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箫发展 >> 正文 >> 正文

一首雁丘词名扬天下神童元好问与

来源:箫 时间:2023/11/6

“元好问”,即便您对这个名字不熟悉,也一定对《神雕侠侣》里,赤练仙子李莫愁葬身情花丛时,吟诵的那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有些许印象吧?

没错,这阙《摸鱼儿·雁丘词》的作者就是元好问!

而对于新乡人来说,被熟知的还有他的另外一句:“涌金亭下百泉水,海眼万古留山阿”。这句诗里描写的就是新乡辉县的百泉。

辉县,可以说是元好问的第二故乡,他晚年相当长的时光都在这里度过......

元好问:一代文宗少年神童

元好问,不是新乡人,但新乡人应该对他有更深的了解!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

元好问是八百多年前的“古人”了,要了解这个作古的男人,我们可以先来看看他的生平。

▲Ade自制

元好问生平

元好问出身于世代书香的官宦人家。祖先原为北魏皇室鲜卑族拓跋氏,后随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南迁洛阳,在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中改姓元。

元好问出生时,宋、金、元三角鼎力,正处在历史的重要关口,那一年是金章宗明昌元年()。他的青少年时代是在兵荒马乱中度过的。

元好问天资聪明,7岁就能写诗,被誉为“神童”。14岁时,元好问拜陵川大儒郝天挺为师,博通经史,淹贯百家,奠定了成才的基础。

很快,元好问在当地便小有名气,可读书人想证明自己,科考是唯一的途径。

16岁那年,元好问独自赴太原应试,也正是在这次途中,意气风发的少年,写下了这首经典传世之作《摸鱼儿·雁丘词》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垒石为识,号曰“雁丘”。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词》。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

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

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

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

山鬼暗啼风雨。

天也妒,未信与,

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

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元好问的才气让人折服,可年少成名并没有为他的科考之路带来稍许的轻松,连续四次科考,均铩羽而归。

直到年,元好问第五次科考,终于进士及第,却被诬陷为“元氏党人”,一个清白文人,名节重于一切,元好问自然不肯就任,这一次算是白考了。

公元年,这一年他35岁,这位大名鼎鼎的“元才子”才在赵秉文的举荐下,考中博学宏词科(科举考试制科之一种,唐开元年间始设),得以以进士的身份进入仕途。

距第一次考试,整整二十年。

年,元军围城,汴京失守。元好问、王若虚等大批金国官员被蒙古人俘虏,数年的囚徒生活就此开始。

直到后来,由于蒙古宰相耶律楚才的保护和举荐,他才得以自由。期间,元好问向耶律楚材求助,请求他保护并且任用中原儒生王若虚、杨奂等54人。他所举荐的这些人中,有15位在《元史》中都留下了记载,他们在传承和保存中原文化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

元好问的才学受到赏识,元有意招纳,高官厚禄、荣华富贵......可纵使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说,他也不为所动。

作为金国遗老,故国不再,他便隐退山林,不问世事。

同时,他开始悉心收集大量历史资料,并花费十年时间,写成长达百余万字的《壬辰杂编》和金诗总集《中州集》,为后来编写《金史》奠定了基础。

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其诗、文、词、曲,各体皆工。诗作成就最高,“丧乱诗”尤为有名;今存词首,兼有豪放、婉约诸种风格,为金代词坛第一人,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用俗为雅,变故作新,在当时影响很大,具有开创性。

晚年归隐结缘牧野

晚年,元好问退隐山林,和牧野大地结下一段缘。

彼时,他在辉州(今辉县)的百泉、白茅寺(今白云寺)隐居多年,并在百泉、石门山、白云寺写下十多首好诗。清道光《辉县志·艺文》收其中《苏门山》(即《涌金亭示同游诸君》)、《石门庙》等篇入书。

