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箫介绍 >> 正文 >> 正文

话题一场大地震后,萧画家赶紧发了个朋友

来源:箫 时间:2025/4/9

7月22日,天博对《耀世奇珍》厅书画类文物进行了调陈。其中姑孰画派开派宗师萧云从的《山水图卷》首次全卷打开,值得一看。

《山水图卷》天津博物馆藏纸本设色,长厘米,宽24厘米

《山水图卷》又称《地震诗山水图卷》,“戊申六月十有六”,萧云从记载稍有误,应该是十有七,就是康熙七年,年7月25日,这一天晚上八点多山东郯城发生了大地震,震中位于山东省东南部,今郯城、临沂、临沭三县交界处。此次地震最大烈度达XII度,为中国历史上地震烈度的最高级别,震级约8.5级,震源深度约36公里。

箫画家在安徽芜湖都感觉强烈,所以从睡梦中惊醒,赶紧起来发了个“朋友圈”,描绘了地震中感受到的一系列的景象,于是才有了我们今天能够看到的《山水图卷》。发完“朋友圈”还顺便感怀:“人生冲淡便多福”,平平安安,没病没灾就是福呀!

萧画家的朋友圈发了什么?

▲▲▲

画中细笔勾绘出连绵起伏的群山,一湾江水环绕,舟楫穿行其间;乔松疏柳,庙宇塔舍安排于段崖平岗;亭台水榭,渔舟结网点缀在青山秀水中,营造出一派幽静、祥和的江南风光。如果细细观察,可看到渔樵耕读,妇人、儿童等各色人物,以及马、驴、仙鹤、梅花鹿……卷尾还有两匹骆驼,非常写实。

青松掩萧寺

结网江畔

松高树山起凉风,无限清流一棹还

两只梅花鹿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悠闲的行旅,一人倒骑驴边走边聊

清泉石上流

酷似《富春山居图》里的樵夫

很“吴门”的农家小景

可能是大户人家上完香

或是要上船或是已卸货的骆商

卷尾,船坞和瞭望台

后跋

萧画家的“朋友圈”受到世人喜爱,历代被多人收藏,最后由徐世昌先生收藏并捐献给天津博物馆,有印为证。

起首处,右下角“弢斋鑑藏”印。可知曾是近代徐世昌的旧藏

发朋友圈的箫画家何许人?

▲▲▲

欧阳小林萧云从(版画)

萧云从(-),字尺木,号默思,又号无闷道人,晚称锺山老人。安徽当涂人,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出身诗书之家,幼而好学,笃志绘画,15岁开始临摹唐寅。明崇祯十一年()与弟云倩加入复社,次年为副贡生。入清不仕,闭门读书赋诗作画,或遨游名山大川。

他的画初学倪黄,晚年放笔,遂成“情书韶华,笔墨爽利”而独树一帜的“姑孰画派”,且影响深远。他与渐江、梅清、戴本孝均有来往,尤与孙逸过往甚密,并称为“江左二家”或“孙萧”,可以说是“新安画派”的启蒙者;其《太平山水图》43幅制刻成版,传至日本,成为《箫尺木画谱》,影响了日本南宗文人画;他还鼓励铁工汤天池“以铁代墨,以锤代笔”,成就了传世至今的芜湖铁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1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