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箫前景 >> 正文 >> 正文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知识梳理

来源:箫 时间:2022/8/25

中考语文教材传统文化梳理

中国历史文化

天文部分

1.北斗:又称北斗七星,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勺形)的七颗亮星。七颗星的名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2.闰年:以阳历年除以4或(十位和个位都是0的年份必须除以)能整除的那年,就是闰年。

3.农历: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又有华历、夏历、汉历、中历等名称。农历并不是纯阴历,而是一种阴阳合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加入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农历是以阴历(华历)为基础,融合阳历成分而成的一种历法。所以我国的农历从严格意义上说不应该叫阴历,而是阴阳合历。

4.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5.二十四节气: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对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于中国先秦时期就已经订立,到汉代完全确立,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依次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春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天: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天: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天: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6.二十八星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宿。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恒星。二十八星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唐代温庭筠的《太液池歌》:“夜深银汉通柏梁,二十八宿朝玉堂。”夸张地描写星光灿烂,照耀宫阙殿堂的景象。

7.纪日法:初一称为“朔”。十五或十六(小月十五,大月十六)称为“望”。

8.纪时法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23时至1时)

丑时:又称鸡鸣、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1时至3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寅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3时至5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5时至7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的时间。(7时至9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9时至11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13时至15时)

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等,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17时至19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19时至21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21时至23时)

9.干支纪年法: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中国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古人有云:“天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可见称为干支的原始用意。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月、日、时。年、月、日、时就像四根柱子一样撑起“时间”的大厦,所以称为“四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进行循环组合:甲子、乙丑、丙寅……一直到癸亥,共得到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如此周而复始,无穷无尽。年、月、日、时都是六十年一循环。

天干地支对照表

天干

地支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传统节日

1.除夕:时间:农历一年中最后一天晚上。

年尾最后一天叫除夕,原意为“岁除”,指岁末除旧布新。“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除”,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即“除旧布新”。

习俗:除夕主要有贴年红、年夜饭、压岁钱、辞岁、守岁等习俗。除夕,全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岁火起源于古代驱邪的需要。除夕守岁,除了岁火外还有“燃灯照岁”的习俗,即大年夜遍燃灯烛,谓之“照虚耗”,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除夕,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北方人风俗大致一致,过年包饺子、蒸馍等;而南方各地则风俗不同,如做年糕、包粽子、煮汤圆、吃米饭等,南方不同的地域有着诸多不同的过年风俗。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2.春节:时间:农历正月初一。

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由上古时代的岁首祈年祭祀活动演变来。春节起源综合了原始信仰、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因素以及后世的节俗遗迹,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称春节。

别称:岁首、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等。

习俗:贴门神、贴春联、接灶、贴福祈福、吃年夜饭、守岁、放爆竹、接神、祭祖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3.元宵节:时间:农历正月十五。

元宵节是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因此又称“上元节”。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而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习俗:赏花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等。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4.花朝节:时间:旧时农历二月十二日,说这一天是百花生日。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袁宏道《满井游记》)

5.春社日:时间: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习俗:古代祭祀土神以祈丰收。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6.寒食节:时间:清明节前一二日。

习俗: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冷食。传说此俗是为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

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7.清明节:时间:公历四月五日左右。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扫墓祭祖的日子,清明节源于上古春祭活动。清明节气在时间和气象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节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该节气被看作清明节的源流之一。清明节,又叫踏青节、行清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候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习俗: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8.端午节:时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传统节日,源自天象崇拜,由古越人于午月午日(干支历)举行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古越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端午节并非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但是端午节之后的一些习俗受到屈原的影响。唐天宝年间,为加强社会控制,唐玄宗下令将诸祠庙增入祀典,屈原被封为昭灵侯,正式享受官家烟火,每年春秋各一次。五代十国时,官祭屈原的时间始设在端午,宋代封屈原为忠洁侯,到明太祖朱元璋时,圣谕“岁以五月五日”致祭屈原。在皇权不断的鼓励下,屈原影响力渐次压倒伍子胥、曹娥等,成为端午代表,而此前种种民俗,自然也就都与屈原有了关联。

习俗: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挂蒿草、艾叶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9.七夕节:时间:农历七月初七。

