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唢呐匠的电影《百鸟朝凤》好像是开了一个闸,游走在广袤乡间的唢呐匠们在新时代中彷徨失据的情绪藉此一泻而出,他们编织在黯然退去的乡村文明中,守了一辈子的手艺和尊严也被一点点剥夺。“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电影的情绪渲染中更加坐实了唢呐匠们即将被淘汰的命运,也好像只有这样的命运才是他们最后的悲壮结局。
周家班近些年的发展正在扭转着这种悲壮命运。
周家班在民间被称作菠林喇叭、周家唢呐班,是以安徽灵璧尹集菠林村的中国管乐大师周正玉等周氏族人为主要成员的中国民间吹打乐乐班。据介绍,周家班自明朝洪武年间形成发展至今已有六百年,至清末,灵璧尹集周家班在皖、苏、鲁、豫广大农村的诸多唢呐班中脱颖而出,成为当地代表性的班社团体,家族谱系中明确记载的传承乐师已有七代。以“盛世悦民,乱世保身,拥一技之长,无惧荣辱浮沉”为祖训的周家班,截至目前全族上下男女老幼亲系传承乐手已有百余人。
第五代大班主周本明
年5月,以周家班为核心传承体系的“菠林喇叭”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年7月,第五代大班主周本明带领周家班首次进行欧洲专场巡演,在5个国家举办了7场专场音乐会和一场工作坊,受众近十万人。英国BBC主持人AndrewMcGregor说:“周家班是一个主要在婚礼和葬礼上演奏的乐队,他们以活泼、奔放的方式表现古老的民间传统……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音乐有着惊人的能量……”大英图书馆全程录制周家班专场音乐会,收入世界传统音乐名录馆藏。
9月12日,周家班在北京正乙祠戏楼举办赴美巡演发布会,此次巡演将历时一个月,跨越美国七个州,将有17场活动。周家班也将进入美国芝加哥世界音乐节、肯尼迪艺术中心。另据周本明介绍,周家班在此次巡演中还有望进入哈佛大学。
周家班此次即将赴美巡演的为第五代传承人周本祥、周本玲、周中华、周本付、周本金、张素荣,第六代传承人周计永,加上大班主周本明先生本人,共计八人。其中周本祥老人已近七十高龄,是周家班目前技艺传承最圆满的老艺术家。周中华、周本玲、张素荣、周计永是去年欧洲巡演的原班底。周本付、周本金是今年最新加入的。他们这支平均年龄五十岁的团队要在异国开始一个月的巡演旅程。
演出开始之前的媒体交流会上,周本明谈到在中国广大的乡间存在着的唢呐匠们是中国乡村文明最重要的组成。“迎生、送死、婚嫁、寿辰、节庆……人生中每一个重要环节,没有唢呐就不正式,唢呐就像是现在的结婚证一样,赋予他们合法性。”周本明谈到老一代的唢呐匠在村里所受的尊重,“来请唢呐匠时,孝子贤孙们是要恭恭敬敬跪下说一个请字的。”他也谈到现在唢呐匠们所受的重视越来越少,大家红白喜事都喜欢叫歌舞团,不再需要唢呐匠了。
周本明所推崇的“中国元气周家班”是其从家族传承中提炼并结构出的,以唢呐为主奏,笙管笛箫、铜锣鼓镲为伴奏,能够集中体现吹打乐艺术特色的专场音乐会。不用音响设备,唢呐的高亢嘹亮也直抵人心。
9月12日的演出舞台正中是一方八仙桌,上面摆满了唢呐、笙、管、笛等民管乐器以及锣、鼓、镲等。“八仙桌”是中国传统家之一,也是周家班于民间礼俗场域座棚吹奏时不可或缺的摆置。在皖苏鲁豫交界地区,每当遇及红白喜事,唢呐吹打乐班的乐师们受邀围坐在主家摆置的八仙桌前,配合仪式不同仪节的进行而不断变换乐器进行演奏,这方八仙桌承载的可能是新生的喜悦也可能是故去的悲凉。当天,即将赴美的这八位艺术家为大家带来了诸多他们的拿手曲目,包括《迎生》《拜师》《百鸟朝凤》《雁落沙滩》等。
演出开始时,唢呐高亢嘹亮的声音首先响起,笙、笛、锣鼓等纷纷奏响,古老的正乙祠戏楼瞬间不再那么遥远端庄。《迎生》由小铜唢呐担任主奏乐器,讲述了班主翘盼诞子时的紧张焦虑和喜得贵子后的满心欢喜,各种乐器模拟围绕在新生儿周围的亲朋的喜悦。周家班的拿手好戏之一是“吹大戏”,中国北方的吹打乐无不演奏“咔戏”,即模拟戏曲唱腔的演奏。周家班咔戏乐师一人饰多角上演“吹大戏”,运用小铜唢呐、管子、把攥子等吹奏乐器模拟戏曲中生、旦、净等戏曲角色的唱腔和念白。
《雁落沙滩》中,周家班乐师每人手捧一支大唢呐,“人”字形队伍矗立在舞台中央,唢呐可以模拟出大雁的声音。《雁落沙滩》是一曲经典的唢呐曲目,音乐曲调源自陕西民间,一般在祭奠已故亲人时用大唢呐进行演奏,周家班现场用大喇叭群模拟群雁飞鸣而下,曲调悲凉苍茫。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