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诗词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关于“郞”的称呼,比如“萧郎”、“阮郎”等。而这些称呼背后,往往都有着一出或者动人或者凄美的爱情故事。这些称谓也因为故事而流传下来。
1、“萧郎”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这是唐代诗人崔郊《赠婢诗》中的名句,生动说出了自己被豪门夺爱的悲剧。这里的“萧郎”说的是诗人自己,眼看着自己心爱的情人嫁入豪门,屌丝只能擦着眼泪默默祝福。
其实,“萧郎”的典故来源一个叫萧史的神话人物,是秦穆公时代的人。传说,萧史是一位擅长吹箫引凤的仙君,与秦穆公的小女儿弄玉有宿缘。弄玉喜吹碧玉笙,时常独坐凤台而奏,某夜忽闻袅袅妙音自九天而来,原来是萧史以箫声作和,向佳人传情达意。秦穆公见女儿倾心于风雅的萧郎,遂将其招为快婿,并授大夫官职。但萧史无心官禄,只居凤台,与弄玉笙箫合奏,吟风玩月。数年后,夫妻二人双双登仙,乘赤龙紫凤而去。这个故事还衍生了“乘龙快婿”、“笙箫伉俪”等用来称赞美满姻缘的经典语汇。
2、“阮郎”
同样出自神仙传说,在影响力上堪与“萧郎”媲美的一个称呼是“阮郎”。不过这位阮郞不像萧郎那般顶配,他是实打实的人间布衣,名叫阮肇。
东汉初年,刘晨、阮肇二人进山采药迷路,快要疲饿而死时,忽然遇见两位美丽的仙女,仙女设宴款待他们,并柔情留宿,结百年之好。阮刘二人居山中半年,思乡心切,两位仙女苦留郎君不住,只得为他们指路送行。二人返回家中,却发现“亲旧零落,邑屋改异,无复相识”,原来子孙已经传了七世,第七代小孙子哪里认得他们,只知道长辈代代相传祖翁入山采药不知所终的故事。二人于是再想进山寻仙妻,也已芳踪渺茫,不复得见了。这个记载于南朝宋的刘义庆《幽明录》当中。仔细研读会发现,这个故事的脉络跟《桃花源记》十分相似,都是魏晋游仙思想与现实之苦的心理矛盾映射。
因此,当爱情诗文中出现“阮郎”时,绝无幸福甜蜜的描写,而通常伴随着苦闷哀怨的情绪,或是在感叹聚少离多,或是在担忧良缘难久。譬如,唐朝才女鱼玄机用“深巷穷门少侣俦,阮郎唯有梦中留”来表达感情中的求之不得。
3、“潘郎”
对于帅哥,我们通常用“貌比潘安”来形容,潘郎是西晋名士潘岳,字安仁,后世多以潘安呼之。他出身儒学世家,少有才名,为晋初文人政客集团“金谷二十四友”之一,《晋书》中说他“辞藻绝丽,善为哀诔之文”。潘岳的文章漂亮,人也生得漂亮,是当时女子心中的大众情人。
《世说新语·容止》有记载,他每次坐车出行回来,都会收到一车水果。这是因为路上的女孩子纷纷向他的车子投水果,类似我们今天向明星送鲜花一样。在古代社会,掷果这一举动有《诗经》中“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之意,代表了女子们愿与潘郎“永以为好”。
潘岳虽然长得很帅,但是他并不是一个风流之人,他对结发之妻杨氏非常专情,杨氏青年病死,潘岳写下了沉痛真挚的《悼亡诗》三首,此后未曾再娶。
4、“杜郞”
说到用情轻薄,不能不提大名鼎鼎的“杜郎”——杜牧。作为世家之后、宰相之孙,杜牧其实颇具政治才华,还有晚唐危机中有献策平虏的功劳。不过他给后世的印象,是个风流情种。
最为知名的是“十年之约”。据说,他在湖州游玩时留恋一位少女,遂与少女的母亲约定十年内来湖州做郡守,届时迎娶佳人。然而此后宦海沉浮,杜牧三次外放江南都与湖州无缘,等到如愿领得湖州刺史之位,已是十四年后的事。昔日情人再见,少女已出嫁三年,生有二子,杜牧自知寻芳来迟,只好写下“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的懊恼之句。
后世有情人因生计与战乱而离散者,通常引用“杜郎”表达遗憾失约之情郎,如“杜郎不恨寻芳晚,梦里行云”、“杜郎重到,只虑空江桃叶”等。
5、“刘郎”
在古诗中的诸多“郎”里,含义最丰富的恐怕就是“刘郎”。
用典高手辛弃疾的笔下有好几位“刘郎”,皆是跃马扬鞭的英雄人物。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这是指人到中年仍有雄才壮志、毫不贪恋安逸生活的刘备。
再如《破阵子·为范南伯寿》中的“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这是鸿门宴上智勇脱身、让范增怒掷酒杯的刘邦。此外还有南朝宋的建立者宋武帝刘裕,闻鸡起舞的晋代名将刘琨……这些乱世中建功立业的“刘郎”,也是古来有志之士的常咏对象。
另一位出场频频的“刘郎”是唐代诗人刘禹锡。
刘禹锡青年时期是一名改革派,后因“永贞革新”失败被外放。几年后,刘禹锡回京,只见朝中新人换旧人,遂作“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之句,虽然过了嘴瘾,却因言获罪再次被贬。14年后,刘禹锡重返京城,见玄都观的桃园如今开满菜花,昔日权贵也已树倒猢狲散,而他这位历经挫折的刘郎却神采如旧,还幽默地写下“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诗句,尽显“诗豪”之脾性。
后人多借此典故感叹物是人非,或指久去复归后的潇洒自得,如“重来休厌刘郎老,明月清风有素盟”、“桃花荣谢吾何预,一任刘郎去后栽”、“未老刘郎定重到,烦君说与故人知”等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