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生查子·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元夕》
因为这两首著名的词,因为流传至今猜灯谜吃元宵逛灯会的习俗,人民群众对元夕这个词纵然有些陌生,但对元宵节可谓熟稔无比,一直都在欢欣鼓舞地庆祝着。其实,它还有个名字叫作上元节,更有中元节和下元节两个同胞兄弟。
与之相比,本是同根生却寂寂无名的下元节几乎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中元节待遇略好,大家还知道其“鬼节”的别名,每逢阴历七月十五总会调侃一二,在一些仙侠古装剧中偶尔也会提到盂兰盆会,或出现放河灯的场景。
这三元之节源于道教。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便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在佛教之中,七月十五也是个特殊的日子。东汉初年由印度传入我国的《佛说盂兰盆经》中讲述了目连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大目犍连(略称为目连)得道后想要度化父母以报哺育之恩,却发现生母因不修善,堕入饿鬼道中挨饿受苦,送给她的食物入口即化为火炭。无奈之下他哀求于佛,佛陀教他于七月十五日建盂兰盆会,借十方僧众之力让母亲吃饱。目连乃依佛嘱,七月十五设盂兰供养十方僧众,其母得以吃饱转入人世,生变为狗。目连又诵了七天七夜的经,使他母亲脱离狗身,进入天堂。
随着这个故事的广为流传,以后农历七月十五佛教徒都会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奉佛祖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供养亡人,以及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盂兰盆是梵语“倒悬”的意思,形容人世之苦犹如倒挂在树,所以你会看到打着正义之名的军队总说“解民于倒悬”,盂兰盆会也是解除亡者苦痛的法会。
无独有偶的是在民间习俗中,阴历七月也是特之又特。先秦楚文化中,春秋二祭是鬼神之祭的最重要时间,迎秋、秋尝与秋祭之俗逐渐在民间形成了七月为神鬼之月的俗信。五行之水气开始显现的时间正是申,即七月。水气,于七月开始活跃,十一月达极盛,第二年三月消亡。相应地,纯阴之鬼正是在七月开始活跃,十一月达极盛,次年三月沉寂。反映在民俗上即是三大鬼节的出现:七月鬼节,十一月寒衣节,次年三月清明节。
民间认为,整个七月为鬼月。初一鬼门开,十五鬼门关。此月,鬼经过春夏的沉寂,又可以出来活动,所以叫做鬼门开。民间以路边点火、河中放灯、提供鞋子等办法,满足鬼出门活动的需要;而由于鬼刚刚经历一夏的墓居煎熬,饥肠辘辘,所以给饿鬼施食就成为要紧之事。因此,七月十五也是民间祭祀亡魂超度恶鬼的重要时节。
道家、佛教、民俗,三者不约而同选择了七月十五进行普渡、赦罪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佛教盂兰盆会、道教中元节在七月十五的仪式逐渐世俗化,与华夏民间文化礼俗的一致,使它们迅即得到广泛的认同,与民间鬼月俗信渐渐难分难解。毕竟道教是完全本土的宗教,“中元”这一名词为民间接受,成为这个节日的广泛说法,中元节也成为了一个内涵丰富的祭亡、祀鬼、解难、赦罪的民俗节日。
因中元承自上元,上元佳节人间点灯为乐,中元节也要为鬼张灯过节。民间的中元节俗中,放灯是最盛大的活动。但人鬼有别,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所以中元的灯要放在水中。河灯也叫“荷花灯”,一般是以纸糊成荷花型,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为亡灵照亮通往奈何桥之路,寄托对逝去之人的哀思。
记得最早对盂兰盆会的深刻印象源自沧月的小说,《听雪楼》系列中涉及到拜月教和大祭司时总是阴郁凄迷,在七月十五阴气最重之时对大祭司功法的加成和反噬描写读来惊心动魄,顺流而下的水灯又凄美得令人绝望,以至于每当在影视剧中看到放水灯场景时总不免心下恻然。
每当阳历10月31日西方万圣节前夜,看着大街上男男女女顶着魔鬼的牛角、戴着鬼怪的面具兴高采烈当成化装舞会来过时,心里不是不感慨的。大概我真是个活在过去的人,在如今人人莫名庆祝西方鬼节之时,我却不禁感慨大抵已经不太有人知道何为中国鬼节、有何文化传承了吧。鬼神之说自然无稽,但怀念祖先的孝道、推己及人乐善好施的公道、讲些慈悲和人情味,总是值得被铭记和承继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