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排箫研修班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骆东泉)排箫是一种音域宽广,音色空灵飘逸的独特乐器。它奏出的音乐圆润、柔软、抒情,穿透力强,传播遥远,令人陶醉,被誉为“天籁之音”。
仲夏的西安,绿树成荫,青翠欲滴。应西安音乐学院和中国音协排箫艺术研究会的盛情邀请,罗马尼亚著名排箫演奏家、教育家拉卢卡·帕图丽努女士(RalucaPatuleanu)于年6月7日来到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兵马俑的故乡,中国历史周、汉、秦、唐13个王朝的古都西安,举办为期3天的排箫研修班。
演奏家、教育家拉卢卡
拉卢卡·帕图丽努于年8月14日出生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的一个音乐世家,7岁进入布加勒斯特乔治·埃斯库音乐中学学习小提琴,11岁开始在科尔内尔·帕纳(CornelPan)老师的指导下学习钢琴和排箫,随后分别师从于罗马尼亚排箫之父法尼卡·卢卡(FanicaLuca)的两位入室弟子、排箫大师拉杜·西米翁(RaduSimion)和西米翁·斯坦丘·西林克斯(SimionStanciuSyrinx),成为罗马尼亚第三代著名排箫演奏家之一。
作为演奏家,拉卢卡曾先后在《Romansul》,《大学生多依娜》,《布加勒斯特霍拉》,《广播电视乐团》,《Rapsodia》等罗马尼亚歌舞团、乐团演奏排箫,把罗马尼亚音乐带到塞浦路斯、希腊、奥地利、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瑞士等国家。她演奏水平高超,对各类音曲目把握准确、细腻,博得各国听众的热烈掌声和好评。
拉卢卡18岁首次录制排箫独奏专辑《罗马尼亚狂想曲》,由罗马尼亚国家乐团为其伴奏。自年至今,拉卢卡已参与录制了13张CD光盘,举办和参加了2,余场各类音乐会。年,21岁的拉卢卡移居比利时,从事排箫演出、研究和教学活动。年她在比利时创办了“罗马尼亚排箫学校”,独立编写了初级、中级、高级三本排箫教材。12年来,她为世界各国培养了多名排箫演奏者和研究者,有的已走上舞台,在各类音乐会上演出。
排箫之国—罗马尼亚
排箫在罗马尼亚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演奏水平高超,演奏技巧先进,演奏人才厚实,成为名符其实的排箫之国。农村的各类节日,城里的风味餐馆、公园街头以及国家和地方民族歌舞团、民间乐队都能看到排箫演奏者的身影,聆听排箫悠扬的乐曲。如今,不少罗马尼亚排箫演奏家在瑞士、荷兰、比利时等国开办排箫学校,把排箫艺术传播到世界。
罗马尼亚丰富多彩的民俗,优秀的文化,热情好客的人民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杰出的排箫演奏家。年出生于音乐世家的弗尼克·卢卡(FanicaLuca)被誉为罗马尼亚的排箫之父,他从父亲那里学习排箫吹奏,并有所创新,确定了排箫的固定调音技术。他先后在民间艺术学院和布加勒斯特第一音乐中学创立排箫教研室,培养出一批优秀学生,其中有格奥尔基·赞菲尔(GheogheZamfir),拉杜·西米翁(RaduSimion),达米安·卢卡(DamianLuca),尼古拉·珀尔武(NicolaeParvu),西米翁·斯坦丘·西林克斯(SimionStanciuSyrinx)等。
当代杰出排箫演奏家格奥尔基·赞菲尔14岁进入布加勒斯特音乐中学,向弗尼克·卢卡学习排箫,不到20岁就带着《奥尔特多依娜》,《霍拉舞曲》,《孤独的牧羊人》,《云雀》等罗马尼亚著名民间乐曲,到德国、挪威、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澳大利亚等国演出。由于赞菲尔和斯坦丘等大师的努力,上世纪八十年代,排箫进入经典乐器大家庭,走上世界音乐舞台,排箫不仅可以演奏民间乐曲,也能演奏古典、流行、爵士等各类快慢不同节奏的曲子。
罗马尼亚驰名世界的《普瑞达》(Preda)品牌排箫由扬·普瑞达先生创立。乐器弧形曲面造型,吹口平滑,做工精美,手感灵活,能吹奏各类乐曲。这次同拉卢卡同行的约努茨·普瑞达(IonutPreda)先生继承父业,成为著名排箫制作家。他带来的几支《普瑞达》排箫受到中国同行的一致好评和欢迎。
排箫-中国的古老乐器
排箫是世界最古老的乐器。中国可以追溯到5,年前的黄帝时代。古代排箫兴盛于春秋战国和秦汉南北朝时期。《诗经》和中国古代诗词文献典籍对排箫都有记载。在敦煌壁画中,排箫就出现多次。年国内收视率很高的电视剧《芈月传》中的主人公芈月,每当思念故乡时就会用排箫吹奏一曲楚国情歌。排箫曾是祭祀礼仪、军乐、宫廷乐、民间乐、佛教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乐器。年鹿邑县长子口墓出土,现存于河南省博物院的一把排箫,是距今3年前中国西周初期的,由13根长短递减的禽类腿骨制成,最长管32.7厘米,最短管11.8厘米。年8月湖北随县曾侯乙墓,首次出土两支排箫,形状好像凤凰的一翼,都是由13根长短不一的管组成。北京中国音乐研究所珍藏着一支清乾隆时期(~)制作的排箫,共16管。遗憾的是,近千年来,由于竹笛、竖笛、芦笙等吹奏乐的兴盛等原因,排箫在中国日益衰弱。解放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年,文化部将排箫图案确定为中国的乐徽。年中国音乐家协会排箫艺术研究会正式成立,各地纷纷成立分会。大批专业师生和排箫爱好者开始研究和学习排箫的吹奏技艺,为复兴中国排箫艺术默默奉献。