七夕节最早由来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远古时代,古人将天文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面来说,称作“分野”。牛郎织女星象的分星与分野,在汉代的《汉书·地理志》中有记载:“粤(越)地,牵牛(牛郎)、婺女(织女)之分野也。”到了东汉时牛郎织女星象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因七夕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在当代更产生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中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所谓乞巧,即在月光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

习俗:穿针、乞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10.重阳节:时间: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九日,是传统的节日,又称“老人节”。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形成于上古九月农作物秋收祭天帝、祭祖的活动,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插茱萸、赏菊花。自魏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习俗:登高、插茱萸、赏菊等。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李清照《醉花阴》)

11.中秋节:时间:农历八月十五,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是上古秋收祭月的遗俗。中秋习俗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中秋已与年节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习俗:祭月、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12.腊八节:时间:农历腊月初八(十二月初八)。

习俗:喝腊八粥。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杜甫《腊日》)

13.冬至:时间:阳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

冬至,俗称“冬节”“日短至”或“亚岁”等。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冬至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古时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祖等习俗,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冬至一阳生、天地阳气回升,所以古人将冬至视为吉日,是冬季祭祖大节。

习俗:家家户户都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而今仍有沿海一带如粤西、潮汕、浙江部分地区延续祭祖的传统习俗。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人文部分

1.五行:金、木、水、火、土。

2.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即稷、黍、麦、菽、稻。

3.六畜:马、牛、羊、猪(豕)、狗(犬)、鸡。

4.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5.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6.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7.岁寒三友:松、竹、梅。

8.第一: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

9.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10.五常:仁、义、礼、智、信。

11.永字八法: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12.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13.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4.汉字的形体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草、行书。

15.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乡试第一名)、会元(会试第一名)、状元(殿试第一名)。

16.五声:五个音级。也称“五音”,即我国古代五个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

17.顿首:古代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

18.稽首:古代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行大礼。

19.跪:古代两膝着地,耸身挺腰,臀不沾脚跟。

20.伯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次序。

21.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为五个时段,用鼓点打更报时,也称“五鼓”或“五夜”。一更19点—21点,二更21点—23点,三更23点—1点,四更1点—3点,五更3点—5点。

22.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正、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四、五、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23.三教九流:“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旧指宗教或学术界的各种流派,现在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三教九流”多含贬义。

24.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

特殊称谓

1.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文臣武将等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迹行为给其评定的一个称号,以示褒贬善恶。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

2.谦称:(1)自称:愚、鄙、敝、卑、窃、臣、仆。(2)帝王自称:孤、寡人、不谷。(3)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4)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卑职。(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用“家”或“舍”:如家父、家母、家兄、舍弟、舍妹、舍侄。(6)其他自谦词:尊长者自称“在上”,晚辈自称“在下”,老人自称“老朽”“老夫”,女子自谦“妾”,其他还有“小可”“老衲”等。

3.敬称:(1)称帝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万乘等。(2)称太子:殿下。(3)称将军:麾下。(4)称对方或对方亲属:令、尊、贤、仁。“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阃(kǔn)(对方的妻子)、令正(对方的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对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的父亲),尊堂(对方的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驾(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见)。“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对方)、贤郎(对方的儿子)、贤弟(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5)称年老的人:丈、丈人(后来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又称“泰水”。(6)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7)称谓前加“先”,表示已死。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死去的帝王:先帝。(8)君对臣的敬称:卿、爱卿。(9)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

礼仪称谓

礼仪用词

4.年龄称谓

(1)襁褓: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指二三岁的儿童。

(3)齿龀、龆龀:指儿童换牙时,七八岁。

(4)垂髫:指三四岁至七八岁的儿童。

(5)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6)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

(7)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8)束发:指男子十五岁。

(9)加冠、弱冠:指男子二十岁,表示已成年。

(10)而立:三十岁。

(11)不惑:四十岁。

(12)知天命:半百、五十岁。

(13)花甲、耳顺:六十岁。

(14)古稀:七十岁。

(15)耄耋:八九十岁,指高寿、老年。

(16)期颐:一百岁。

5.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6.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燧人、神农。

7.五帝:一说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8.百姓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9.朋友称谓

(1)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候结交的朋友。

(2)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3)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4)忘年之交: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5)竹马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朋友。

(6)布衣之交:以平民的身份相交往的朋友。

(7)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10.文人称谓

(1)称字:幼时命名由父亲、长辈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如:沈德鸿,字雁冰;周树人,字豫才。

