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箫资源 >> 正文 >> 正文

李煜沦为阶下囚,写下一首词,被誉为婉约

来源:箫 时间:2023/5/2

在唐宋的词人中,我最喜欢苏轼,却最同情李煜。

他前半生贵为一国之主,后半生却沦为阶下囚。

他的一生是无奈且悲哀的。

他是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一出生便深受宠爱。

为什么?因为他是重瞳,在古时候,“重瞳”就代表着不凡,舜、仓颉、重耳、项羽都是重瞳。

他的受宠引起了他的兄长,太子李弘冀的猜忌。

为了避祸,李煜醉心书画,不问政事,自号“钟峰隐者”。

这段寄情山水,吟诗作画的生活,应该是他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可惜的是后来李弘冀病逝,而他也因此被推上了太子之位。

这太子之位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是名利,但对他而言却是枷锁。

中主李璟去世后,李煜登基,是为南唐后主。

请注意,原本李昪建立南唐的时候是称帝的,可是到了李璟,政治腐败,国力下降,被后周打得无力还手,接连失地,最后被迫削去帝号,改为国主。

所以说李煜从李璟手中接过的南唐本就已经是朝不保夕,随时覆灭。

即使李煜励精图治,也拯救不了摇摇欲坠的南唐。

何况他的心思从来不在政事上,南唐的灭亡是大势所趋,而他只是正巧做了那个亡国之君。

在他沦为阶下囚时,曾写下一首词,被誉为“婉约词的开山之作”。

这首词名为《相见欢》,全文如下: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这首词,短短36字,每一句都是化不开的“愁”,令人心碎。

词的开头以“无言”起笔,孤独落寞的他,独自一人登上了西楼。

“无言”将他的愁苦之态写活,而“独上”又勾勒出了他孤单的背影,只是短短六字的神态动作描写,就将他内心的愁苦写到了极致,而这也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接着一句十二字是环境描写。

他登上西楼看到了什么呢?

只见一弯如钩的冷月高高地悬挂在空中。

他又低头转向庭院,原本茂密的梧桐早已在秋风的摧残下,只剩光秃秃的枝干在秋风中瑟缩。

幽深的庭院早已被清冷凄凉的秋色所笼罩。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凄凉的夜色何尝不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

那如钩的月,经历了多少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多少的悲欢离合?

看到这月,词人的心中怎能不感慨万千?

而秋风扫落叶,寂寞的又何止是梧桐?被锁住的又何止是满院的秋色?

他就像梧桐一样,被那秋风摧残,被锁在这高墙深院中,落魄孤寂。

缺月、梧桐、深院、清秋,构成了一幅极其凄凉的画面,为下半阙的抒情做好了铺垫。

接着的下半阙他以婉转又无奈的笔调,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内心难以排遣的愁苦之情。

那刻骨的愁思宛如丝线,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顺,令他心乱如麻。

他的满腹愁苦难以言表,又难以说尽,痛苦到了极点。

李煜不是第一个用“丝”来比喻愁苦的,李商隐曾说“春蚕到死丝方尽”,丝即使再长也能剪断,再乱也能理顺,可是他那千丝万缕的愁苦却是绵延不尽的。

荣华富贵已成过眼烟云,故国不堪回首,沦为亡国奴的他,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心中的愁苦可想而知。

此时的他想的是“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的荣华富贵?还是“风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的故国家园?亦或“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的亲人?

不得而知。

他的恨,他的愁,他那无尽的悲伤,常人难以体会。

整首词表现了词人去国怀乡的锥心之痛,深沉自然,突破了花间词的“妇人之语”,被誉为“婉约词的开山之作”,读来令人心碎。

不知你是否喜欢李煜的词?欢迎一起来讨论哦。

-END-

作者:凯紫

看完的读者,记得给凯哥点个赞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