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箫资源 >> 正文 >> 正文

认真学习洞箫的第一天

来源:箫 时间:2022/9/3

唯独有吾-11-:47:50

首先了解箫的历史与发展

①了解箫的历史

箫源于远古时期的骨哨,历史上亦称为笛,唐以后方专指竖吹之笛。“横吹笛子竖吹箫”,即笛箫之间最基本的差别。箫历史悠久,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适于独奏和重奏。箫笛同源于远古时期的骨哨,新石器时代开始以竹制作。在秦汉至唐,箫是指编管的排箫。

早在《尚书·益稷》中记载有“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当因韶乐伴奏乐器以箫(当时为排箫)为主而有此称。

箫在汉代时称为“篴”、“竖篴”。西晋乐工列和、中书监荀勖所改革的笛为6孔(前5、后1),其形制与今天的箫已非常相似了。东晋的桓伊,擅长音乐,他有一支蔡邕的柯亭笛(箫),是江南数第一的吹箫名手,地位和声望都已很高。他曾为素不相识的王徽之吹奏过三段乐曲,在历史上被传为佳话。

魏晋南北朝时,箫已用于独奏、合奏,并在伴奏相和歌的乐队中使用。

清代,箫的形制完全一样。清《律吕正义后编》记载:“明时乃直曰箫,不复有竖篴。今箫长一尺八寸弱,从上口吹,有后出孔;笛横吹,无后出孔。”

②箫的发展

西晋乐工列和、中书监荀勖所改革的笛为6孔(前5、后1),其形制与今天的箫已非常相似了。东晋的桓伊,擅长音乐,他有一支蔡邕的柯亭笛(箫),是江南数第一的吹箫名手,地位和声望都已很高。他曾为素不相识的王徽之吹奏过三段乐曲,在历史上被传为佳话。

魏、晋、南北朝时,箫已用于独奏、合奏,并在伴奏相和歌的乐队中使用。

唐代以前,笛箫通常不分,至唐代,出现了前面六孔、旁边一孔,加有竹膜的笛子,此时笛箫概念基本分开,横吹为笛,竖吹为箫。

清代,箫的形制完全一样。现在在六孔箫的基础上演变为八孔箫,原因是八孔箫比六孔箫音量大好转调。

二新手该如何选箫

首先介绍一下八孔箫,八孔箫从下到上有八个孔分别为第一孔到第八孔。第八孔开在背面,第一孔开的位置与其它七孔不在同一直线上。由于第一孔的位置不一样,就有正手箫与反手箫之分。正手箫就是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反手箫相反。现在网上大多数卖的是正手箫反手箫要定制。在又是箫的调性,市场上箫主要有G调箫和F调箫。初学者选择G调箫就好了,G调箫孔间距较小比较好把持。

箫选择入门级别,一百元以内的都可以。当然有钱的话又觉得自己肯定能学好的可以买贵一点的箫。

今天就说到这里了,明天继续分享洞箫的心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4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