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箫资源 >> 正文 >> 正文

解读声律启蒙三江之三让孩子轻松掌握中

来源:箫 时间:2023/9/8
北京皮肤科医院网站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_100358_1/
北京皮肤科医院网站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schedule_100358_1/

声律启蒙三江之三|苏武持节牧北海,庄周活鲋引西江。

逐篇逐句逐字,全面讲解相关内容。有历史典故,有古诗名句,不怕听不懂的国学启蒙。

韵词:双江釭窗邦摐庞江

铢对两只对双

铢和两都是古代重量单位。一冬中的六钧弓的钧,也是一个重量单位。

《汉书·律历志》载:“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铢两比喻极其轻微的分量。

成语里有“铢两相称”、“铢两悉称”两词,都是形容两者轻重相当,近义于半斤八两的意思。

只和双,这两个是一个量词,一只对应的一双,一双就是两个。

华岳对湘江

下面的双字对,华岳对湘江,华岳指的是西岳华山,在陕西华阴县境。素以高险著称。

三字经里曾经说过,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做为中华五大名山的华山,以山高险峻而著称。

湘江,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是湖南省最大河流。

在湖南省,所以湖南省的简称,便是湘。两者对应,山高对水长。

朝车对禁鼓

朝车,指的是古代君臣,在举行典礼和宴席时,出入宫廷的用车。

古代的皇帝每天和大臣们在宫殿里开会,商讨国家大事,那叫做上朝,那么去议事的大殿里坐的车便是朝车。

禁鼓,这个是皇宫城墙的城楼上的报时的大鼓,这里和二冬里头的暮鼓晨钟是类似的意思。

宿火对寒缸

宿火,宿有过夜的意思,或指的是寺庙里的香火,那就是指寺庙里一天到晚都点着的香火。

寒釭,釭是一种灯具,寒釭是指在寒冷夜里的灯光。

青锁闼碧纱窗

青琐闼,是刻有青色连环花纹的宫门,在这里指宫廷华丽的建筑。

碧纱窗,是装着绿色纱布的窗子,大门对窗户,青琐对碧纱,颜色相近,事物也相对。

汉社对周邦

汉社在这里指的是汉朝,社稷,就是代表国家的意思,就是汉朝的国家。

周邦则指的是周朝,就是夏商周的周朝,邦,是国家。

汉朝,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繁荣的朝代,对后世的影响一直存在至今,如今我们最大的民族汉族,就是有汉朝的文化衍生下来的。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王朝之一,存在的时间也是最长的,在这边是用汉朝和周朝这两个伟大的时代做了一个对应。

笙箫鸣细细

钟鼓响纵纵

笙萧都是竹字头,这是两种竹子的乐器,都是吹奏的管乐器。细细是指吹乐器的声音,是个象声词。这句说的是笙箫吹奏的声音轻柔悠远。

上句的笙箫对应了下句中的钟鼓,钟和鼓,也是一种敲击乐器。钟,在这指的是编钟和大鼓。在三江二中鼓振对钟撞。便是指的是这两个乐器,响摐摐钟鼓声洪亮。纵纵(chuāng),是形容撞击钟鼓声音的一个相声字。

两句连起来看,说的是古代宫殿中的宴席里,宫廷乐师们在演奏乐曲,钟鼓声洪亮响彻宫殿。笙箫曲悠悠,传遍四方。

主簿栖鸾名有览

治中展骥姓惟庞

这讲的是东汉名士仇览的故事。

后汉书中记载,东汉的仇览,曾经任蒲县的庭长,能够用道德教化民众。

东汉考城县令王涣,崇尚以严猛治政。听到仇览用道德感化人,便委任仇览当主簿。

并对他说,你注重感化他人,莫非缺少雄鹰一样凶猛的心智吧。

仇览却说,我以为雄鹰不如鸾鸟和凤凰。”王涣说:“我这小县衙不是你这大贤久留之地。”遂赠仇览路费,推荐他到京城太学发展。仇览后成为著名的贤人,被誉为方正之士。

主簿,汉代中央及郡县,官署中主管文书,办理事务的官员。

而下一句的,治中展骥姓惟庞,这里讲的是三国时期的谋士庞统的故事。

谋士,就是帮君王出主意,给意见出谋划策的人。

当时的庞统,刚刚为刘备工作的时候,因为他其貌不扬,长相一般,刘备并没有重视他。

只是任命庞统当了一个县的县令,是一个小官,庞统到任后就不管是什么事也不干。不久,别被罢官免职了。

后来,东吴的大臣鲁肃,知道后,便写信给刘备说,庞统不只是个县令之才,得让他当州官,才能展现及骥足之才。

骥足便是千里马的意思。这里说的意思是,如果只给千里马去拉车,那边是埋没了他的才能,应该让它去奔跑才能看出优劣。

于是刘备听了鲁肃的话中重用了庞统,而庞统,也辅佐刘备,取得了西川,成为三国时期的一代霸主。

治中,是一种古代的官职,相当于州长。

展骥就是展示千里马的才能,比喻有才干,这两句的对应都是说,有大才大德的人,需要更大的空间,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苏武牧羊,雪屡餐于北海

庄周活鲋,水必决于西江

这讲的是汉朝名臣苏武的故事。

?这里又说到了一个苏武牧羊的典故。

说的是汉朝的汉武帝时期,常年和塞外的匈奴,也就是当时的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部落打仗。

于是皇帝派出苏武,代表汉朝出使匈奴,想要议和,就是不要再打仗了。

可是没想到,苏武却被匈奴的国王的单于扣押了起来,单于用尽各种办法逼他投降,但最后都失败了。

于是匈奴把苏武放逐到北海,现在俄罗斯贝尔加湖的附近,这是北方的边界,非常的艰险困苦,寒冷无比,是一个没有人烟的地方。让他在那里去放牧羊群,并且说要等公羊生出小羊之后才能回去,这就是变相的逼他投降。

可是苏武哪怕饿了要吃草根,渴了喝雪水,也没有意思要投降的意思,一直不肯屈服。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直到19年后,直到汉昭帝即位,新的匈奴也向汉朝开始求和,这时候才把苏武放了回来了。

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庄周活鲋,水必决于西江

这讲的是庄子编的一则寓言。也是成语“涸辙之鲋”的由来。

战国时期,宋国庄周家贫,常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

有一次,庄周家里断粮了,无奈之下,他到监河侯那里去借粮米。监河侯听了,故作大方地说:“好啊,没有问题!不过,等我收了租地的租钱,才能借给你三百斤粮食,可以吗?”

庄周听了很生气,他也不直接戳穿对方的谎话,就讲了一个故事:昨天我在路上走,在路上听见救命声。

我四处张望,原来是车辙里的一条鲋鱼。鲋鱼见了我,忙大声喊道:“老先生,救我!”

我问它:“鲋鱼啊,你怎么啦?”它说:“我从东海被冲到这里。您能给我一桶水,救救我吗?”

我慷慨地点头答应道:“没问题,我这就去南方劝说吴王和越王,引来西江的水救你,可以吗?那里是水乡泽国,水多得不得了。”

鲋鱼听了,非常生气地说:“您这是什么话!现在只要有一桶水就可以救活我,而您却要到南方之后,放西江的水来救我。到那时,您恐怕只有到干鱼店里来找我了!”

庄周讲完这个故事,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苏武牧羊,雪屡餐于北海。

庄周活鲋,水必决于西江。

这两个典故,苏武牧羊,匈奴要等的公羊生下小羊。庄子要救鱼,必须等引来西江的水。这里引用这两个典故,代表的都是毫无诚意的表现,放在一起也是种巧妙的对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7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