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箫紫圜
编辑
阿巴阿巴
“饭圈”在偶像工业的鄙视链
“饭圈”在偶像工业与消费逻辑的合谋下构建了一条心照不宣的鄙视链。这条鄙视链涉及流行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品牌运营的各个环节以及“饭圈”粉丝的属性划分。
第一,影视领域的发展较比音乐领域的发展更有潜力。
由于流行音乐市场近年来的低迷走势,那些专注于音乐领域的明星艺人往往从资源和收益上较比专注于影视领域的明星略逊一筹。
第二,在影视资源中,电影资源要优于电视剧资源,大荧幕的含金量要高于小荧屏,而这一观点在“饭圈”内的形成则是受到了影视艺术领域内的传统看法的影响。
第三,在电视剧资源中,上星剧含金量高于网剧,上星剧指在上星卫视播出的电视剧集。
由于上星卫视能够通过技术手段将电视节目发送到卫星,所以其他地方能够通过卫星接收装置将节目接收下来并且通过电视网络播送出去。
网剧则指通过互联网平台播放的电视剧集,相较于上星剧,网剧往往缺乏大投资和大制作的能力与水平,从品质到影响力均很难与上星剧比较。
然而随着网剧制作水平的提高,以及受众收视习惯的改变,二者之间的差距正逐渐缩小。
这些因素影响着“爱豆”们对发展资源的判断与选择,也促使“饭圈”相应形成了一条关于演艺资源的鄙视链条。
在偶像工业和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除了演艺资源之外,“爱豆”们的商业代言也是衡量“爱豆”红与不红的重要标准。
在为“爱豆”消费的过程中,“饭圈”粉丝深谙品牌方对于代言人的使用话术。
从代言头衔来看,品牌代言人高于品牌形象大使,品牌形象大使高于品牌挚友,品牌挚友高于品牌体验官。
代言头衔等级越高、代言区域越广泛、代言产品线越全面意味着品牌和市场对代言人的认可度越高。
因此“饭圈”粉丝对于“爱豆”的代言头衔十分看重,自然而然地从消费端接受了这样的链条。
不仅“爱豆”的演艺资源与品牌代言存在高低之分,“饭圈”粉丝从属性上也有优劣之别。
前些年,“饭圈”中存在欧美圈高于日韩圈、日韩圈高于内娱圈的鄙视链,而这个鄙视链的形成与全球流行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平衡有关。
近年来,则又形成了唯粉高贵于团粉与CP粉的鄙视链,这是因为在“饭圈”逻辑里,唯粉意味着忠诚度更高,能够为“爱豆”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与金钱。
最后,“饭圈”内部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行为规范与惩戒机制。“饭圈”粉丝在新媒介场域内之所以很容易被识别出来。
便是因为他们以其独特的行为方式作为标记,并且在长期的文化实践中形成了约定俗成的规范。
第一,“饭圈”粉丝用以登录各个网络平台的账号昵称与头像大多与“爱豆”有关。第二,“饭圈”粉丝在社交媒体账号中发布的内容大多与“爱豆”有关。
第三,“饭圈”粉丝的语言风格带有鲜明的“饭圈”用语特色。这三点已经和做数据、买产品等操作一道成为“饭圈”粉丝踏进“饭圈”、认领粉籍的基本动作。
随后“饭圈”粉丝们也将根据自己在组织中的定位与分工按部就班地展开文化实践活动。
而在“饭圈”的文化实践活动中也慢慢形成了许多粉丝之间心照不宣的行为准则:“饭圈大大”与“饭圈小透明”:借“饭圈”文化资本建构自我认同。
“饭圈”内部分工
认领“粉籍”后每个“饭圈”中人都会很快根据个人所长结合“饭圈”内的分工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
“饭圈”内部分工通常包括策划组、数据组、反黑组、控评组、美工组、视频组、文案组、前线组等。
在“饭圈”中数量最多的便是上文中提到的和辛夷一样默默无闻的“饭圈小透明”们,他们通常与“爱豆”的距离较远。
只能隔着屏幕陶醉于“爱豆”带来的精神享受之中,但是他们往往拥有较为自由的可支配时间,有精力承担较为繁重的数字劳动。
因而成为数据组、反黑组、控评组中的主要力量。尽管存在感不强,但他们却是“饭圈”得以运转,“饭圈”文化得以形成的基础。
在“饭圈”中除了有数量庞大的“饭圈小透明”之外,也有许多存在感极强的“大粉”和核心粉丝。“大粉”们通常负责组织策划各种线上、线下的应援活动。
这类粉丝通常在现实生活中同样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与协调能力,作为“饭圈”群体的决策力量。
他们不仅需要策划组织各种形式的应援活动,有时还会参与到偶像工业的运营之中,成为“饭圈”文化的助推者,因而也被“饭圈小透明”敬称为“饭圈大大”。
曾经在腾讯微视实习过的木子除了是一位互联网媒体从业者之外,也是一名“饭圈”粉丝,在工作过程中与许多不同“饭圈”的“大粉”有过较为密切的接触。
无论是那些与艺人经纪公司或者工作室保持合作关系的“大粉”,还是自主性极强、对“爱豆”的职业发展充满规划的“大粉”,都在偶像工业链条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他们在“饭圈”中是最接近“爱豆”的存在,他们不仅是“爱豆”的仰慕者、支持者,也是“爱豆”职业发展中的建议者、规划者。
他们的态度和行为不仅可能直接影响“爱豆”的艺术生命和职业规划,而且与偶像工业资本一起勾勒出了“饭圈”文化的轮廓。
这类粉丝在“饭圈”中影响力最大,但是数量最少,“饭圈”的有序运转是无法仅仅依靠“大粉”实现的,那些组织能力较强并且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的核心粉丝在“饭圈”中同样举足轻重。
核心粉丝通常作为数据组、反黑组、控评组、美工组、视频组、文案组、前线组的负责人参与“饭圈”实践活动。
数据亮眼就意味着给“爱豆”排面,为“爱豆”增值
通过非参与观察发现,数据组的核心粉丝在“饭圈”中处于中流砥柱的重要位置。在流量至上的“饭圈”文化中,数据亮眼就意味着给“爱豆”排面,为“爱豆”增值。
负责管理数据组的核心粉丝们时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9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