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箫优势 >> 正文 >> 正文

台湾戏剧争奇斗艳二

来源:箫 时间:2023/3/28
白癜风该怎么治 http://pf.39.net/bdfyy/zjdy/140329/4364585.html

台湾戏曲源于传统的中国戏曲。明清之际,随着中国东南沿海人民大量迁居台湾,传统的中国戏曲也随之移植在台湾这片新鲜的土地上,又由于移居台湾的汉人来自各地,所以传入台湾的传统戏曲也是多种多样,自呈异彩,绽放出鲜艳的民间戏曲之花。这些民间戏曲传入台湾,有的虽然保留了剧种完整的形态,但为了适应台湾的人文环境而产生一些变异;有的则仅仅吸收其演出的形式或撷取剧种的某些部分,经过磨合,融入台湾民间的艺术形式和内容,独自发展,精练而成,风格迥异。

从大陆传入台湾的地方戏中,历史较早、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南管戏(梨园戏、高甲戏)、北管戏(乱弹戏、四平戏、京剧等)、傀儡戏、皮影戏、布袋戏等。除此之外,客家大戏和唯一产生于本土的歌仔戏也在台湾戏曲中占据重要地位。

(一)南管戏

以南音为主要唱腔的剧种,称之为南管戏,包括梨园戏、潮州戏、高甲戏、白字戏等。有时又专指梨园戏。南管的戏曲,常加入民间流行的村坊小调,里巷歌谣,深受一般民众所喜爱,流行甚广。南管戏的表演特色,主要在于身段模仿傀儡的动作,质朴率真,憨态可掬,表演动作要要求十分细腻,且具备了高度的舞蹈性。在唱腔方面,是以闽南方言演唱南曲,抑扬有致,委婉精准,沁人心脾,悦人耳目,观赏者莫不感动。唱腔之外更有丰富的器乐套谱,主要乐器是管乐洞箫,俗称“尺八”。

1.梨园戏

梨园戏是闽南语最古老的剧种,源于宋绍熙年间闽南地区盛行的“优戏”。由于保存了大量的南戏剧目,以其封闭式、凝固性的特点被称为戏剧的“活化石”,而不被别的剧种所异化。当然,在流行发展的过程中,梨园戏也没有去同化别的剧种。梨园戏的角色行当分生、旦、净、末了、丑、外、贴等七种,故称“七子班”。连横的《台湾通史》评说,“三日七子班,则古梨园之制”。亦指梨园戏沿袭宋元南戏的七个行当,故有此称。其中小梨园以生、大旦、小旦、丑为“四大柱”,大梨园又增加老旦和二旦两种。

梨园戏唱腔南音原是唐代泉州一带流传的中原古乐,唱腔均以五声音阶的调式为基础,后吸取了闽南民间音乐、部分潮、昆、弋等腔调和佛教音乐,融汇而成。唱腔曲牌不少沿用汉唐古曲,其曲调古朴典雅,委婉柔美,富有浓厚的宫廷音乐色彩。但各流派风格亦有区别,有的略显粗犷、朴实,有的更倾向稳重、悲怆,有的表现出柔和优美,缠绵悱恻。

台湾梨园戏的剧目精彩纷呈,除了传统的剧目外,从题材内容看也是其他剧种的交流、改编、移植而来。多是一些以讽刺丑恶、暴露黑暗为手法,描写忠奸、善恶之间的斗争。或是除暴安良,或是伸张正义,或是人间的悲欢离合,或是历史上的逸闻趣事。小梨园的“七子班”,其剧目题材都是描写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绝处逢生。

据史籍记载,明崇祯年间,台湾通事何斌曾派人回闽南聘请戏班来台湾演出。清初,沈光文也曾聘闽南戏班赴台演出。在郁永河的笔下,康熙年间在台湾妈祖宫已见到梨园戏演出盛况了。多数台湾史研究者认为梨园戏传入台湾的时间应该在明末清初。

梨园戏自传入台湾后,盛行不衰,是台湾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形式。从它曲调、行腔和动作,一声一韵,一字一句,一招一式,都令喜爱它的观众如痴如醉,被称为“高尚典雅”的戏曲。不仅盛事庆典必请南管乐前往助兴,或请戏班登台演出,而且寻常百姓家有个高兴的事,也叫上一些艺人演上一幕,唱上一段。街头巷尾、村里村外,到处是锣鼓喧天,管弦齐奏,唱腔清亮,叫板铿锵。

清中叶北管传入台湾以后,梨园戏受到很大的冲击,备受冷落。光绪以后,日趋衰落。日据时期,梨园戏班无法继续生存,纷纷改演乱弹戏。抗战胜利后,由于梨园戏元气大伤,过了好一段时间,仍难复苏。

2.高甲戏

高甲戏早年称为“宋江戏”,流行于泉州一带。明人陈懋仁的《泉南杂记》记载:“迎神赛会,莫盛于泉。游闲子弟,每遇神圣诞期,以方丈木版,搭成抬案,索以绮绘,周翼扶栏,置几于中,加幔于上,而以姣童妆扮故事”。从这段记述我们可以知道,这是民间的迎神活动。后来加上一些打击乐,做一些简单的表演,多以水浒故事中的宋江为主要角色进行街头演出。这是高甲戏的前身。随着闽台两地的文化交流,尤其是明末清初大量的泉州人移居台湾,高甲戏也传入台湾。

吴瀛涛的《台湾民俗》谈到高甲戏时,也是这样认为的。他说:“九甲,又称九家,一班演员九名,因有此称。另说其名系指南唱北拍即南北‘交加’的同音异字。也有称此为白字戏仔。此戏传自泉州,台词纯用泉州语,音乐用南管,表演风格带着淫邪的秋波,俗称‘驶目箭’曾风行一时”。吴瀛涛谈到高甲戏亦称九甲,实际上由于闽南话各地的差别,“高甲”不仅有“九甲”的叫法,还叫做“戈甲”、“高台”、“九角”、“高脚”等名称。

与梨园戏相比,高甲戏则以武戏为主,演员身披盔甲,手执刀枪棍棒,做各种嘶杀搏击动作。多以装扮水浒传梁山英雄武艺为戏,后来在题材上有所突破,吸收了福建的昆山腔、戈阳腔、徽调以及闽南竹马戏等剧目内容加以改编,融会吸收。清代中叶传入台湾的高甲戏,后来增加了“说岳”、“列国”、“三国”、“隋唐”、“包公案”、“施公案”、“彭公案”、“七侠武仪”等古典文学故事改编的剧目,使专演武戏的高甲戏既能演武戏,又能演文戏,一时使人感到新鲜。

不仅在剧目表演内容上,高甲戏善于吸收别的剧种的题材,融会贯通,推陈出新。而且在音乐唱腔和表演艺术上都博采众长。唱腔曲牌大都取自南音,但旋律、节奏有变化。场景音乐包括锣鼓经和大、小加上了十音鼓吹音乐为伴奏,但也有许多变化。

高甲戏传入台湾时,原是迎神赛会中民间小戏。到了道光年间发展成为“合兴戏”,不仅在音乐唱腔方面的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也吸收了其它一些戏的身段台步、武场乐器,甚至连剧目也一并移植过来,逐渐形成了高甲戏独立的格调。高甲戏突出丑角美,丑到极处便美到极处,塑造出许多美的形象。

高甲戏主要流行于台湾中部,深受广大的观众喜爱,每逢民间节庆喜日,延请高甲戏戏班演出,已成俗例,民间习俗的存在,注定高甲戏将随其延续发展,在台湾的戏曲发展史上留有一席之地。#戏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