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记载:萧史善吹箫,作鸾凤之响。秦穆公有女弄玉,善吹笙,公以妻之,遂教弄玉作凤鸣。居十数年,凤凰来止。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数年,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去。
在中国古代,箫本是一种乐器。《尔雅·解乐》日:“大等谓之烟,小者谓之X(上竹下交)。十六管长尺二寸,箫亦名籁。”作为乐器箫的音量较小,音色柔和,优雅甜美,很适合独奏。因此古代文人往往借此来抒发男女之间的相思之情,而在帝王后宫的女人们则用箫来寄托哀思。
相传春秋时期(约公元前年)秦穆公的小女儿。在她周岁抓阄时,对许多华美金贵的物品视而不见,独对他过献来的一块玉有兴趣,抓到手里。秦王大喜,给他取名“弄玉”。
弄玉长大之后,姿容绝世,聪敏无双,通音律,善吹笙竹,当是的人们说,没有乐谱没有师傅,弄玉就自己学会了,而演奏的曲子又比当是的音乐大师有甚至而不及。秦王对其也是爱不释手。便命人将儿时抓阄的美玉,雕琢成玉笙,赐予女儿。传说弄玉吹起玉笙来,乐声惊四座,淸新的好似凤凰的叫声一般,秦王也因此,命人在宫中建了一座凤楼。
转眼之间,弄玉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心上人却一直没有出现,秦王本想将临国王子为婿,将来可做国君的夫人。但是弄玉却没看上眼,称若是不懂音律。善吹笙的高手,宁可不嫁。
这一天,长空如洗、明月皎皎,弄玉又吹奏起“凤凰鸣”的曲子来。乐声回荡夜空,如天上仙乐。忽然,她听到一阵袅袅的洞箫声,似乎从东方天际飘忽而下,分明和自己的曲子相和相鸣。过了一会,只见东南方天门大开,倾泻楼台,五光十色,一个美少年跨着彩凤,翩翩降落。
后萧史乘龙,弄玉跨凤,翩然离凤台而去。据说成仙了,去了华山。至今华山仍有弄玉留下的遗迹玉女祠、玉女洗头盆、玉女石马等景观。又因弄玉在中峰居住过,华山中峰又名玉女峰。
本是一个传世的清新唯美的爱情故事,却因为后世的《金瓶梅》里的故事以及某些文化书画作品,弄玉吹箫也变的不再优雅,为确保故事的唯美,这里就不多说,不知道还有多少清流被曲解污浊,也难怪现今,前几年的菊花和老司机,早已不是本意了呢!不知大家怎么看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