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笛子演奏家唐俊乔和金锴共同演奏《雪山上飞翔的鹰》新民晚报记者郭新洋摄下同
小小一支笛子,竟有如此多的变幻——云南撒尼族的叙事长诗《阿诗玛》改编成了灵动的笛子协奏曲;粤剧曲牌之一的《一锭金》,笛声加上戏曲锣鼓经的编配,引来全场欢腾;一面湖水、四时天光,双笛与乐队《湖光》氤氲着江南的断桥遗梦……
昨晚,随着“锦绣中华”名家名曲音乐会的第一声笛响,第37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竹笛艺术节开幕。这场开幕演出由上海市音乐家协会、上海音乐学院与上海民族乐团三方筹划打造,汇集全国各地知名竹笛演奏家、教育家,诠释出中华各民族独特的地域音乐魅力。
竹笛艺术节总监、上音民乐系教授唐俊乔透露了这次竹笛艺术节的幕后故事:在年“上海之春”舞台上,有一台跨界融合、以笛子为单一乐器作为主角的民族器乐剧《笛韵天籁》。口碑的持续发酵,让“上海之春”组委会看到了竹笛艺术在上海以及长三角,甚至在全国都能起到引领和带动艺术发展的作用,因此力促这次竹笛艺术节的举办。
昨晚的演出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十大杰出指挥家”洪侠执棒上海民族乐团。她在古典与现代、民族乐队与交响乐队、歌剧与戏曲中游刃有余,以简练的手势表现出丰富的音乐变化。
笛子演奏家赵韵梦在演奏《湖光》
笛子协奏曲《阿诗玛》让上海观众欣赏到了云南撒尼族的叙事长诗和民歌;笛子与乐队《秦川抒怀》取材于陕西戏曲秦腔和碗碗腔音乐,特殊的竹笛演奏技巧“揉音”,让观众倍感惊喜,这模拟板胡的压揉弦与滑音效果,使乐曲倍添情趣。
就像京剧里拉的是京胡,昆曲里其实吹的也是昆笛。这场音乐会以多样化的笛子组合,让观众领略到笛与笛之间的奇妙音色。一首昆笛独奏的《春日景和》,便是根据昆曲音乐曲牌改编;风吹柳丝飘,舟在水中行,两岸稻香令人醉,船歌阵阵沁人心。具有浓郁江南田园色彩的《水乡船歌》由著名笛子演奏家蒋国基带来排笛独奏;《雪山上飞翔的鹰》以两支竹笛为音乐表达主体,分别赋予两件乐器以“雪山”与“雄鹰”的角色,在高远、灵动的音乐中勾勒出一幅雪域高原的壮美画卷。
图说:笛子演奏家蒋国基在演奏《水乡船歌》
箫、古筝与人声《如梦令》根据宋代词人李清照脍炙人口的小令创作而成。运用筝独奏结合演奏者自身的吟唱表现了雨后春晓、绿肥红瘦的朦胧画境。每一个吹笛者必修的《姑苏行》,展现了古城苏州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让这个小长假的快乐提前到来。观众也在中国各地音乐文化的灿烂多姿和竹笛艺术的多样性中流连忘返。(新民晚报记者赵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