(2)称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年龄不限。如: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

(3)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如:范仲淹,谥号文正;欧阳修,谥号文忠。

(4)称籍贯:以人的出生地命名。如:孟浩然称孟襄阳,柳宗元称柳河东。

(5)称官名:以人的官名来命名。如:杜甫称杜工部。

(6)称官地:以人做官的地方来命名。如:岑参称岑嘉州,柳宗元称柳柳州。

(7)古代帝王对贵族功臣的封赐爵号(爵位):公、侯、伯、子、男(五等)。

11.古代讳称

古代常见借代词语

桑梓:家乡 桃李:学生 社稷、轩辕:国家

南冠:囚犯 同窗:同学 烽烟:战争

巾帼:妇女 丝竹:音乐 婵娟、嫦娥:月亮

须眉:男子 手足:兄弟 汗青:史册

白丁、布衣:百姓 伉俪:夫妻 伛偻、黄发:老人

桑麻:农事 提携、垂髫:小孩 三尺:法律

膝下:孩子,儿女 华盖:运气

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庙堂:朝廷

中国古代文化

科举文化

历朝人才选拔制度一览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

汉朝: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三国——两晋: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

唐朝: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进士、明经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

宋朝: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宋代“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但后期导致选官过冗过滥。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

明朝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会试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清朝:清朝开始沿用明朝科举制度。19世纪80年代后,随着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发展,科举制度发生改变。年,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年,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同时,应康有为等建议,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

1.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2.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3.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4.殿试: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5.塾:就是私塾,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

6.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古代官职任免升降

1.迁:调职,一般指升官;左迁则为降职调动。

2.谪:降职并远调。

3.拜:授给官职。

4.授:授予官职。

5.擢:选拔,提拔。

6.除:免去旧职而任新职。

7.罢:罢免,停职。

8.免:免除官职。

9.黜:废黜,贬退,也用于剥夺王位的继承权。

10.退:(1)撤销或降低官职;(2)自己辞职。

11.去:去职,被调离。

戏曲文化

1.元曲: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散曲。

2.老生:戏曲中扮演中年以上男子的角色。

3.小生:戏曲中扮演年轻男子的角色。

4.小丑:戏曲中扮演滑稽人物的角色。

5.老旦:戏曲中扮演老年妇女的角色。

6.变脸:原指戏曲中的情绪化妆,后来指一种瞬间多次变换脸部妆容的表演特技,这种表演许多剧种都有,以川剧最为著名。

祭祀文化

1.春赛:春天举行的赛会。旧时民俗,在节日或者神的生日,准备仪仗、锣鼓、杂戏等迎神像出庙,周游街巷或村庄,叫作“赛会”。

2.大祭祀的值年:大祭祀,指旧社会大家族全族对祖先的祭典。值年,指在当值的那一年承应差事或担任某项工作。

3.祭以尉首:用军官的头祭天。

对联文化

1.对联的特点:对联,又称对子。它采用对偶的修辞方法,由字音平仄相对、字义虚实相当、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对语句构成,表达相反、相关或相近的意思。分为上联和下联。

2.对联的主要种类:春联、节令联、婚联、寿联、贺联、挽联、名胜联、行业联。

3.对联对法指要:我们要了解对联这种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文学形式的特征。对偶是对联最基本的修辞手法,它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1)字数相等。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联称“出句”,下联称“对句”。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两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有一字之差。

(2)词性相对。上下两联相应位置上的词,词性须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往细里说,颜色词要对颜色词,量词要对量词,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结构相应。上下两联的句法结构应当一致,如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等。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4)节奏相合。节奏是由停顿形成的,上下两联在哪里停顿,有几处停顿都应当吻合。如:杭州西湖岳坟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上下两联的节奏都是二字一顿、二字一顿、三字一顿,节奏完全吻合。

(5)平仄相协。古人把上声、去声归为仄声一类,与平声(阴平、阳平)相对。平仄最起码的要求是:上联末字必仄,下联末字必平。上面所举的杭州西湖岳坟联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相协,富于音乐美。

(6)意义相关。对联的两联之间在内容上必须相互关联,体现一定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注意:上联中出现过的词语,下联最好不要重复出现。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除外。在范围、立意、境界、情绪等方面,下联应压住上联。

