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箫介绍 >> 正文 >> 正文

金声玉振来自遥远贵族的声音

来源:箫 时间:2022/11/9

音乐,是什么?

司马迁《史记·乐书》中如是说:“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这是音乐的本质。

音乐,除了最初的祭祀,还有悦耳,动荡血脉,唤起心灵的情感,以达到正心,修心的效果。

先秦时期,根据乐器材料的把乐器分为八种。据《周礼·春官》记载,“八音”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材质不同,音质也不同。我们不得不佩服远古先人的智慧,他们利用一切自然的造化,去拾取那上天赐予的天籁之音。

在周朝建立初期,周公就“制作礼乐”,其目的固然是为了巩固宗法制度,维护西周的统治,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建立了完备的宫廷雅乐体系,也产生了相应配套的诗歌和乐舞。

乐,也因此成了孔子眼中士人君子必须掌握的六艺之一。它体现了宗法等级,尊卑长幼。在西周时期有专门的乐官,主管国家礼制的叫“宗伯”,主管礼乐教育和表演的叫“大司乐”等。

宫廷乐团、金声玉振

年在湖北随州发现了曾侯乙墓,出土了一套举世闻名的编钟。曲尺型的编钟与编磬、建鼓陈列于长方形空间的三边、而瑟、笙、排箫、篪等丝竹类乐器环绕其中。按照《周礼·春官·大司乐》的记载,这样的乐器陈设,正是与诸侯等级相符合的“轩悬”等级。

建鼓

古人称青铜为“吉金”,编钟正是由青铜铸成,发出的声音称“金声”。

“金声”编钟

而与编钟相配合的编磬,它的磬片是由大小不一的玉片或青石磨制而成。将磬片悬挂在磬架上,通过磬片大小的差异,发出不同的音符。这编磬的声音清脆而富有穿透力,被称为“玉振”。

“玉振”编磬

“玉振”与“金声”相配合,音色悠扬浑厚,无比和谐。

在夏商周的青铜时代,编钟、编磬为主声的乐器是宫廷乐器的主流。其源自夏商,盛行于周朝。

周王室十分重视编钟的制作和使用,设立了高度分工的专业岗位,掌管钟的设计与铸造的叫“凫氏”,专业设置钟架的叫“梓人”,负责调律定调的叫“伶”,演奏编钟编磬的叫“磬师”。

编钟编磬不只是一套乐器,它更是权力和身份的象征,也是周天子赏赐给诸侯的国家重器。

而到春秋时期,孔子感叹“礼崩乐坏”,他一心想“复兴周礼”,编钟编磬就成了他的精神寄托。

正由于钟磬协奏的乐声悠扬和谐,也是周朝礼制的代表。而孟子也以钟磬来比喻知识渊博,才学精到,以此来评价孔子。在《孟子·万章下》有:“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

“金声”、“玉振”表示奏乐的全过程,以击钟(金声)开始,以击磐(玉振)告终。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赞颂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

因此,后人把孔庙门前的第一座石坊命名为“金声玉振”。

秦汉以后,历代帝王尝试沿袭旧制,制作编钟编磬却不得要领。也随着丝竹乐器的盛行,“金石之声”成了千古绝响,也成了礼乐文化的代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