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京审计大学图书馆馆员赵炜
《正月十五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成语“火树银花”出自该诗。该首著名诗歌的作者,就是苏味道。还有个成语“模棱两可”与他有关。
在初唐诗坛上,有四个人被时人称为"文章四友",他们是: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苏味道(—年),字守真,赵州栾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南赵村)人。是我国唐代政治家、诗人,为汉朝并州刺史苏章的后代,还是宋朝文学家苏东坡的先祖。苏味道做事模棱两可,因此能被武则天两度拜相,他的诗歌推动了唐代律诗的发展。
苏东坡的家史。根据《苏氏族谱》记载,可上溯至“唐神龙初,长史味道刺眉州,卒于官,一子留于眉。眉之有苏氏自是始。”
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横空出世,以他的天才、渊博,他的超逸、多情,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一段段传奇佳话。
苏轼的诗、词、文,成为滋养我们心灵家园、丰富我们精神世界的汩汩清泉,提升我们人生境界的涓涓溪流。
苏轼(年1月8日—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被赞誉为“诗神”。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年),22岁的苏轼,与弟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大获欧阳修、梅尧臣等文坛大佬的赏识。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
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韩柳欧苏,固文人之最著;起翦颇牧,乃武将之多奇”(《幼学琼林武职》)
苏轼善书,著名的宋代书法四大家“苏黄米蔡”,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人。
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学者评价:“苏轼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
台湾著名作家林语堂这样评价苏东坡:“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大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
他死之后,“苏迷”人数更加扩大了,崇拜者赋予了苏轼许多虚虚实实的故事传说,甚至还有神话。如宋朝有流行歌谣说:“眉山生三苏,草木尽皆枯”,眉山草木尽都枯萎失色,原因是草木之色全加诸于三苏身上了;还有如“蜀有彭老山,东坡生则童,东坡死复青”之类。
冬天,北宋御史台的监狱里,关押着一位著名的犯人——苏轼。
这年四月,苏轼由徐州调任湖州,按照惯例,要写一份谢表。别人一般都写“谢主隆恩”之类云云,大才子苏轼偏偏要写点不一样的。
苏轼二十岁高中榜眼,当时主考官是欧阳修,阅卷子时,以为是自己的学生曾巩,为了避嫌,给了第二。此一战,苏轼名满京城,三十岁,已经是独步天下的大文豪。
苏轼自负才学,将一份例行公事的谢表,居然写成了一篇有论有据的新法谏书——《湖州谢表》。
结果,因为这份谢表,苏轼的人生从此改变。
一、树大招风,才高招嫉
苏东坡从七品芝麻官,升至六品,又破格升至四品,最后,升为三品翰林。翰林学士知制诰,是著名学者最高的职位,负责起草诏书工作,是皇帝的近臣,距离拜相只有一步之遥。
虽是三品翰林,苏东坡几乎位极人臣,宰相只是二品。司马光当时主持朝政时,也只不过是门下侍郎,副相之职位。
苏东坡是小皇帝的老师,又负责起草诏命的重要工作,使他有更多机会接近皇帝和太后。诏命由太后口授,苏东坡用最优美、庄重、典雅的文笔写就,既准确无误,又富于文采。他起草诏命时,从不需要翻看书本,太后过目也是例行公事,几乎没有更改过。苏东坡文字功夫盖天下文士,太后激赏他的文学天赋,常常报之以赞美和钦佩的目光。太后常屏退左右,与他单独交谈。忠于皇帝,忠于朝廷的苏轼,起草的八百多道诏命,咸收录在《苏东坡全集》中,文辞十分优美、恰当、准确。他离开朝廷后,有一位姓洪的学士接替苏轼的工作。洪学士逢人即夸耀自己文采了得。一天,洪学士问及曾经侍候苏东坡的老仆:“我比东坡如何?”老仆人回答:“苏东坡文采未必超过大人,但是,他从来不翻书。”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嫉”得到皇帝、太后欣赏的苏东坡,学识才华在当朝文人墨客中,首屈一指,招来不少小人政客的羡慕嫉妒恨。
任何一个人的才华,都不是天生的。苏轼学习有多刻苦,举一个例子,七十五万字的《汉书》,他竟然抄录了三遍,达到了倒背如流的程度!
