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箫发展 >> 正文 >> 正文

突然想起某音乐学院艺术生教的吹笛子技巧,

来源:箫 时间:2022/11/25

习惯性地打开无名某的箫版笛子曲,发现听起来不错,怪有味道的,就是没有笛子版本的尖锐高亢激昂。同样是g调笛子,箫总觉得低了几个度,这也许就是笛箫的音色最大区别吧!箫版的笛子曲原来也可以那么好听啊,而且异常惊奇地发现一个现象,吹箫和吹笛子的换气动作居然如出一辙,仿佛看到了某某某和某某两个双胞胎一样。简直就是孪生动作啊,笛子和箫的换气方法动作原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不禁让笛子手突然想起某某音乐学院的艺术生,教人吹笛子的动作,想起来不禁偷笑了起来,那种感觉就感觉贼幽默。那会刚吹小g调笛子,对气息和口风的把握是完全摸不着头脑和方向的,能吹响但是累的够呛,某某建议笛子手换笛子,拿支小d调来练气息。可是这只小g调笛子其实也才入手不久,就没有听从建议,继续努力勤奋练习了下去。对于笛子手来说,总觉得先搞定手上的笛子,才是正事,也就没太在意他说的话。

不是没听进心里去,就是比较执拗吧,不搞定这支笛子,有种誓不罢休,决不换笛子的心态。现在回头想想,他说的挺有道理的啊,因为笛子手的气息真的不够用,而且对于气息技巧表达也完全陌生。那会儿如果入手一支小c调笛子,说不定气息可以很快练出来。毕竟人家是专业某某音乐学院出来的学生,学了七年的笛子,而笛子手本人也就刚开始接触笛子。也不是说刚接触不久,是小时候接触过,读书的时候把玩,后面又重新开始,也算完全生疏了。

重新拿起来的时候连指法都忘得一干二净,分不清怎么吹,手指怎么动都不记得了,更别说气息控制了。好在凭着一腔热情,愣是把小g调吹响了,还悟出了很多心得体会。现在结合某某音乐学院学生的指点,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但是还是可以觉得对方确实说的是经验之谈。没想到菜鸟那会儿也与高手切磋交流了一把,回想起来忍不住还会偷笑自己太菜了。那会儿听他的指点,那个认真笨拙的样子,想想就觉得很逗逼。

换气的时候有点太夸张了,大张嘴巴然后慢慢吹进笛子的动作,就像个小丑一样,因为非专业人士,真的很难把握那种自然而然地张嘴换气的动作啊!人家张嘴换气是优雅从容,到你这里就是举止夸张做作,对方看到都忍不住偷笑,别说笛子手本人了。好在也不怕出丑,就慢慢边练习边悟吧,话是有听进去,只是实践的时候不够自然而已。这个也许是大部分笛子手的通病,觉得对方有道理,就是学习的时候很难按道理出牌!

所以回想起来就只能偷笑了,不是笑自己太丑,就是觉得太做作了。总之一个词形容就是难看,一点儿都不优雅!原来吹笛子要学会张口换气,吹箫也一样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