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箫介绍 >> 正文 >> 正文

追逐远去的乡愁

来源:箫 时间:2023/10/12

张爱林

在手机上看到一个记者在大街上采访大学生的视频,不禁令观者大跌眼镜!

记者的问题很简单,问一斤米多少钱?

有的回答,几十元吧?

有的回答,不知道!

当然,视频为了突出主题,作过剪辑,不一定所有的学生都不了解农事,但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

回答不知道,倒也诚实,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说谎不是好孩子,这是在幼儿园就被灌输的基础品德,做人要坦荡,没有必要打肿脸充胖子。

回答几十元的,倒是应该补补自然科学,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搞一些社会调研,关心一下民生啦!

几十元一斤大米,农村的农民岂不个个都是土豪,人人富可敌国?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未,曾有知识青年到农村体验生活的历史,叫做插队劳动,体验一下农村生活,了解一下农民的艰辛,了解一下每一粒粮食都需要辛勤的劳作,懂得那首从幼儿就念过的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不只是诗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场景!

曾经的跳水皇后郭晶晶就非常注重子女的教育,经常带孩子去体检一下农村的生活,让孩子亲手插一插水稻,让孩子懂得生活的艰辛!

懂得任何职业都是值得尊重。

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这里大有作为却是千真万确的!

袁隆平,水稻专家,他的研究成果富裕了老百姓的餐桌,让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的研究成果让无数人告别了饥饿的威胁!被世人称为水稻之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

朱元璋,农民出身,水深火热的生活经历,让他深知百姓的贫穷与无奈,他称帝后,大兴农桑,并出台了很多惠农政策。

……

现在,有一种重商轻农的现象,不要说城市,就连农村的孩子也很少在家耕种土地!随着市场经济的崛起,农村农业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出门打几个月的工,收入就超过粮食收入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土地微弱的效益,让农民对土地失去了热情和依赖。

土地撂荒现象十分严重。

……民以食为天,无视土地和粮食的价值是一种错误的理念!

中央三令五申,鼓励农民农商结合,因地制宜,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传承传统文化,留住淳朴的底蕴,留住远去的乡愁。

真的希望,农村的农业再次出现蒸蒸日上,热火朝天的局面。让孩子在学习更多知识的同时,在适当的时候也普及一下农业知识,别把农民当土豪,也不要把农民当乞丐!

如今有一句极为优雅的句子让人很神往,“诗和远方”!

其实不止远方有诗,有很多田园诗也十分令人心旷神怡。

你瞧:大家齐力劚孱颜,耳听田歌手莫闲。各愿种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满青山。

农村美不美,美不胜收。豆萁禾穗满青山,芬芳馥郁,沁人心脾……

唐代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清新舒适的农户院,栽一架葡萄,种一畦菊花,摆一桌,几石……美轮美奂!

还有出自宋代陆游的《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农村不但广阔,而且很美。诗,并不只在远方,乡村更是盛产诗句的风水宝地。农村,处处是诗,乡愁,是多么醉人的意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