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箫优势 >> 正文 >> 正文

创城进行时,阳光成长公益课堂竹之精灵

来源:箫 时间:2023/1/2
                            

竹之精灵

——走进中国竹笛的性灵世界

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国人及广大少年儿童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引导少年儿童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厚植爱党爱国的情怀,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实落小。市妇联围绕“学党史颂党恩守护安全伴成长”主题,积聚社会各方力量,链接各方优质资源,将长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少年儿童关爱活动,为广大少年儿童送上优秀的传统文化大餐。

本期为中国竹笛文化公益讲堂预告。

笛,横亘华夏大地八千年,传承赓续,延绵不绝。噫!天地造物,灵秀于竹。茎直如一,自然中空。截竹为筒,凿孔为笛。其形虽小,有容乃大。吐纳之间,含涵万物。走指飞花,巧舌如簧。繁似珠玑,令人眼花缭乱;舍繁就简,却能抱朴含真。纵观世间根器,天人交际,摄而归一者唯此无二。(竹之语)

竹笛,最是平易近人、喜闻乐见。因其形态简朴、音色悠扬、易于携带、学习方便,故而成为国民最喜爱的传统乐器之一。适于当下,国乐热潮方兴未艾。大力弘扬和传承笛文化的意义不仅止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更是一种生命个体在简朴自然的空灵造物中找寻自我,慰藉灵魂的修习方式。“一管清音,一闻如醉”。正所谓“其形虽小,有容乃大”——若能真正从一枝小小的竹管中探寻到精微奥义,亦不失为一种人生的乐趣。

主讲人介绍

靳振彪,艺术学硕士,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第五届竹笛专业委员会理事,甘肃省音乐家协会第一届竹笛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天水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民乐教研室主任。从教二十余载,倾心致力于笛、箫、埙文化的专业教学和民间传播。其笛箫演奏艺术内涵丰富、风格浓郁、细腻委婉;教学系统严谨,寓教于乐,实用性强。多年来为古城天水教授培养了大批笛箫专业及音乐爱好者,深受广泛好评。

其演奏、创作、移植代表作品有:竹笛独奏曲《西北望》(杨秀峰、靳振彪作曲)、《黄土情》(周东朝作曲、靳振彪移植)、京剧曲牌《夜深沉》、南箫独奏《江河水》等;创作有新诗乐作品《苏幕遮.碧云天》、《蒹葭》;陶笛独奏《山语西风》、埙独奏《山谣》等。

课程预览

竹之精灵

——走进中国竹笛的灵性世界

第一讲:远古的回响——竹笛从哪儿来?

1、竹笛小史;

2、形态概述;

3、入门方法。

第二讲:现在的模样——一脉相承到如今

1、源流疏义;

2、风格流变;

3、实操互动。

第三讲:奇妙的表达——抒气传情的奥秘

1、气韵生动的美学观;

2、抒气传情的方法论;

3、实操互动。

第四讲:亲密的伙伴——得心应手的方法

1、演奏技法综述;

2、作品示范讲解;

3、实操互动。

授课对象及开讲时间

授课对象:广大青少年及音乐爱好者。

开讲时间:年9月11日开课/每周一讲(周六晚8:00-9:30)

报名方式及注意事项

报名方式:请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