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箫发展 >> 正文 >> 正文

老人苦练南音数十年盼南音得到传承人民资

来源:箫 时间:2023/7/23

南音,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石狮,南音深受许多市民喜爱,因此随处可见南音社团的存在。南音有如此广泛的发展,离不开南音老师们的努力。在大仑社区的济阳柯蔡南音研究社里,有一位柯富裕老人,南音乐器的琵琶、洞箫、双铃、拍板等,他无一不精。此外,他还耐心地教授孩子们南音。66岁的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南音的喜爱。

4月26日,柯富裕早早地就来到济阳柯蔡南音研究社赴一周一会。“因为平时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所以我们约好每周一聚一次。”柯富裕说,他高中毕业后,开始加入村里的高甲戏团,为剧团做伴奏。随着跟剧团到处演出,他接触到了更多的乐器。“那时候基本上什么乐器,我玩一玩都能上手,也觉得有趣。”柯富裕说,后来在几个南音爱好者的推荐下,他开始接触南音,便喜欢上这个传统曲艺。

在柯富裕看来,南音乐器与高甲戏的伴奏乐器虽然不同,但是操作起来却也没有难度。那段时间,他白天苦练南音,晚上就跟着高甲戏团到处表演,虽然辛苦,却也充实。

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西洋乐器出现在大众视野,各类曲艺表演也越来越多。学习南音40多年的柯富裕发现传唱南音的人以老一辈居多,因此萌生无偿教授学生学南音的想法。“那时候更担心的是,怕南音得不到好的传承。”柯富裕说,决定要开设南音班后,他开始整理老旧的南音曲谱,并奔波各处收集各类曲谱,经过一番梳理使之便于传唱。

柯富裕的南音班开设后,上门来求学的孩子不少,而每一个孩子,柯富裕都会用心指导他们南音技巧,碰到一些有意义的南音比赛,还会主动推荐孩子去参加。柯富裕说,只要孩子愿意学,他不怕付出时间、精力,十分愿意倾囊相授。在他看来,南音是闽南人的骄傲,年轻人对它的兴趣与热爱就应该从小培养,“要先了解、接受南音,再去保护和传承它。”柯富裕说。(记者蔡怡婷郭雅霞)

本文来源:石狮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