错例:举国欢乐迎富贵,合家欢腾奏和谐。

正例: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德辉。

符合以上特点的对联叫“严对”,而在结构、词性方面不够严格的对联叫“宽对”,中考一般只作“宽对”的要求。

总之,写对联一定要音韵和谐,语言精练,合于规律而又有一定的内容。文字不相对,平仄不协调,或把标语、口号式的句子分写两行,都不能算作对联。

同时,上下联内容要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雷同或重复,雷同的对句俗称为“合掌对”,如“新年迎五福,春节接三多”,其中的“新年”和“春节”、“迎”和“接”都是同样的意思,传统上认为这样的楹联犯制作对联的大忌。

姓氏文化

中国人姓、氏、名、字、号的由来。

1.姓

在远古时代,各部落、氏族都有各自的图腾崇拜物,比如说熊、蛇等都曾经是我们祖先的图腾,这种图腾崇拜物成了本部落的标志。后来便成了这个部落全体成员的代号,即“姓”。由于古代氏族部落的数量毕竟是有限的、可数的,所以,纯正的远古时代留下来的姓是很少的。后人据《春秋》整理出来的“古姓”有:妫、姒、子、姬(周王族姓)、风、嬴、己、任、吉、芊、曹、祁、妘、姜、董、偃、归、曼、芈(楚姓)等22个姓。这些姓中近半数带女字旁。所以,人们推测,姓的产生可能在母系氏族社会。

宋代的《百家姓》里面提到了个姓氏。明代有一本《皇明千家姓》,记载的姓氏有个。当代的《中国姓氏汇编》这本书里共收姓氏个。其中单姓个,双字姓个,三字姓个,四字五字姓12个。

2.氏

由于人口的繁衍,原来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这些部落为了互相区别以表示自己的特异性,就为自己的子部落单独起一个本部落共用的代号,这便是“氏”,当然也有的小部落没这样做,而仍然沿用老部落的姓的。有的部落一边沿用旧姓,一边有自己的“氏”。这些小部落后来又分出更多的小部落,它们又为自己确定氏,这样氏便越来越多,甚至于远远超过原来姓的规模。

3.名

名是每个人的代号。姓氏是公共的,名是个人的。历朝历代的命名习惯,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的社会意识形态。由于人们所属的民族、社会、历史、宗教信仰、道德传统及文化修养的不同,其命名习惯也很不相同。

“名”的产生也是在氏族社会时期,同时也是人的个体意识逐渐觉醒的必然结果。《说文解字》对名这样解释:“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意为,黄昏后,天暗黑不能相认识,各以代号称。这便是名的由来。这多少有些传说意味。人们发现使用“名”的便利性,便逐渐通行起来,使得人皆有名,并对命“名”讲究起来。实际上,名的出现是私有制经济出现后的必然产物。古时天下为公,一个部落一个名号,黄帝、炎帝、共工、蚩尤都是部落名。

4.字

“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古人命字方法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种:

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孔子学生宰予,字子我,季路字子路,颜回字子渊,诸葛亮字孔明,陶渊明字元亮,周瑜字公瑾,诸葛瑾字子瑜,文天祥字宋瑞,都属此类。

反义相对。晋大夫赵衰(减少意)字子馀(增多)。曾点(小黑也)字子晳(色白也)。唐王绩字无功,韩愈字退之,宋朱熹(火亮)字元晦,元赵孟(俯)字子昂,晏殊字同叔。

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晁补之,字无咎;苏轼,字子瞻(《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君冯轼而观之”);岳飞字鹏举。

5.号

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周礼·春官·大祝》:“号为尊其名更美称焉”。名、字是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雅号等。

纵观古人命号特点,我们也可以概括为几条。

(1)自号一般都有寓意在内。

①或以居住地环境自号:如陶潜,自号五柳先生。李白自幼生活在四川青莲乡,故自号青莲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陆游,号龟堂。辛弃疾号称稼轩居士。

②或以旨趣抱负自号:杜甫,自号少陵野老。“一万卷书,一千卷古录,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一老翁”——“六一居士”是欧阳修晚年的自号。

③有些人还以生辰年龄、文学意境、形貌特征,甚至惊人之语自号。辛弃疾自号六十一上人,赵孟甲寅年生,自号甲寅人;唐寅(唐伯虎)自号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2)别人赠号主要有三种情况:

