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知》《静夜思》《登岳阳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看到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相信大多数中国人都会自然而然在心里浮现出那些或典雅或激荡的诗句来,但都仅仅停留在文字之美上。然而在上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教授方琼的口中,它们却是一段段优美的旋律:事实上,这些古典诗词在它们诞生之初,本就是以吟唱形式广为流传的,遗憾的是,大部分旋律在口口相传的历史长河中逐渐消失了,只留下了文字。而幸运的是,还是有不少现存的“曲”散见于用传统工尺谱、减字谱等记谱法记录的各类曲谱、琴谱中,只是已经很少有人可以“解码”了。而方琼教授及其团队近年来一直在做的,正是致力于搜寻各类记谱版本,走访、求教于诸多音乐学、古诗词的专家,对作品的旋律走向、字词韵味、意境再现、情感表达等深入挖掘、研究,力求还原古诗词从文字到音韵的历史真实。
在这个过程中,方琼还在全国各地寻找那些口口相传的“吟唱诗人”,她惊喜地发现在很多地方都有用方言吟诗的老人,而方言正是最大程度保留了古音的语言体系。93岁的湖南老人史鹏就是这样被发现的。史鹏老人声如洪钟、气吞丹田,方琼特地把他邀请到了自己在上海的“中国古典诗词音乐会”首演现场,请老人用湘音湘腔吟诵杜甫的《登岳阳楼》,隔着历史的长河,古老的文字与古老的音韵再一次跨时空地契合如一,现场的观众无不为之动容……对此,舞台上一身白衣飘飘的方琼说出了心里话:“我是岳阳人,小时候就在岳阳楼上看到过有老人在吟唱,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到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就很难听到吟唱了。于是,许多年来我和学生们都在做这项工作,希望让这些历史长河中的雅韵能留下来。” “不但是做音乐,也是做学问” 就在11月,方琼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了《长相知――中国古典诗词音乐会》,但这并不是这个音乐会首次面向观众,早在去年深秋,“长相知”就已经在上海交响乐团演艺厅内进行了首演。作为上海音乐学院的“高原高峰项目”成果之一,整场演出并没有丝毫“学院派”的曲高和寡,当晚除了音乐会的主角――歌唱家方琼外,还有当时92岁高龄的湖南吟诵学会会长史鹏老先生上台吟诵,16位上海音乐学院在校学生倾情出演。老中青三代将《阳关三叠》《胡笳十八拍》《长相知》等古曲和当代作曲家根据古典诗词创作的《关雎》《幽兰操》《杨柳枝》《越人歌》等近20首歌曲,以琴箫合奏加之余音绕梁的不插电清唱,带领观众们穿越千年,重温了一段“乐则歌之,哀则叹之”的悠悠岁月。
台下的观众们只知道这一夜古风撩人,却不知道为了这场音乐会方琼已筹备多年。其实,早在读大学的时候,她就对这些古典文化产生了兴趣。那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录音机还是“奢侈品”,当时老师教她们唱《阳关三叠》,“我觉得这首歌太难学了,完全没有标准谱子”,于是在老师的建议下,她跑到学校的录音室里,找出卡带,把古琴、筝、箫等各种版本的《阳关三叠》听了一遍又一遍。彼时的“卡带”可不像现在的音频软件可以随时从任何位置点开播放,如果要重听一遍,就要自己“倒带”,至于倒到什么位置,完全凭感觉。于是,就在这一遍一遍“哗啦哗啦”的倒带中,年少的方琼渐渐找到了感觉,古诗歌曲也渐渐在她心底扎了根――之后的很多年,《阳关三叠》成了方琼的保留曲目。而三十年后,已是音乐学院教授的她,也终于经过长久的积累和准备,将这一台古韵悠长的音乐会呈现于众。“以前虽然也喜欢,但毕竟没有阅历,心也静不下来,驾驭不了这些歌。最近几年,人沉下来了,积淀的词曲也足够了,加上上音‘高原高峰项目’的契机,天时地利人和,我觉得时机到了。” 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场音乐会:既不是古诗词朗诵会,又不是民乐演奏会;既要还原古风,又要符合当下观众的审美。为此,方琼在曲目的编排上颇费了一番心思:“我们不但要继承,更要传承。古人吟诗喝茶唱古曲,音调清淡平缓,不像现在的歌曲那样高亢激昂,如果整场音乐会都是这样的旋律,观众肯定坐不住”,于是她将音乐会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的《阳关三叠》《胡笳十八拍》《长相思》等主打“古风古韵”;而下半场的《关雎》《秋风辞》《杨柳枝》等则是经过现代作曲家重新编配的“古风新韵”,以此也可窥探不同时代音律审美的发展。而在表演形式上,不同于以往大多数以钢琴或是乐队伴奏的音乐会,这场演出的配器以琴、箫为主――外行不知门道,其实,这两样中国的传统乐器对于演唱家来说可是艰难的挑战。古琴的琴弦没有固定音准,而箫是竹子做的,音准会因为温度的变化而起伏,“一开始,和琴箫合作的时候我还真不太适应,因为唱着唱着,它们就不准了。而且琴箫配乐的话,唱的时候不能太激昂,要控制气息,就像打太极一样,彼此依托着韵律的感觉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