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箫前景 >> 正文 >> 正文

幽梦影松下听琴,月下听箫,才子之书,

来源:箫 时间:2023/4/13
北京比较好扁平疣医院 http://pf.39.net/bdfyy/jdsb/210404/8812967.html

昔人云:若无花、月、美人,不愿生此世界。予益一语云:若无翰、墨、棋、酒,不必定作人身愿作木而为樗;愿在草而为蓍;愿在鸟而为鸥;愿在兽而为鹿;愿在虫而为蝶;愿在鱼而为鲲

这小段话浸透了传统中国文人教养的生活观:展示了中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品味,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态度。跟随作者的眼睛,让我们发现琐碎生活竟然如此不凡:月亮、石头或一棵树,云霞、蝴蝶或花鸟这些寻常之物,在作者静观、内省,经过个人的体悟之后,成了足以流传的生命学问。花、月、美人无时不刻展现着作者对美的渴求,翰、墨、棋、酒无时不刻不体现着作者对人生艺术的追逐。

可能有爱好古代文学的小伙伴们已经发现了这段话的出处,是的,是来自清代文学家、小说家、刻书家涨潮的《幽梦影》。那小编先来简单介绍一下涨潮。

涨潮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曾视学山东。这样的家庭,决定了他从少年起,便学习四书五经,走八股科举之路。由于禀赋聪颖,十五岁,他的制艺文章即受到当道者褒奖,官运亨通,得补博士弟子员。但后来却大背其运,连试不授,最终就捞了个岁贡生的资格;仕途上,也只取得翰林孔目这从九品的小官。事业不顺,也只是其困顿生涯的一个方面,在人生道路上,张潮的坎坷、挫折与磨难也不计其数。他在《八股诗自序》中说,自十五岁到二十六岁这十年间,遭逢了许多不幸祸事,以致“壮志雄心,销磨殆尽”。当半百之年,还遭“中山狼”诬陷,锒铛入狱。从而使他精神上蒙受了巨大的羞辱与打击,在其有关作品中,提到此事,他便不胜愤慨,怨恚之情,溢于言表。

以爱花之心爱美人,则领略自饶别趣;以爱美人之心爱花,则护惜倍有深情。美人之胜于花者,解语也;花之胜于美人者,生香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香而取解语者也。

不知大家看了两段《幽梦影》中节选有没有觉得这部作品和洪应明的《菜根谭》在思想高度上一些相似,又各有特色?他们都产生于明代后期到清代前期(清言小品这种文体的黄金时代),一般采用简洁的格言、警句、语录形式,表现哲理思考或生活情趣,在经传、史鉴、诗文之外别立一体。《幽梦影》主要着眼于以优雅的心胸、眼光去发现美的事物,可以说是求美的著作。作品中没有强烈的、尖锐的批评,只有不失风度的冷嘲热讽。而这些不平、讽刺,其表现形式也都是温和的。《幽梦影》这样的书绝不是匕首投枪,而更像中药里的清凉散。

为《幽梦影》作序的石庞说张潮此书“以风流为道学,寓教化于诙谐”。

但是为什么张潮给书取名叫《幽梦影》呢?这目前文学上还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仅仅有以下内容作为参考:清康熙人孙致弥的序解释了《幽梦影》书名,他写道“顾题之以梦且影云者,吾闻海外有国焉。夜长而昼短,以昼之所为为幻,以梦之所遇为真;又闻人有恶其影而欲逃之者。然则梦也者,乃其所以为觉;影也者,乃其所以为形也耶?广叟辞之隐语,言无罪而闻足戒,是则心斋所为尽心焉者也。读是编也,其可以闻破梦之钟,而就阴以息影也夫”,小编以此认为大概是劝诫醒世的意思吧。

最后小编再和大家一起欣赏一下其中的醒世、“爱美追美”的经典语录吧!

1.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2.当为花中之萱草,毋为鸟中之杜鹃。

3.云之为物,或崔巍如山,或潋滟如水,或如人,或如兽,或如鸟毳,或如鱼鳞。故天下万物皆可画,惟云不能画,世所画云亦强名耳。

4.春雨如恩诏,夏雨如赦书,秋雨如挽歌。

5.律己宜带秋气,处世宜带春气。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