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如果云朵是天空的一封信
一声闷雷之后,
白亮亮的雨线从灰蒙蒙的天幕上倾泻而下。
狂躁的风裹挟着香樟树的枝叶在雨中摇晃,
很快,地上的积水汇成小溪流,
向着低洼的地方流去。
突兀的阵雨驱散了路上的行人,
秀气轻巧的遮阳伞扛不住风雨的肆虐,
伞下的果果也有几分狼狈,
她用手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
叉开五指理了理被吹乱的长发,
站在候车棚的下面,
和其他几个人一样焦急得等待着。
夏天的雨来得快,去的也快,
雨势渐渐小下来,晦暗的天色也逐渐变得亮了起来。
再过一会儿,雨滴疏落,渐至于停,
乌云散尽,雨后的阳光更加灿烂,
被雨水冲洗干净的香樟树的叶子闪闪发光,绿得耀眼。
真是出行不顺!
果果嘀咕了一句,甩甩伞上的水珠。
看啊,彩虹!一个惊喜的声音传来。
循声抬头,西南处的半空中,
一道绚丽的彩虹静静的垂挂。
果果与彩虹对视:
纯净的天空,
浓淡相宜的绿叶,
绚丽的七色彩虹,
匆忙中又短暂驻足的都市男女……
一场猝不及防的夏日暴雨,
制造了如此美丽又突然的相遇,
果果的心情也随之风清云淡。
后来,朋友圈被这道彩虹刷屏。
二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
三十年前,我在蚌埠求学,
十六岁的少年从偏远的乡村来到繁华的城市,
最喜欢逛的地方是书店!
在那里,与一本书不期而遇:
韦恩·W·戴埃博士所著的《你的误区》。
误区?错题集吗?
带有一点好奇,我翻开了书页。
自暴自弃、崇拜、依赖、悔恨、忧虑、抱怨、愤怒…
这些都有可能是人生的误区?
不同于以往读过的书,毕竟上个世纪90年代,
心理学离我们很多人,都有点远。
在这本书里,他把这些不健康的“自我挫败情感和行为”
归结为束缚人生、导致失误的区域,
提出了心理上的“误区”概念。
读这本书,学习和领悟自己解决问题的途径。
他竭力倡导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主张“活着,就要生活”。
也许,我们可以生活得与从前不太一样?
这本书,成了我心理学之路的启蒙。
很多年后,心理学越来越多的走进普通人的生活,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与一本书的偶然相遇,开启了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三 所有的失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
那个夏天的晚上,
广场上有活动:某品牌的汽车展销会,
照例搭建了舞台,请了本地明星和乐手,
主持人在台上声嘶力竭,吸引更多的注意力。
十二岁的他跟随父母在车展区转悠,
他觉得这只是一个平常的夏夜,平常的散步而已。
忽然,台上喧嚣的音乐停了,
主持人的车轱辘话停了,
他转头望向舞台,各色彩灯也暗了,不再闪烁。
一道蓝色的追光亮起,
一个清澈透明的乐声响起,
追光下是一个身着白色套装的男子,
低音深沉,高音激越,仿佛在娓娓道来一个浪漫故事。
他屏住了呼吸,凝神倾听,
目光跟随着台上的追光,舍不得移开,
咦,他胸前是什么乐器,不是笛箫,也不是小号,
更不是吉他,以前没见过啊!
少年的心第一次,被莫名的感觉紧紧抓住。
爸爸,我要学那个。
一曲终了,他指着台上的演奏者,让爸妈看。
哦,你想学萨克斯?
原来这种乐器叫萨克斯!
你们不是一直希望我有个特长吗?
行,不过,没听说我们这小县城里有人会教萨克斯。
你等我问问啊,总是要有人教,才能让你学啊。
那你赶快问啊,他生怕爸妈不答应,一句跟着一句的想听到肯定的答复。
六年之后,长沙,湖南音乐厅。
初赛、决赛,总决赛,一路走来,第一次站上这么大的舞台,
他仿佛看见那个十二岁的少年痴迷的双眼,
看见父亲几经犹豫才下决心花费了近半年的工资给他买的萨克斯,
看见每一个双休日,父亲和他辗转公交2个多小时去市里学习,
看见那个倔强的少年枯躁的吹着单音,一吹就是2个月……
他想起那个普通的夏夜,与萨克斯管的惊艳相遇。
之后的很多个日夜,沮丧时、疲惫时、高兴时,
吹完一曲萨克斯,好象也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了。
他不知道,他不在家的日子里,
父母也会时不时的听着萨克斯音乐。
人生中总是会有很多种不期而遇,
唐朝诗人崔护偶遇桃花院落的女子,
写下千古名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成就一段佳话;
而郭襄在风陵渡“一见杨过误终生”,
三毛初去美国时心情不好遇到阳光的青年送她一棵小草,
就足以慰藉她那颗飘泊的心;
遇见花开,遇见美好,遇见云收雨霁,
遇见红尘,遇见你我,遇见悲欢离合;
佛家有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珍惜每一次震撼心灵的相遇,
那是我们在这世间的久别重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