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箫优势 >> 正文 >> 正文

林清玄眼中的清朝词评家王国维和他的

来源:箫 时间:2023/4/4

林清玄在《走向生命的大美》中,认为凡是追求生命完美的,必经三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是“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语出苏东坡《蝶恋花》)

第二种境界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语出辛弃疾《贺新郎》)

第三种境界是“千捶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方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语出于谦《咏石灰》

在看我林清玄的这三重境界后,感觉到很难理解,于是又看了王国维《人间词话》,感觉有收获。

清朝词评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语》里,曾经说到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人必须经过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是“立”、第二境界是“守”、第三境界是“得”。

王国维先生是从古代几位大词人的词作中摘引出这几段名句来讲做学问的三境界。

第一境界:立志、下决心。

表明当前形势相当恶劣,在乱世之中,也只有真正爬上高楼,居高临下高瞻远瞩,清晰地看到远方,看到天涯海角尽头,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的人,才有机会成功。

说明能排除干扰,不为暂时的烟雾所迷惑。

能看到形势发展的主要方向,能抓住主要的矛盾,这是能取得成功的基础。

北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原词是: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在这首词中的其中一句话,最能说明王囯维的第一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意思是说有感性的胸怀,见到西风里凋零的碧树心有所感。

在内心里有思想的抱负与未来的追寻,虽有孤独与苍茫之感。

但有远见,对生命有辽阔的视野,乃对人生的迷茫,孤独而不知前路几何。

第二境界:守望志向。

人要有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为此下决心而努力奋斗,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终不悔”。

就是说尽管在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

但还要坚持奋斗,继续前进,为了事业一切在所不惜。

在这个世界上干什么都没有平坦大道,要敢于创新,也要善于等待。这是执着地追求,忘我地奋斗。

北宋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的原词是: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首词里面最能说明王维的第二种境界的一句话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只要有追寻理想的热情与勇气。

还要有坚持、有执着,去实践自己所信奉的真理,即使人变瘦了、衣带变宽了,也能百折不回。

投影至人生,在追逐的道路上,求之不得之后形容消瘦而却继续追逐无怨无悔。

第三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出自南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一境:寻觅千百次,竟然是在灯火冷落之处发现了那人。人们都在尽情的狂欢,陶醉在热闹场中,可是她却在热闹外。灯火写得愈热闹,则愈显“那人”的清高,人写得愈忘情,愈见“那人”于世间的不同境地,更是在诗人心中的不同境地。

此一境界表明立志追逐的,在足够的积累后,量变成为质变,不经意间已追逐到了。

解析:第三境界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次的磨练之后,逐渐成熟起来,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也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他也会突然豁然领悟贯通。这时他在事业上就会有创造性的独特的贡献。这是功到事成。这是用血汗浇灌出来的鲜花,是用毕生精力铸造的大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