最早举报苏轼借用谢表讽刺新法的,是沈括,就是那位著有《梦溪笔谈》的大名鼎鼎的科学家。
沈括之后,接连有七八位官员弹劾苏轼。很快,他们呈上一本苏轼诗集,这显然是一场有组织、有预谋、事前周密策划好的政治阴谋。
苏轼本来是直性子,当时反对王安石变法,,不免在诗文中流露出来,结果成了罪证。
比如有一首关于新法的打油诗——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意思是说,青苗法手续繁琐,农民光是走这些程序,一年有半年都在城里,手续还没办完,一同进城的孩子,连城里的口音都学会了。
苏轼政治觉悟低,本来还不当回事,直到被捕,他才感觉自己摊上大事了。
他七月底被抓,八月初就被关进御史台监狱。御史台外的柏树上,经常停满乌鸦,所以又称“乌台”,苏轼的案子成了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第一次经历这事,吓得不轻。当时他偷偷藏了鹤顶红之类的毒药,用来自尽,以防受辱。
平时,儿子给他往监狱里送的是菜肉。他和大儿子苏迈约定,如果自己被判了死刑,就送条鱼过来,让自己早点知道,有个心理准备。
不久,苏迈身上的盘缠花光了,决定在暂时离开京城筹钱。离京前,他托了一位亲戚给父亲送饭,却忘记了不要轻易送鱼的事。刚好,有一天,亲戚想给苏轼改善改善生活,做了一条鱼。苏轼看到这条鱼,心想:完了,完了,自己死期到了。
于是,他给自己感情最笃的弟弟苏辙写了两首决别诗。
《狱中寄子由》
予以事系御史台狱,狱吏稍见侵,自度不能堪,死狱中,不得一别子由,故和二诗授狱卒梁成,以遗子由。
二首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
其中,最后一句非常有名、非常感人: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
苏轼一生为弟弟写了很多诗词,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水调歌头》。千年过去了,他们之间的千古兄弟情,依然能感动世人。
苏轼能幸运地活下来,与那个年代宽松的政治空气密切相关——吕惠卿曾自云“面折司马光于讲筵,廷辩韩琦之奏疏”,以为平生得意之举,陆游的高祖陆轸,更是举着笏板,指着御榻,对宋仁宗说:“天下奸雄,睥睨此座者多矣,陛下须好作,乃可长得。”(不知道有多少奸臣贼子,正盯着你的皇帝宝座,你要努力勤勉地工作,才有可能皇帝做的长久,知道不?)针对陆轸这样的放肆之举,宋仁宗非但没有生气,次日还告诉别人:“陆某淳直如此。”宋太祖赵匡胤临终前的遗嘱之一“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宋太祖的遗嘱,当朝皇帝的宽厚,太后的鼎力助攻,是苏轼的救命稻草。
二、苏世独立屡被贬谪
由于高太后和王安石的极力劝阻,宋神宗从轻发落,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是个闲职。
当时的黄州属于穷乡僻壤,苏轼虽然是贬官,实际上只有官职,没有薪水,没有收入,更不包吃包住。
只有官职,没有薪水,没有收入。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饱。只好暂时寄居在定慧院里,住的问题解决了,可是吃饭的问题呢?何况不只他一人,一家老小的口粮怎么解决呢?
正在此时,他的头号粉丝出现了。
一个叫马梦得的旧友,翻山越岭,千里迢迢赶来黄州陪他。他不仅陪伴苏轼谈话解闷,还帮他向当地的太守徐君猷要来一块地耕种。这块地位于黄州城东,是一块坡地。苏轼命名为“东坡”,自称“东坡居士”。
自此,苏轼变成苏东坡,开始了他在黄州四年零两个月的耕读生活。
不久,他在集市上买了一头牛,脱下长衫,换上农民便服,下田劳作。没事在地头和农夫聊天,农夫给他传授种田的经验,苏轼一一写在日记里。
后来,官府要把这块地收走,苏轼为了全家生计,打算去沙湖去买一块地。路上,突然下起了大雨,手中没有雨伞蓑衣,被大雨浇成了落汤鸡,同伴都觉得狼狈不堪,他倒不这么认为。
于是,写了一首文学史上著名的达观的词: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苦中作乐饕餮人生
台湾著名作家、诗人余光中曾说:“如果要选一个古人交朋友,我不会选李白,他太浪漫,没有现实感;也不会选杜甫,他一天到晚苦哈哈,苏轼就很好。他不仅会玩,还会吃,简直是个美食家。”
