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箫优势 >> 正文 >> 正文

尺八曲吹竹弹丝

来源:箫 时间:2024/1/20
#尺八曲#01:02

尺八是中国传统乐器,唐宋时期传入日本。竹制,内涂朱砂拌大漆填充,外切吹口,今为五孔(前四后一),属边棱振动气鸣吹管乐器,以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其音色苍凉辽阔,低沉厚重,又能表现出空灵、恬静的意境。

在中国的隋代和唐代时期,尺八成为宫廷中的主要乐器之一。《新唐书·吕才传》:“贞观(—)时,祖孝孙增损乐律,与音家王长通、白明达更质难,不能决。太宗诏侍臣举善音者……侍中王珪、魏微盛称才制尺八,凡十二枚,长短不同,与律谐契”。

宋代开始,来自民间的箫、笛等乐器逐渐取代了用于宫廷乐的尺八的地位。中国流传的竖制竹吹管乐器有箫、南音洞箫(南箫)、广东洞箫等。其与尺八主要区别为箫和广东洞箫等为内挖u型吹口,常封顶盖;南音洞箫(南箫)为内挖v型吹口,不封顶盖。而尺八的吹口是半月型外切吹口。箫与南箫,吹口都与尺八有明显的区别。尺八与箫的开孔也不同,以一尺八寸管尺八为例,其筒音为D,各孔音高为F、G、A、C、D。另外尺八与箫在内径、音色方面也有显著的差别。

尺八发展到宋代形成五孔尺八,并经由当时日本的遣唐僧东传日本,保留至今,其技巧复杂,音色独特而有古味。沈括《梦溪笔谈》载:“后汉马融所赋长笛,空洞无底,剡其上孔,五孔,一孔出其背,正似今之尺八”。

在日本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里,还保存着我国唐代传去的八支唐式尺八。其中一只竹制刻雕尺八,长43.7厘米,管上端开口,管身六孔(前五后一)。每一按音孔边缘有圆形花纹。制作十分精美,通体雕花纹和仕女像。第一孔上刻有二女,一者俯而摘花,一者立其后作张袖状。后面一孔下有一仕女立而手执扇,另一女坐弹琵琶。其余部分均饰以花鸟纹。此外还有玉尺八、牙尺八、雕石尺八和桦卷尺八等。随着国际上尺八的流行,以及日本尺八界到中国的寻根,各式尺八逐渐传回中国。

尺八的外切口歌口使得尺八与箫相比增加了沉浮技巧(通过抬头低头使得气流角度的改变产生的音高和音色也会改变)。古典尺八由于只有5个孔。使得有部分音必须配合沉浮才可吹出。所以沉浮是尺八的最大魅力之一。也是考证尺八演奏者水平的重要指标。

五孔尺八,通过掌握相应的技术,可以很容易吹出所有半音阶,演奏所有曲调的音乐,而且能够表现出多孔尺八所不具备的效果。尺八的声音可高可低。音色可脆如银铃,也可细腻如丝。这就要求吹奏者有相当的把握能力。

尺八自中国唐代传至日本,最先是以佛教法器为传播途径所以,尺八的音乐是和佛教密不可分的。在中世时期,主要是筝曲和地方歌曲改编而来,多与筝和地方歌曲的三味线合奏,成为三曲合奏。之後产生了专门为尺八创作的曲目,成为“本曲”。除了独奏,还有二重奏等多种形式。

随着我们考古的发展,经济的强盛,文化自信的建立,中国传统文化在不断繁荣复兴,伴随着中国传统文艺和乐器的复兴,越来越多古乐器和古乐被挖掘,发展和新形势下的创新。

这首《吹竹弹丝》意在描绘汉晋曹操的古诗词《观沧海》的那种豪迈沧桑境界,洞观世界,做时代的枭雄,和新时代的创造者和引领者。

《观沧海》

曹操〔两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