他在《石门庙二首》中,有“三仙祠下往来频”的句子,可见他游辉县石门不是一两次。

百泉湖北岸涌金亭西墙外壁镶嵌着一块诗碑,碑文题目为《涌金亭示同游诸君》,就是元好问游览百泉时所作。

元好问的这首诗,作于南宋淳祐九年()清明节(见《叶氏慕竹堂碑目》卷四),为作者亲书石刻。诗歌刻画出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表现了诗人的开阔襟怀。全诗如同一篇诗体的游记,开辟了他诗歌的新境界,是元好问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向上滑动启阅)

涌金亭示同游诸君

金·元好问

太行元气老不死,上与左界分山河。

有如巨鳌昂头西入海,突兀已过余陂陀。

我从汾晋来,山之面目腹背皆经过。

济源盘谷非不佳,烟景独觉苏门多。

涌金亭下百泉水,海眼万古留山阿。

觱拂泺水源,渊沦晋溪波。

云雷涵鬼物,窟宅深蛟鼍。

水妃簸弄明月玑,地藏发泄天不诃。

平湖油油碧于酒,云锦十里翻风荷。

我来适与风雨会,世界三日漫兜罗。

山行不得山,北望空长哦!

今朝一扫众峰出,千鬟万臀高峨峨。

空青断石壁,微茫散烟萝。

山阳十月未摇落,翠蕤云旓相荡摩。

云烟故为出浓淡,鱼鸟似欲留婆娑。

石间仙人迹,石烂迹不磨。

仙人去不返,六龙忽蹉跎。

江山如此不一醉,拊掌笑杀孙公和。

长安城头乌尾讹,并州少年夜枕戈。

举杯为问谢安石,苍生今亦如卿何?

元子乐矣君其歌!

除了百泉,白云寺也留有元好问的“作品”——冠山寂照通悟禅师徽公塔塔铭,这篇塔铭被收录在元好问的《遗山集》中:

向上滑动阅览

徽公法号澄徽,出于平定(山西省)和氏,弱不好弄,七岁生心佛事,求父准其永远出家。父知其有善,送之白鹿山大觉寺(白云寺前身),拜宗圆大德洪公为师。洪公见其目光炯炯,誓求佛果,心有所喜。沙门修行三载,决心舍身成道,修成佛果。

金崇庆元年(),以恩例换得僧服。洪公见其读经悟性在诸僧之上,命其站立讲坛为众指说。讲经既久,厌于抄卷之繁,即拂衣而去,游于国中各寺。跋于亳泗之间,拜见拙真禅师,拙真一见澄徽不凡,赠之诗曰:“三尺枯桐传古意,一根藜杖指归程。”

再至少林请高僧指教。后又入龙潭寺,拜虚明和尚为师。叩见之后,未几即以第一座处之。虚明诸公以澄徽首座,推激过称,不加炉锤。澄难为情,虚明笑曰,我二十年不了者,今一见即了,尚待炉锤不能。

元光二年()冬,龙潭寺众僧,以澄徽心光焕发不可掩盖,而请求虚明和尚,愿为澄徽举立僧佛事,以澄徽首座为是,见齐于师,为复见过于师,不辜负虚明老人,不辜负澄徽首座。

翌年,住陈留之东林寺,明年开堂于亳州之普照寺。澄徽以世将乱,五六年杖策北渡,故吏部尚书张公公履,留其住彰德天宁寺,澄徽天性简重,且倦于应接,不二年遁居大名,闭门却扫,人事都绝。

雅善琴道,且于师律有功,惟以二事自娱。而学人之来者日多,结茅为屋,乞米为食。有依上岁久而不忍去者,澄徽幡然曰,今狂贼塞路,诚羞与同列然,纲常之坠久矣!将不有尽其责者乎!乃听学人入室,诘问极为周悉。大师得澄徽继承人,俄而补以印藏经功,赐号“寂照通悟大禅师”。

蒙古乃马真后四年()冬,十一月之五日示微疾,却后五日沐浴更衣,留偈而逝。得五十有四,僧夏三十有三,度弟子于内,得法者十有一人。智赟、子昶、心善、明子、广德、澄善、惠惠、臻普、琼净、湍子、源道,所著《升堂语录解》、《道德经解》、《诗颂杂文集》传于诸方。澄徽师殁于七日,远近会葬倾动州邑。茶毗之际①,灵异甚多,起塔于二祖元符寺与山阳之白茅寺,遵遗令也。