《初到黄州》
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刚刚到达黄州的苏轼,就享受了竹子和鱼的美味。
在黄州,苏轼家很穷,只买得起肥猪肉。当时,这种肥猪肉在黄州价格极贱,因富人不屑吃,穷人不会吃。他发明了一个吃肥猪肉的做法:用很少的水煮开之后,就是用很少的水煮开之后,用文火炖上数小时,最后放上酱油,这就是有名的“东坡肉”。
《猪肉颂》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铛:锅。罨([yǎn]):捕鸟或捕鱼的网,引申为掩盖,掩覆。柴头:柴禾,做燃料用的柴木、杂草等。解:了解。
洗干净锅,放少许水,燃上柴木、杂草,抑制火势,用不冒火苗的虚火来煨炖。等待它自己慢慢地熟,不要催它,火候足了,它自然会滋味极美。黄州有这样好的猪肉,价钱却贱得像泥土一样;富贵人家不肯吃,贫困人家又不会煮。我早上起来打上两碗,自己吃饱了您莫要理会。
有一次,他和继连和尚谈玄论佛,至半夜,肚子饿了,问:“大师,我肚子饿了,你有没有吃的”。继连就让一小沙弥去找吃的,小沙弥在柜子里拿了半碗剩面条,锅中放上小麻油,在锅里热,谁知,一会小沙弥打起了盹。等他醒来,锅中油和水都靠干了,面条成了金黄的饼状。小沙弥频频道歉,苏轼一尝,脆脆的,很好吃。转头,把这一做法告诉了街上卖饼的师傅,后人称为“东坡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惠州一绝》/《食荔枝》)在惠州,苏轼饱啖荔枝。当地人不仅喜欢吃荔枝,也喜欢吃羊肉。苏轼买不起羊肉,只能买羊骨头。买了回去,他用小火慢慢烤,烤完以后,他说吃起来很鲜,有一种蟹的味道。他给弟弟苏辙的信中,隆重推出他的羊脊骨私家制法,还说用这种方法吃羊脊骨,会让那些眼巴巴等着啃骨头的狗子们很失望。
宋哲宗元符二年(年),大诗人苏轼由惠州(今属广东省)贬所,再贬儋州(治所在今广东儋县西北,辖境在今海南省西部地区),这时,他已64岁,早已度过了自己的壮年,进入了衰朽的老年,且病魔缠身。“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被逐出驿舍,百姓为他搭建了茅屋,以蔽风雨。更是陷入了无书籍、笔墨纸张的艰难窘境,加之气候恶劣,语言不通,简直是度日如年。曾经经历的锦绣荣华一瞬间变成“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衰凉景象,此时,他才深刻体会到什么是富贵如浮云泡影。”
海南当时不产大米,要靠外地运来,“北船不到米如珠,醉饱萧条半月无。”
“我本儋耳民,寄生西蜀州。”苏轼把儋州当做他的第二故乡,谪居儋州的三年,除了独特的风情所吸引,更被当地的美食所诱惑——生蚝。
“海蛮献蚝,剖之,得数升,肉与浆入与酒并煮,食之甚美,未始有也。每戒子慎勿说,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作为吃货的东坡,对生蚝欲罢不能,不仅发明了生蚝的多种吃法,还给儿子写信大赞其美味,叮嘱儿子千万不要告诉其他人,不让朝廷的士大夫知道。如果他们知道了,一定会争着来海南,那样自己就没得吃了。
四、诗穷后工名篇传世
北宋文坛宗师、领袖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清.孔尚任《山涛诗集序》:“予尝论诗有二道:曰工,曰佳。工者多出苦吟,佳者多由快咏。古人谓诗穷而后工,特为工者言耳。”
愤怒出诗人,苦难出诗人。“诗穷而后工”,“赋到沧桑句便工”,意谓穷困的人,在艰难困苦的状态下,才能写出好诗。
“东坡海南诗,荆公钟山诗,超然迈伦,能追逐李、杜、陶、谢。”
从天之骄子沦落成偏远地方的贬官,苏轼是很失落很困惑的。
无数个不眠之夜,他一遍遍问自己:为何沦落至此?
为了排解这种困惑,他经常和朋友游山玩水,在大自然中放浪形骸。
年7月16日,苏轼和三五好友,泛一叶扁舟,夜游赤壁,饮酒赏月。沐浴着江风,品尝着美酒,在月色下唱吟,醉心于山间,暂时忘却了世间的种种烦忧。
酒过三巡,一个杨世昌吹起了箫,越吹越悲伤,苏轼问他,为何吹得这样悲?杨世昌,说,你还记得曹孟德吗?当初破荆州,下江陵,何等英雄,如今在哪里呢?英雄如此,我们更是如此,在人间不过昙花一现。如果我们能永远这样饮酒赏月就好了?
