的年华牺牲了。这是一个不可弥补的损失。
本书的分辑、辑名和编排次序,大致都依照作者的原意编定。在整理遗稿时,除校勘文字外,只对少数几篇作了一些删改。
陈辉的诗稿,能够较完整地保存到今天,是十分不容易的。这里应该感谢在战争的动荡的日子里,长期保存原稿的戈枫、叶丁乙、曼晴等同志。这次编选出版时,田间同志也花了不少劳力,并为这本诗集写了“引言”,谨此一并致谢。
作家出版社编辑部年3月注:其时,“作家出版社”为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副牌。
《陈辉诗选》书影
-END-
统筹:小浒
主播:李志涵
剪辑:买小宸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