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却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装。”
这是大唐诗仙李白专咏杨贵妃的《清平调》中的一首。诗中提到的“飞燕”,即赵飞燕,原名宜主,是西汉成帝的皇后。传说中她楚腰纤弱,轻便如燕,能做掌上舞。因此凭借这个特区技能独宠后宫,她的艳名、艳迹远播后世,被广泛采入诗、词、文、赋等文学作品中。
身世
《汉书外戚传》里记载:孝成赵皇后,本长安宫人。初生时,父母不举,三日不死,乃收养之。及壮,属阳阿主家,学歌舞,号曰飞燕。成帝尝微行出。过阳阿主,作乐,上见飞燕而说之,召入宫,大幸。有女弟复召入,俱为婕妤,贵倾后宫。
大概就是,赵飞燕的父亲冯万金,曾随江都王孙女姑苏郡主嫁给江都中尉赵曼。由于万金为人机灵乖巧,又擅长奏靡靡之音,所以深得赵曼赏识,被其视为心腹人。赵曼身染疾病,不近女色,而公主久处深闺幽处,时间久了,自然也就颇感寂寞。于是后来就与万金私通,生下了飞燕、合德这对孪生姐妹花,郡主将她们扔弃,但是扔了三天不死,于是冒充姓赵,但随生父冯万金生活。姐妹二人皆生的绝世容姿,姐姐飞燕丰若有余,柔若无骨,身体轻巧纤细,举止翩翩若仙,被时人喻称为“飞燕”。妹妹合德,则肌骨丰盈,音辞舒缓清切,性格又醇厚恬静。万金死后,冯家逐渐败落,姐妹二人辗转流落,最后到了都城长安。
入宫
生活艰难,但是二女本就有胜人殊色,且又自幼聪明灵巧,终于再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先是由姐姐飞燕被阳阿公主举荐,得以入宫,立即受到汉成帝的宠幸被封为婕妤。但是飞燕命中无子,红颜易老,以色事人者,色衰则爱驰,而自己在宫中无依无靠。所以为了固宠,飞燕就听信了樊嫣的劝言,将妹妹合德引入宫中,献给成帝。不久成帝封赵氏姊妹俱为婕妤,从此赵氏姊妹贵倾后宫。为进一步巩固地位,赵飞燕诬告许皇后,又指班婕妤有邪媚之道,由是成帝遂废许皇后,另立赵飞燕为后,封赵合德为昭仪,二人极得恩宠。成帝对于合德的宠爱比之飞燕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曾经还对合德说过要不是皇后之位只有一个,一定封你们姐妹二人共为皇后。
二人共媚成帝,淫乱后宫。姐妹二人有十余年皆无子。当定陶王来朝时,王祖母傅太后私下贿赂赵皇后,昭仪,定陶王竟然为太子。终于汉成帝因为纵欲过度而死在了赵合德的温柔乡,成了历史中有名的爱美人不爱江山的皇帝,太后把罪过算在了合德的头上,合德不服,呕血而亡。
结局
汉成帝去世后,哀帝即位,因为飞燕曾经帮助他登上他太子之位,于是尊赵皇后为皇太后,封太后弟弟为新成侯。但是很快哀帝也崩逝了,与哀帝一向不睦的王氏外戚集团迅速东山再起。之后就有了王莽乱政。赵飞燕,被贬为庶人,后不堪重负自杀。
传闻
传闻赵后腰骨纤细,善踽步而行,若人手持花枝,颤颤然,他人莫可学也。“踽步”是赵飞燕独创,其手如拈花颤动,身形似风轻移,可见其舞蹈功底深厚。赵飞燕还自创“掌上舞”,“掌上舞”又称“掌中舞”因舞蹈体态轻盈,仿佛可以置于掌中,故得名。此舞后成了赵飞燕的一个独有标志,亦可比喻女子舞姿轻盈。飞燕又极其擅长用服饰来加持自己,每每迎风跳舞,就好像要乘风离去,吓的侍从赶紧拉住她。
汉朝旧事—赵飞燕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