苏轼听完,发了一大段感慨,谈天谈地,谈清风明月,一句话概括之,就是:人生在世,不求恒久,只求活在当下。
后来,他根据这次旅行的心路历程,写成了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前后《赤壁赋》,和一首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东坡在谪居黄州期间所写的词,从艺术成就上来讲,已臻词的最高峰,为中国词坛增添了亮丽的奇葩。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西江月黄州中秋》等等,都是这个时期成就很高的作品。
五、儒释道家超然淡泊
他是儒释道融于一身之大修行者。中国三千年间,只出了一个苏轼,他自由地出入于儒释道之间,出世和入世之间没有丝毫的冲突,济世安民不影响他参禅悟道,畅游山水也不影响他治国理政,苏东坡的内心把这三者完美安置下来,和谐共生,圆转如意。
儒家之心:赤子情怀仁爱济世
仁者爱人,苏轼一生坎坷而悲壮,被贬三次,一次比一次苦,一次比一次远。但是无论流落何方,他都敢于逆流破浪,为民奔走。
被贬黄州,他发现当地因为贫穷有溺婴的恶俗,就组织成立救婴会,努力救助那些无辜的婴儿。
被贬惠州,他见当地水稻种植方式落后,不但令农人身体痛苦不堪,而且小腿因长期浸泡水下多生“疮烂之疾”。于是他在百姓中推行新式农具“秧马”,不但解决了农人劳苦问题,而且提高了水稻种植效率。
被贬海南,他见当地文教不兴,他便在当地开辟学府,自编讲义,自讲诗书,不遗余力地推行文化教育,培养出了一大批的饱学之士。史书记载:海南历史上,第一个中举人者姜唐佐,和海南历史上的第一个进士符确,就是苏轼精心培养的得意弟子。
因为有一颗爱人之心,便有一腔济世热情。哪怕颠沛流离,却也不改初衷。再多谗毁,也不能改变苏轼那颗柔软而仁爱的心。
道家之心:道法自然返璞归真
苏轼的祖父苏序,崇信道学,苏轼在年幼时常常随着祖父出入道观,在八岁的时候,苏序便把苏轼送到天庆观,让苏轼和道士张易简学习,苏轼自小熟稔《道德经》,在苏轼幼年时,道家思想便已给他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被贬黄州,苦闷难遣,苏轼在山水中重新领悟道家的意义,他在词《临江仙·夜归临皋》中写道:“长恨此身非吾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在对现实环境不满的心境下,他去亲近大自然,拥抱大自然,融化在大自然之中。
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如白驹过隙,三二十年功名富贵,何不一笔勾断?寻求自家面目?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苏轼拥抱自然,寄情大化的道家思想,让他的心灵摆脱了现实的沉重枷锁,升华了人生的新境界,呈现出一个旷达自适的苏东坡。
道家喜欢讲返璞归真,老子在《道德经》里讲“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永恒的德不离开,复归到婴儿的纯真状态,返璞归真是道家崇尚的至高境界。
苏轼被贬黄州之后,这个大才子常常和混迹在街头巷尾,和农民一起聊天、喝酒,有一天,有人在街上撞到了他,然后那个人骂骂咧咧的就走了。
苏轼说“自喜渐不为人识”,褪去大文豪的外壳,褪去了外界所有的赞誉和褒扬,在这个小小的黄州,苏轼终于不再为名所困,回到他自己,一个真实的自己,一个最朴素,最普通的自己。他对这样的自己感到窃喜。
那个光芒万丈,立于庙堂舞文弄墨的苏轼,充其量只是历史上一个可有可无的才子罢了,但是回到乡野间,褪去所有外界的期许与枷锁的苏轼,才有了穿越千年,历久弥新的力量。
佛家之心:身心皆空即心即佛
“寻乐境,则学仙;避苦境,则学佛”;“又凡欲学佛,须令心地清净。凡一切不善心皆为垢染,必须打扫乾净。凡一切...若无苦境逼迫,则颇难成就真实欣净厌秽之心。”
佛家常讲“即心即佛”、“心生则种种生,心灭则种种灭”。
苏轼曾经给王定国的爱妾柔娘写过一首词:“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精通佛理,自然明白只要心灵安顿,无论如何贬谪飘零,也无法让他消极颓然。