西安排箫研修班
中国古都西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见证了中国古代排箫的发展和兴盛。陕西和西安历史博物馆里都能找到古代排箫吹奏的图片、陶瓷等展品。当拉卢卡看到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排箫吹奏照片时惊叹不已。她说,“中国古代的排箫也许是通过丝绸之路从西安出发传到欧洲的吧。”
拉卢卡·帕图丽努大师到西安举办研修班消息不胫而走。来自广东、贵州、上海、山东、山西、北京等地50多名排箫爱好者,从17-8岁的年轻大学生到古稀之年、耄耋高龄的音乐人,千里迢迢乘飞机、坐高铁会聚西安,聆听她的精彩讲课,接受她的当面指导,欣赏她的精湛表演。
拉卢卡女士为这次研修班作了认真、充分的准备,专门编制了教材。她惟妙惟肖地讲述希腊神话中潘神(排箫神)的故事,介绍排箫在欧洲的发展情况,世界排箫经典乐曲的演奏技法和要领。她结合自己几十年排箫吹奏的经验体会,毫无保留地讲解排箫基本功训练方法和常用演奏技法,从如何拿乐器到吐音、口风,起音、腹式呼吸到单吐、双吐、三吐的断奏、从不同音程的移动到颤音、变调、长音、半音、连音、滑音等。她采用大课、分组和一对一指导的上课形式。她要求严格,耐心纠正学员不正确的姿势和演奏方法。她被学员的激情、勤奋、才华所感动,她不顾劳累,放弃课间休息,有问必答,不厌其烦。她强调科学训练,基本功练习的重要性。她时而演讲,时而同大家互动,时而吹奏示范,时而指导学员演奏,现场气氛热烈、友好、活跃。学员们一致表示,听了拉卢卡的讲课受益匪浅,了解到当代世界排箫发展的水平和方向,明确了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今后练起来会少走弯路。
国际排箫学术交流中心成立
年6月10日,西安音乐学院国际排箫学术交流中心正式成立。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副主任高纯华教授任中心主任;赵逊、吴亚秋、吕涛、王春晓、李濬廷、张廉、杨强、史强、王森华为副主任;林文增、冯力斌为名誉主任;罗马尼亚文化中心(北京)主任鲁博安(ConstantinLupeanu)为荣誉主任;罗马尼亚国际排箫大师拉卢卡(RarucaPtuleanu)、黄金成、杜聪和罗马尼亚排箫制作家普瑞达(IonuPreda)被聘为学术顾问;骆东泉、陈庆珠和丹·托莫泽依(DanTomozei)为文化顾问。
西安音乐学院院长冯力斌教授参加成立大会并发表讲话指出,国际排箫学术交流中心的成立是该院教育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他宣布,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将于今年秋天开设排箫专业。
中国音乐家协会排箫艺术研究会会长林文增先生发来贺电说,“西安音乐学院国际排箫学术交流中心的成立是中国广大排箫爱好者盼望已久、翘首以待的大好事。”他表示,罗马尼亚排箫艺术的发展和研究有很长的历史,已形成整套理念并取得科学经验,非常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今后我们要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宗旨,让中国排箫得到健康科学的发展。
鲁博安主任在贺信中表示,西安音乐学院国际排箫学术交流中心是亚洲第一所以排箫为课题做国际学术交流的大学,将对在亚洲地区宣传和普及排箫艺术发挥重要作用。他深信,罗中两国排箫音乐一定会绽放出灿烂的花朵。
成立大会后举办了国际排箫大师拉卢卡音乐会。她同全体学员一起演奏了一首罗马尼亚民间乐曲后,在钢琴伴奏下,她连续演奏了《霍拉舞曲》,《查尔达什》,《流浪者之歌》,《云雀》等多首不同风格的乐曲。这些耳熟能详、风格各异的排箫名曲,经过她得心应手、恰到好处的处理,声音纯净,变调完美,毫无痕迹。时而似暴风骤雨,气势磅礴,时而像一泓清泉,轻快明亮,时而如情人细语,爱意绵绵,让全场观众如痴如醉,悦目赏心,心旷神怡,暴发出阵阵掌声和欢呼声。
余音绕梁在西安,罗马尼亚艺术家拉卢卡大师被组织方的盛情邀请和热情接待所感动,被学员们的虚心、刻苦的学习精神所打动。她希望排箫研修会的举办和交流中心的成立仅仅是双方合作的起步,她愿意继续同中方合作,为中国排箫艺术复兴做出一份贡献。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