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箫发展 >> 正文 >> 正文

天目尺八重返家乡天目山麓再度回荡千年绝响

来源:箫 时间:2025/2/1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 http://www.wzqsyl.com/bbzs/bbyd/

记者管光前叶佳裕通讯员帅奇芳

今天下午,绝响千年的天目尺八回到它的家乡,天目山下重新回响起天目尺八古朴空灵、沧桑辽远的声音。

为了迎接它的到来,中国著名笛子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国务院津贴享受者蒋国基带领他的团队,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古琴专业硕士生导师章怡雯等,都纷纷拿出自己的绝活,以助演或合奏的形式,为天目山百姓和藻溪小学的师生献上了一台“天目悠悠,千年回响——中国天目尺八和民族器乐音乐会”。

天目尺八似笛非笛、似箫非箫,但比笛、箫更沙哑、更粗粝、更厚重。想听它的声音吗?戳一下下方的音频感受一下。

00:20

与笛、箫一样,尺八也是由竹子制成。因长为一尺八寸,故名“尺八”。与笛、箫不同,尺八的选材非常讲究,对竹节的间距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加上一般尺八必须带根部,所以一片竹林中往往仅有一两只竹子适合制作尺八。

尺八和它令人费解的谱子

尺八原是天目山僧人用于修行吹禅的一种竹制乐器。唐宋时期,日本有很多僧人来天目山参禅。尺八经由海上丝路传至日本,成为日本古典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而尺八在它的家乡天目山却因禅源寺的几经盛衰而逐渐销声匿迹。

现在,尺八的“娘家人”,要让它重回故里。落地的载体就是在天目山镇藻溪小学打造“天目尺八”传承教学基地。在今天下午举行的“天目悠悠,千年回响——中国天目尺八和民族器乐音乐会”上,藻溪小学校长李建明从浙江省管弦乐协会会长蒋国基手中接过了“天目尺八”传承教学基地的匾额。

00:54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李建明表示,下一步,学校会尽快着手编撰尺八教学课程,派音乐教师接受专业的培训和学习,在每周的音乐课中安排一定的时间开展尺八教学,还要开设尺八社团。让尺八文化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里生根发芽。

临安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藻溪小学落地“天目尺八”传承教学基地,意在打响“天目八尺”文化品牌,擦亮临安文化金名片。下一步,将通过与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合作,在天目山建设天目山文化艺术创作基地,为天目尺八的发扬光大提供技术支撑。

作为天目尺八“回传中国”的嫡系弟子,今天应邀到场表演的尺八演奏家李志文表示,非常愿意为尺八文化在藻溪小学和天目山的普及和弘扬尽自己所能。

年,时为杭州师范大学音乐系大二学生的李志文,首次在浙江音乐厅纪念赵松庭音乐会上,欣赏到了日本尺八演奏家塚本竹仙的尺八演奏,一闻倾心。

“从那天起,我就一直想学尺八,但苦于不通日语,没有渠道,只能作罢。后来得知塚本竹仙是赵松庭(人称‘江南笛王’)的关门弟子,学尺八的愿望更强烈了。”年,李志文得知塚本竹仙为了师父赵松庭生前“让尺八回传中国”的遗愿,来杭州传授尺八演奏技艺,就辞掉了工作,登门拜他为师,希望有一天能为弘扬尺八文化尽一己之力。李志文对尺八的拳拳之心,感动了塚本竹仙,他最终如愿成为塚本竹仙的弟子。从年起,李志文追随塚本竹仙整整学了八年的尺八,直到年因为疫情,塚本竹仙回到日本。

“尺八的艺术风格高古冷僻,没有像五线谱或者简谱的这样的谱子,也没有节拍,普及难度较大。目前,整个杭州大概也就十几个人在玩。我们希望将尺八的古典演奏风格与现代管乐艺术相结合,在天目山得到普及和弘扬。”李志文说。

——编辑管光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5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