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箫资源 >> 正文 >> 正文

屈原以传说为基础,创作了哀婉的湘君

来源:箫 时间:2023/5/31

本文乃“小勇综合论”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朱应登诗云:“先采香兰招屈子,徐歌瑶瑟报湘灵。”所谓“湘灵”,指的就是屈原《九歌》中《湘君》和《湘夫人》二篇所描绘的湘水之神。关于《湘君》、《湘夫人》的内容,有一个凄丽哀婉的故事。传说舜是一个非常爱民的君主,人民也非常爱戴他。后来,舜为安抚中南的少数民族而南巡,途中患了重病,不幸死在苍梧。

舜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听到这一疆耗,心中万分伤恸。她们抚着竹丛昼夜悲哭,泪水滴到竹枝上,就变成了片片竹斑。她们追随舜的踪迹,自投湘江而死,于是就成了湘水之神。舜与二妃的传说,是出于人民对他们的热爱与怀念。屈原在民间传说的基础上,驰骋着诗人的想象,以他的艺术创造才能,创作了不朽的诗篇《湘君》和《湘夫人》,从而使这个凄婉哀艳的古代传说,获得了永久的生命与光辉。

《湘君》和《湘夫人》虽然各自成篇,但文章结构大体相同,语气上则彼此呼应,合起来浑然一体,互相渗透,表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一种生死契阔、会合无缘的悲痛。两首诗的描写均已久候爱人而终不得见为线索,在彷徨惆怅中发出哀叹,体现了坚贞不渝的爱情主题。

《湘君》描写的是湘水女神思念恋人,她长久地等候着,却不见恋人到来,于是驾起桂舟前去迎接,吹起洞箫用以召唤。她心想他大约已驾着飞龙,正在横渡大江,归心似箭地向自己奔来。谁知这只是一片痴情产生的幻想,恋人并没有如约前来。

在失望的痛苦中她不禁清然泪下,并对恋人起了疑心,怀疑他与自己“心不同”,对自己“恩不甚”,埋怨他“交不忠”,更怨愤他不来践约,反而用“告余以不闲”来欺骗自己。最后她毅然把爱人赠给她的定情之物映佩抛入江心,以示决绝。但她又徘徊江边不忍离去,并宽慰自己说:“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实际上仍抱一线希望,等候恋人的到来。其缠绵排侧之情,跃然纸上。

《湘夫人》则从另一个角度,写男神对自己恋人女神的思念。全诗以男神的口吻,开头写他来到约会地点,却不见女神的踪影。他想象女神一定曾降临到这岛上等待过自己,并设想她那蹙眉凝望的情景,心里更加忧伤。但举目回望却不见恋人,只见秋风阵阵、落叶纷纷和无边无垠的洞庭波涛。他登上高处,放眼四望,盼望女神能够到来,但直至黄昏,仍不见恋人的踪影。

回想以往在这里相会的时刻,无限深情,却未曾表白,心里更加懊侮。又回想起昔日自己急匆匆赶来赴约的情景;幻想着与恋人一起,驾着飞腾的马车远走高飞;幻想着二人结为夫妻,筑室水中,共度美好时光。最后,男神从幻想中醒来,回味那美好的境界,心里更加思念恋人。于是,他把自己的衣物抛入江中,希望女神能看到,又拔取此地的香草作为纪念,以俟将来赠给恋人以明心意。

作为抒情诗,《湘君》、《湘夫人》在结构上具有共同的特点,都是以赴约不遇时的感情起伏作为中心线索,并贯穿始终,将景物、人事、现实、追忆、理想、幻想都熔铸于一时的心理活动之中,构成一个既丰富多彩、又完整和谐的艺术整体。由期待、失望到愁思、寻觅,再发展到抱怨、哀伤。眷恋切切、情意绵绵而无缘相遇,这是一幕多么韵味深长的爱情悲剧啊!

《湘君》、《湘夫人》都以古代的神话传说为题材,描写的是湘水之神的恋爱故事,诗人笔下的神人,既不脱离水神的特征,他们驾驭飞龙,筑室水中,确实标示着神灵的高贵,也使诗篇显得优美雅致,富于浪漫色彩;但他们又不是一味肃穆,而是含情脉脉、缠绵侧,洋溢着人世间的生活气息诗中神灵的形象,既闪烁着神的灵光,又具有人的性格;既神奇高远,又平凡亲切。

作品淋漓尽致地描写了他们的喜怒哀乐,使人们在吟咏作品的时候,往往忘记了其中描写的对象是神而不是人。屈原以绝世的才华,使湘水之神的形象活在每个人的心里。六朝的沈约,唐朝的李白、杜甫、韩愈、李贺、刘禹锡,宋朝的欧阳修、梅尧臣,明朝的李梦阳、薛蠢等,都曾为“二湘”写下不朽的诗篇。

参考资料

《湘君》《湘夫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