在黄州,他在东坡上饶有兴趣地种地,打着拍子教农人唱自己改编的《归去来兮辞》,他到惠州,痴迷当地荔枝的甘甜,陶醉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正是佛家的“即心即佛”,让苏东坡,虽半生飘零,却随遇而安,无往不前。把这糟糕稀碎的人生,竟也活得有滋有味。
苏轼临死前,写下这一首诗——
《答径山琳长老》
与君皆丙子,各已三万日。
一日一千偈,电往那容诘。
大患缘有身,无身则无疾。
平生笑罗什,神咒真浪出。
“大患缘有身,无身则无疾”。
他说,生病这个事很简单,死亡的事情也很简单,就是因为有这副臭皮囊,如果没有了这臭皮囊,人就不会生病,所以对待生死一定要看透。就是如果有身在,就有大患在;如果没有身子,他就没有大患,所以生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死亡也是很自然而然的,没什么可怕的。
苏轼还曾写下“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这也就是《金刚经》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生死爱欲迷人眼,到头来,两手空空。身是空,心也是空,万法皆空。超然与旷达
历经黄州惠州儋州的淬炼。苏轼终于把儒释道融为一炉,它们化作人生的养料,成就了苏轼看破后的达观。
这一生,有顺境有逆境,有出世有入世,有真实有虚幻,有济世救民,有山水自然,也有生死之间的了悟。在动荡的人生际遇中,儒释道在苏轼的身上交汇融合。
所以再多贬谪,苏轼也总是天趣洋溢、生机浩荡。无论是什么样的困境,他也总可以超然旷达、圆满自足。
黄州,这个他人生最灰暗日子的寄居之所,也是他一生最温暖的地方,他人生最重要的创作几乎都是在这里完成的。在友人的送别下,他诀别黄州,再也没有回来过。黄州成了他永远的精神家园,此后,他每逢人生遭遇劫难,都会想到黄州,甚至一度想逃回这里。
苏东坡北上,过金陵时,特意去拜访隐居在紫金山脚下的王安石。
王安石和苏轼,是北宋两颗最耀眼的文学明星。他们在官场上,曾是政敌,在文学上,是同道中人,惺惺相惜。王安石听说苏轼要来拜访,早早在长江边等待。苏轼开玩笑说,今日子瞻,以粗衣便服见丞相大人,实在不好意思,王安石挽着他的手说:嘿,这世间的礼俗,岂能适用于我等二人,哈哈。两人相逢一见泯恩仇。
两位巨匠,下棋吟咏,诗酒赓和,谈古论今,钟山脚下,每日流连。
《次荆公韵四绝》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王安石劝苏轼,在金陵买地建屋,与自己比邻。苏轼在金陵买地未成,回京后,苏轼还在信中说:“其始欲买田金陵,庶几得陪杖屦,老于钟山下。既已不遂,今仪征一住又已二十日,日以求田为事,然成否未可知也。若幸而成,扁舟往来,见公不难矣!
苏轼离开后,王安石仰天感慨道:“不知更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六、纾困解难造福百姓
之后,新帝即位,高太后亲政,司马光任宰相,苏轼被召回朝廷,受到重用,三月之内连升六级,距离宰相只有一步之遥。很快,他又让自己陷入和掌权者对着干的局面。因为当时以司马光为首的官员,全面否定王安石新法。可是苏轼在地方这么多年,发现新法并不是一无是处,建议酌情废止,于是和他们有了矛盾。
所以,虽然此时位极人臣,他并不开心。
《行香子·述怀》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苏轼害怕自己再重蹈“乌台诗案”覆辙,主动请求离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请求外放。
年3月,55岁,朝廷批准了苏轼的请求,除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这是他第二次来杭州做官,第一次,是他36岁时,得杭州通判差遣。
在杭州任职期间,苏东坡最有名的政绩就是治理西湖。
元祐四年,即年,在杭州知州任上,苏轼上奏宋哲宗,呈了《杭州乞度牒开西湖状》的奏议。在这篇上书中,他提出了西湖不可废弃的五点理由,开篇就诗意地说:“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使杭无西湖,如人去眉目,岂复为人乎?”
