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
微雨燕双飞。”
——如若把晏几道《临江仙》里
落花微雨的意境,
画成画会是怎样一番的图景?
“天平山上白云泉,
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
更添波浪向人间。”
白乐天笔下的《白云泉》,
又是怎样的一番飘逸与自在?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云边仙女夜骖鸾,
月下霓裳舞袖宽。
吹彻紫箫风露下,
玉容玄发不胜寒。
画出这般又仙又美画面的,
是90后插画师苏寒(微博
苏寒插画),这位老家辽宁大连,
现在生活在湖南的插画师,
这些年获奖无数,
在网上也有不少粉丝,
天天都在催他更新。
插画师苏寒苏寒自称是“半自由插画师”,
他在高中接触正规的美术基础训练,
以还不错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毕业后,
做了一份和艺术并无太多关联的工作,
却没有忘记当年学画的经历,
并且更加富有热情。
几年前他接触到了现代插画,
从学习构图、色彩、技法,
到其后个人情绪的表达及商业运用,
渐入佳境。
插画也成了他业余生活中,
主要的组成部分。
樱花,雨水,春燕,楼阁,远山。
苏寒的插画,温暖诗意,
而又充满了无限的想象力。
很多人喜欢苏寒笔下的中国风,
那是一种飘逸清奇,自在风流的感觉,
背景或为亭台楼阁,或是远山孤云,
或落英缤纷,或山河淼淼,
自带唯美隽永的韵味。
“传统文化吸引我创作的最大魅力,
就是它的丰富性和包容性。
中国的古建筑融入哲学、美学等元素,
需要我们研究的还有很多,
我们学会欣赏它的美,并传承下去。”
看似恣意挥洒的插画,
其实背后得下很多功夫。
在创作有关古风、古建的作品时,
苏寒在动笔前都会花很多时间,
去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
“正脊、斗拱、额枋、骑凤仙人……
这些专业的知识都会仔细研究。”
而在绘画时,他并不是完全地“复刻”古建,
而是“严谨一半,松弛一半”,
“有的细致,有的写意,
尊重传统和历史,
但也会着重体现整体的观感、氛围,
而不是做功能性的说明表达。”
前一阵因为疫情,
苏寒大部分时间都宅在家中。
“闲下来整理思绪,
那些走过的乡野城郊,
感受过的山川四季,
最终也成就了我自己,
给创作带来了一些灵感支撑。
希望日后也能继续走走,
看看、想想、画画。”
春帆二三,
山影浸绿。
鹤鸣九皋,
云亭孤啸。
看苏寒的画,让人很静,
似乎让人走进了
那个安详沉静的古代画卷,
让人心生向往。
“有个画家朋友说过这样一句话——
‘先有手感,再有灵感’。
在绘画水准提升上来之后,
你的画面才驾驭得了你的想法和创意。
艺术来源于生活,灵感来源于脑洞,
我们需要深入生活,
多多积累素材,
多多记录想法,
同时锻炼遐想的能力,发散思维,
并嫁接合适的元素融入作品之中。”
除开古风作品之外,
苏寒还创作了很多
充满了诗意美感,
甚至带有科幻和未来气息的插画。
远航的轮船,郊野的鹿,
悬崖下的波涛,盛开的花朵,
遥远的星球,孤独的旅人……
精致的肌理感
与天马行空的的画面相结合,
惹人遐想,
从而拥有了意味深长的意境。
苏寒习惯在晚上作画,
“晚上7点多至10点多
是我的绘画时间,
完全以放松的状态下
进行插画创作。”
在他的眼中,
好的作品
“往往观者一眼就会相中”。
“怎样能画出好作品?
我现在也还在思考,
大概就是厚积薄发吧!
一定要有好的创意思路,
还要在极其放松和专注的状态下创作,
保持热情、保持专注,
才能画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
文字由人民日报文创原创,图片来自苏寒。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