往,好问过大名,曾一面澄徽大师,言其家平定未尝告吾。今年秋九日,冠聂大师庭玉告予,此寺乃澄徽上人落发处也。他已老,常顾瞻终身后事,旦夕往迎之矣。时,寺后有一大松,盘礴而生,高出尘表,吾抚而爱之。庭玉又言,此松先有蚪枝,及地而起,画工往观之,以为图。此夏忽为大风所折,松吟非响比矣。吾私念,诚都石笋折,随有当之者,上人其不归乎?及到大名,而澄徽大师已逝三日。僧赟及赟琼辈,乞于乡曲为澄徽大师撰塔铭②。吾于正宗,无淘汰之功,谢不敢当。赟三请益勤,度不可终辞,因就师像前问师,能为吾说法否?寂听良久,捧手曰,法王法如是,乃退而为之铭。

时蒙古定宗孛儿只斤贵由元年()四月初十日,前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翰林知制诰元好问遗山撰山撰文,乡贡进士张文纲篆额,东林野人书丹。

:①茶毗:梵语音译,亦作阇毗、茶维。义译焚烧。②乡曲:犹言乡下。以其偏处一隅,故称乡曲。后引申为指乡里。

冠山寂照通悟禅师徽公塔

通悟禅师徽公塔,位于白云寺后的山坡上,座北面南,平面方形,砖砌,高五米余。分塔基、塔身、塔尖三部分。塔身正中镶嵌一块碑铭,高一米,宽六十厘米。

这篇塔铭记述了寂照通悟禅师澄徽的生平,以及元好问为其写塔铭的始末。

↓↓↓

寂照通悟禅师法讳澄徽,(公元-年),俗姓和,山西平定州人,与元好问为同乡,七岁出家白鹿山大觉寺(白云寺前身),拜宗圆大德洪公为师。金崇庆元年(),以恩例换得僧服。洪公见他读经悟性在诸僧之上,就让他站立讲坛为众指说。讲经既久,厌于抄卷之繁,即拂衣而去,游于国中各寺。

澄徽嗣法后,先住陈留东林寺(公元年),次年又开堂于亳州普照寺,得名士史内翰、季宏讲述大师的德行,遂闻名东南一带。

蒙古乃马真后执政第四年(公元年)澄徽圆寂,享年54岁。澄徽圆寂后,在河北滏阳二祖慧可说法的元符禅寺和河南辉县的白茅寺(今白云寺),分别建立了禅师佛塔。

公元年9月等元好问到大名时,澄徽大师已圆寂三日,传法弟子知道他们是同乡,求元好问撰写塔铭。因对澄徽大师不了解,便谢绝了。大师的弟子智赟再三请求,并请禅师为元好问讲法,使元好问心有成竹。后来元好问就写下可这篇铭文。

冠山寂照通悟禅师徽公塔塔铭为徽公好友金代文学家元好问所撰,文章流漓,词句精深,色彩斑斓,为白云寺增添了文学气息。

结语

纵观新乡千百年历史,牧野大地上热情好客的民风、丰盛富饶的物产、温润深厚的文化,吸引了一个又一个仁人志士,他们在这里进行深刻的文化研究、传播先进的文化思想,推动新乡乃至中国的文化发展。

元好问、孙登、邵雍、竹林七贤.....等等,这些不是土生土长的新乡人,他们以高洁的品格、傲人的才情,润物细无声般的滋养着牧野儿女的精神,厚重了新乡的文化底色。

新时代,

开放的新乡欢迎、期待

更多有热情、有才华、有抱负的人,

来到新乡、建设新乡、改变新乡......

感谢辉县市委宣传部、辉县白云寺风景区提供相关文史资料,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资料参考:《钟灵白泉》、《白云寺诗话》。编辑:相约新乡,杨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3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