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箫发展 >> 正文 >> 正文

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k12教学资料

来源:箫 时间:2023/6/21
白癜风正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0.选文选《劝学》,作者荀子,字。

11.下列句子中句式与其它三句不同的是()

A.蚓无爪牙之利B.渺渺兮予怀

C.客有吹洞箫者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12.下列句中“焉”字意义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风雨兴焉B.则耻师焉

C.其心休休焉D.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3.试分析选文第二段的论证方法的作用。

答案:

10.卿

11.B

12.AD

13.通过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阐述了学习应持注重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的方法和态度,半途停止是不会学好的,只有“学而不已”才能成功。

10.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学常识的能力。

荀子(约公元前年-公元前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世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令。

1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把握文言句式的能力。

A项,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蚓无利之爪牙”。意思是: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

B项,主谓倒装句,又称谓语前置,正常语序为“于怀渺渺兮”。意思是:我的心怀特别悠远啊。

C项,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有吹洞箫者客”。意思是:有会吹洞箫的客人。

D项,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盖简修狭者桃核为之”。意思是: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

故选B。

1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的能力。

A项,兼词,相当于“于之”,意思是“从这里”。

B项,句末语气助词,无实际意思。

C项,用于形容词之后,后缀,表示状态,相当于“然”,“……的样子”。

D项,兼词,相当于“于之”,意思是“在这里”。

故选AD。

翻译: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