①以其轶事特征为号。如李白,人称谪仙人。宋代贺铸因写了“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好词句,人称贺梅子。

②以官职、任所或出生地为号。王安石称王临川;杜甫称杜工部;贾谊称贾长沙;王羲之称王右军。

③以封爵、谥号为号

诸葛亮封武乡侯,人称武侯;司马光,封温国公;岳飞,谥号武穆。

中国古代思想

儒家思想

1.孔子: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孔子的政治思想主体是仁礼学说,仁与礼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范畴。

2.孟子: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荀子: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在先秦儒家中自成一派。他在政治上主张“礼治”,认为人性恶。

4.儒家思想的特点:(1)重视传统,注重继承。(2)政治和伦理相结合。(3)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德治,以德为主,德刑相辅,强调“为政以德”。(4)重人治和贵中庸。(5)在天与人的关系上,重于人事,虚于天命。

道家思想

1.老子:老子的道论中,“道”即宇宙的本源和普遍规律,是人类社会价值判断的标准。其核心思想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2.庄子:庄子继承老子思想,进一步阐述“无为”而治思想,并把“无为”具体化为三个层次:无己、无功、无名。庄子说,圣人要做到“无己”“无功”“无名”。

3.道家思想的特点:(1)道统万物、遵道循道的理性精神。(2)率性而行、探玄索隐的人生旨趣。(3)兼收并蓄、公正不偏的倾向。(4)求真尚朴、去伪弃诈的价值观念。

墨家思想

墨家是中国东周时期的哲学派别,诸子百家之一,与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构成了汉民族三大哲学体系。

墨家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子)。墨家是一个纪律严密的学术团体,其首领称“巨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   史圣:司马迁(西汉)

诗圣:杜甫(唐朝)   词圣:苏轼(北宋)

文圣:欧阳修(北宋) 书圣:王羲之(东晋)

画圣:吴道子(唐朝) 医圣:张仲景(东汉)

亚圣:孟子(战国) 茶圣:陆羽(唐朝)

草圣:张芝(东汉)[或:张旭(唐朝);或:怀素(唐朝)]

2.历史上的“十圣”

(1)“至圣”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汉以后,孔子的学说逐渐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后世一直把他尊为“圣人”,号称“文圣”“至圣”“至圣先师”,后世尊称为“文宣王”。

(2)“史圣”司马迁。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散文家。他曾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长达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诗圣”杜甫。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河南巩县人,我国唐代伟大诗人。他一生写了许多反映社会矛盾和现实生活的诗歌。他的诗真实地反映出一个复杂动荡的历史时代,所以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本人被尊为“诗圣”。

(4)“词圣”苏轼。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他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工于画,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5)“酒圣”杜康。杜康,又名少康,夏朝人。他是酒的始造者,开辟了源远流长的华夏酒文化的源头。三国时,曹操吟咏出了“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千古绝唱。故而后人称之为“酒圣”。

(6)“书圣”王羲之。王羲之,字逸少,人称“王右军”,东晋山东临沂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书法家。他的字汲取了魏晋诸家书法的精华,创立了独特的风格。人们称赞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公认他为“书圣”。

(7)“画圣”吴道子。吴道子,名道玄。他的画立体感很强,擅长画人物,用朱粉的厚薄来表现骨肉的高低起伏,如同塑像一样真实;又善于画佛像,形象逼真,人物的衣带飘飘若飞,有“吴带当风”之誉,后世尊他为“画圣”。

(8)“医圣”张仲景。张仲景,名机,汉末南阳人,我国古代杰出的医学家,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书中阐述的“辨证论治”的中医理论和治疗方法,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所以后人尊他为“医圣”。

(9)“药圣”孙思邈。孙思邈,号孙真人,京兆华原人,是隋、唐两代大医学家。他所著的《千金要方》是我国最早的临床医学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药齐备,是价值千金的中医瑰宝。后人称之为“药王”“真人”“药圣”。

(10)“茶圣”陆羽。陆羽,字鸿渐,号东冈子,唐代复州竟陵人,我国古代著名的茶叶专家。他不慕荣华,毕生研究茶事,撰写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开茶叶研究的先河,后人誉他为“茶神”“茶圣”。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