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箫介绍 >> 正文 >> 正文

别拿诗病吓唬人,诗体由来不尚同,过拘

来源:箫 时间:2022/8/8
专治白癜风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01/5419408.html

别拿“诗病”吓唬人

(艾晓东)

摄影:V6

一、“诗病”的起源

“诗病”为南朝梁沈约所提出,就是后人所记之“八病”。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等八种声病。有必要了解一下:

1、平头:五言诗第一字、第二字不得与第六字、第七字同声(同平、上、去、入)。

2、上尾:五言诗的第五字与第十字不能声调相同。

3、蜂腰:指五言诗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言两头粗,中央细,有似蜂腰。

4、鹤膝: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言两头细,中央粗,有似鹤膝。

5、大韵:五言诗两句之内不能有与韵脚同一韵部的字。

6、小韵:五言诗两句各句之间不能有同属一个韵部的字。

7、旁纽:五言诗两句中,不能有相同韵母(声调相同)的字出现。

8、正纽:五言诗两句内不能杂用声母、韵母相同的四声各字。

除了这“八病”之外,经后人不断“总结”,笔者在网上竟然看到了“诗病有54种”说法,这里毋庸赘述。

二、诗病之说,历代诗家褒贬不一

沈约(年-年)的“四声”“八病”之说,历代诗家褒贬不一。

1、钟嵘反对人为的声病说

钟嵘(约-年),南朝文学批评家,与沈约为同代人,有诗歌评论专著《诗品》(我国第一部诗论专著)。在《诗品》中,钟嵘反对形式主义文风,主张音韵自然和谐,反对人为的声病说(四声八病),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的诗歌品评的标准。

2、张问陶鄙视陈规陋习,主张性灵与创新

张问陶,号船山,清代性灵派三大诗家(袁枚、赵翼、张问陶)之一,他在诗论中认为:

咸英何必胜箫韶,生面重开便不祧。

胥吏津津谈律例,可能执法似皋陶?

箫韶-是原始部族乐舞名。咸英-尧乐《咸池》与帝喾乐《六英》的并称。皋陶-与尧舜禹齐名,被后人尊为“上古四圣”。

张问陶分别以皋陶、咸英、箫韶等著名的历史人物和古乐曲为喻,显然是对盛唐以来“律例”的讥讽,主张性灵派皆主创作,以表现自己的真情与个性。又诗:

文章体制本天生,只让通才有性情。

模宋规唐徒自苦,古人已死不须争。

他认为,诗词的本质是天然而出,何苦拿唐宋的诗词来做规矩,失去了自我,失去真性情。不必拿古人的一些章法套死自已的诗路,争论不休。

3、钱昌照认为,这些都是雕虫小技

中华诗词学会第一任会长-钱昌照,有诗:

论诗

诗体由来不尚同,过拘格律亦雕虫。

唐时李杜元关马,各自峥嵘一代中。

诗中“格律”二字,包括了与其相关的各种“禁忌”。老会长认为,这些都是雕虫小技,唐朝以来的诗词大家,是不会去理会的,照样称雄时代诗坛。

唐时李杜-李白和杜甫;元关马-元代的“关马郑白”元代的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的并称。

4、李树喜有话,八病四声混浊清

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李树喜

沈约“八病”论

诗词讲乐感和韵律,是题中应有之意。但过度拘泥、不准变通便适得其反。沈约提出“四声”发展为“八病”的禁条,他们自己也没有做到。而后世一些人非要照办不可,还常常以此吓人!照这般规矩,唐宋许多名篇包括李杜都出轨了。故曰:

八病四声混浊清,沈郎之辈未能行。

好诗自有精灵在,何必恂恂拘一型。

三、笔者之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笔者以为,绝句和律诗必须遵循大家已形成共识的核心原则,四点:

1、平仄交替,不论,分明。

2、律诗的平仄“粘对”的规则。

3、律诗的对仗规则,避免合掌。

4、不失韵。不重韵。

除了以上四点原则,笔者以为,无论是古人的“八病”,还是现代人总结的“54病”,对增加诗词美感具有积极意义,这是追求完美的表现。大家都有必要去了解,创作时能回避时则回避,但不是诗词创作的“禁令或大忌”,不要为了追求所谓的“完美”而“害意”,适得其反,诗词创作当以意为先。

年8月9日,写于武汉,艾晓东

摄影:V6

张问陶《论诗绝句十二首》,名心退尽道心生,好诗不过近人情

性灵派三大家之赵翼律绝10首,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百家诗词讲坛」七言格律诗平仄解密与公式推导

「百家诗词讲坛」五言格律8个公式推导,只需记住两个简单公式

「百家争鸣」艾晓东,浅谈当代诗人与格律诗词

#中华好诗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