当时西湖里面的淤泥、水草特别多,污染了水源,为了疏浚西湖,苏东坡通过各种渠道筹款。
钱准备好了,新的问题出现了:如果将西湖的淤泥全部挖出,会堆积如山。怎么办呢?苏轼想到一个好办法,让人把淤泥挖出来,筑成一道堤,上面再种上树。等淤泥挖完,堤也建好了。这条堤,后来成为西湖十大美景之首“苏堤春晓”。
为了让水草不再滋生,苏轼把岸边湖面租给农民种菱角。农民种菱角前,肯定会自动清理水中杂草,这样一来,水草问题解决了,老百姓收入也增加了,一举两得。
为了能够得知以后湖中淤泥堆积情况,苏东坡令人在湖中建了三座小塔,围成一片水峪,并严禁民众在此处种菱角。后来,这三座小塔,也成为西湖十景之一“三潭印月”,现在成了1元人民币的背景图。
苏东坡动用20万民工,从夏到秋,西湖疏浚工程才告竣工。
前人评价苏东坡之于西湖:“乐天之后,一人而已。”
苏轼每到一地,关心民瘼,纾困解难:医院,在密州治理蝗虫,在徐州治理水患……
七、平生功业尽在贬途
在杭州没有逍遥几年,苏轼再遭厄运。年,庇护苏轼的高太后去世,宋哲宗即位,章惇任宰相,大力迫害司马光一党,还差点把死去多年的司马光挖出来鞭尸。年,60岁的苏轼因此遭贬惠州。
生性旷达的苏轼,每次都能苦中作乐。本以为惠州僻远,谁知翻过大庾岭,发现一个别样的南国:甘蔗林、荔枝树、香蕉园。当然,苏轼最大的发现就是当地的桂酒。他给友人书信中各种推荐,后来还自己酿造。至于味道如何,有人曾在很多年后,问过苏轼的儿子苏过,苏过说,父亲酿酒属于外行,味道并不佳,有一次,客人喝了他酿的酒,导致好几个人腹泻。
苏轼一生有三个妻子,朝云无疑是最懂他的,这次谪居惠州,朝云不离不弃。
人生已至花甲,苏轼不免生出暮年之叹,他做了一首词《蝶恋花》,朝云抚琴,唱了出来。每次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时,都泣不成声。没多久,朝云就病逝了。
附近寺院的僧人筹款,为朝云修了一座亭,亭柱上,苏东坡写了一句话: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
没过几年,苏轼再遭贬谪。因为章惇看了一首他写的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章惇见到该诗歌后,鼻子哼了一下:“呦,苏东坡这老小子,过得蛮舒服的嘛,那就再贬远点吧。”
这次竟然贬到海南儋州,真是到了天涯海角了。此时,苏轼已经六十三岁,他知道自己可能会大概率地客死他乡。临行前,一一交代后事。唯一让苏东坡欣慰的是,在前往海南的途中,他和被贬到雷州的弟弟苏辙相遇,同行至雷州(苏辙被贬至雷州)。
儋州这个荒僻之地,连医院都没有,更不用说书馆了。无书可读,苏轼和苏过父子只好抄书,苏轼写到:“儿子比抄得《唐书》一部,又借得《前汉》欲抄,便是穷二暴富也,呵呵”。
没想到,苏轼还是千年之后,今天网络语的发明者。他平生一千多处书信中,有四十多处,出现了“呵呵”。《与鲜于子骏书》中,就出现了“呵呵”一词:“所索拙诗,岂敢措手!然不可不作,特未暇耳。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
年,宋哲宗崩,宋徽宗赵佶即位,大赦天下,苏轼得以北归。
66岁的苏轼,在年正月,度南岭,北上,五月至当涂、金陵、真州、病作。六月至常州,上表乞致仕。7月28日卒于常州。年葬汝州郏城县小峨眉山,弟弟苏辙为之作墓志铭。
苏轼死讯传出后,“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与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形成了群众性、自发性的吊唁活动。亲朋好友、门生故旧的祭文更是饱含感情,此处仅录李麃(标)的祭文片断——
道大不容,才高为累。皇天后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
去世前三个月,苏东坡途经过润州(今镇江市)金山寺,写下了人生最后一首诗,来概括他自己的一生: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作者简介:赵炜,内蒙古兴安盟人,南京审计大学图书馆馆员,江苏省写作学会会员,文化学者。在各级各类媒体发表文章千余篇,在央视、省级卫视、南京电视台录制文化类节目期。南京电视台《南京往事》主讲人,讲述了刘禹锡、王安石、林则徐等近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与南京的故事,积极向大众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与南师大郦波、南航大徐川一起,被大学生评为“江苏高校七大网红老师”。被媒体誉为“幽默的文史学者”、“最有才的图书管理员”、“移动书库”、“行走的图书馆”、“诗词达人”、“段子手”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