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箫介绍 >> 正文 >> 正文

名家笔下的贵州陈瑶风雨桥上箫声悠扬天眼

来源:箫 时间:2023/4/22

这次去玉屏,去之前没有做任何功课,只顾名思义想象着玉屏境内的山峦应该就像一道又一道碧玉的屏风吧?到了才知道这里是“箫笛之乡”。明清时期,玉屏箫被列为贡箫;民国初,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如今玉屏箫笛制造占了行业半壁河山。不仅重制造,还重传承,自年秋始,玉屏自治县境内各中小学都开设了箫笛课。

在玉屏的最后一天,我们参观了一个叫“游艺轩”私人箫笛藏馆。这家私人院落,一楼做了展厅,二楼是住房。收藏是个人兴趣获得满足基础上的文化享受,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用一位收藏家的话说,得到一件好藏品,可以增寿三个月。馆主郑金城先生六十出头年纪,穿着黑布汉服,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不少也就可以理解了。

游艺轩的馆藏十分丰富,根据年代不同分为五个展馆:明清馆、民国名家馆、合作社馆、文革馆和全国箫笛综合馆。

在我这个外行看来,箫笛也就是个乐器,除了材质和音色的差异,丝毫没有想到每件藏品上还雕刻有不同的纹饰和诗文,更没想到传统的平箫玉笛尤以雕刻见长。明清及民国时期的箫笛上刻的是繁体字,不同名家,不同刻款,大小篆隶楷草种种字体,笔画结构还各不相同。这些鸟篆蜗书,其中虽然不乏研究之乐,但辨认起来真的十分困难,刚开始郑先生每天拿着个放大镜揣摩,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把每支箫笛上的文字拍成照片找到贵阳书法界两位老师,才把这些古箫笛上的优美诗文辨认出来。为此前后花了小半年时间。

综合馆里陈列着从全国各地收藏来的各种不同材质的箫笛。郑先生说给我们看一支特别的笛子。他从展柜里拿出一支小巧的铜笛,把一头旋开,里面竟然套着一把同材质的小刀。把乐器当武器用,我一直以为这是武侠小说的作者脑洞大开的无稽想象呐。

“淘尽黄沙始见金”,馆藏的多支自明清以来的玉屏箫笛,都是郑先生经长沙、过杭州、走嘉庆、去无锡、访德州、到北京,一路奔波,搜求于市场店铺,浏览于展厅藏馆淘来的。说起每件心仪藏品的入馆经历,郑先生依然像一个垂钓者看见鱼儿跃出水面,难掩激动之情。

游艺轩的镇馆之宝是清咸丰年间郑芝山制的贡箫。说起这支箫,郑先生感叹说:合该与它有缘,早一分钟晚一分钟就错过了。

有一天,他在潘家园古玩市场,一老人见他手里拿着一支箫,就说他也有一支玉屏老箫。郑先生很惊喜,两人当即互加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