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箫资源 >> 正文 >> 正文

杜如松莲台凝香在品香听乐间守住一份清

来源:箫 时间:2023/2/5
北京中科白颠疯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杜如松,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副会长、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化厅艺术委员会成员。

曾多次随艺术家小组赴突尼斯、法国、意大利、奥地利、日本、香港等地演出。因为其为中国传统音乐做出的贡献,年美国加州大学为他颁发了“国际优秀艺术家奖”。主要代表作有《扁舟载月》、《渔笛清幽》等;编著出版《浙江省竹笛考级教材》、《杜如松笛萧曲集》、《中国笛曲精选》。其中,《渔笛清幽》在年8月,成功入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

杜如松-调子(尺八).mp:16来自佳旭影视

上一期杜如松与笛箫尺八的故事

赏《杜如松笛箫曲集》,享丝竹雅乐笛箫情(点击阅读链接)发表后,在读者中间引起很大反响,许多读者纷纷留言,高度赞扬了杜如松先生“人间哪得几回闻”的仙音。

喜爱杜如松先生高雅的音乐的人们越来越多,复兴并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浪潮越来越高,所有人都正在不断地发出力量,向社会传播正能量。

年6月19日,杜如松笛箫独奏专辑《莲台凝香》发行。杜如松先生于承香堂观烟品茗、闻香悟道、得此专辑。其中共包含了洞箫、尺八、大笛等多种演奏乐器。

年9月,《莲台凝香》专辑在厦门航空机上影视平台播出。在万里高空之上,听一曲悠扬古乐,余音绕梁……

《莲台凝香》专辑中最负盛名的便是与专辑同名的萧曲《莲台凝香》。它是杜如松先生在中年时期在一位制香大师那里观烟起如梦幻泡影,闻沉香之气扑鼻而来,由是意销,感于烟如人生、人生如烟,遂以佛曲《戒定真香》为蓝本改编而成。杜如松先生丰富的文化艺术沉淀和多年的人生阅历,造就了这首《莲台凝香》,堪称是他音乐生涯的转型之作。

台湾著名的禅者、音乐家、文化评论人林谷芳先生曾评价:《莲台凝香》中的杜如松仍是独吹,但乐器换成了萧,显然有意让生命更为沉淀,以直扣那本然的禅境。这首音乐开始部分悠长的萧声从轻到重倾泻而出,曲调深缓,犹如香炉中一缕青烟袅娜而起,缓缓升到空中。

专辑中尺八曲《虚铃》则是普化本曲中最为古老、最为根本的曲子。创作于约年前的唐代,此曲从唐传至宋代,相传是南宋时期从杭州由觉心和尚带到日本。此曲模仿唐代普化禅师行脚时振之音,曲调朴素,毫不炫技,平淡中自显禅味。

专辑中尺八独奏《鱼山遗韵》又是另一股风情,演绎了禅人“闲居无事可评论,一炷清香自得闻。睡起有茶饥有饭,行看流水坐看云”的意趣。鱼山即渔山,又名吾山,在山东东阿县西八里。陈思王曹植游此,“闻严岫诵经,清婉道亮,远谷流响,遂拟其声,而制梵呗故今俗中谓之渔梵”,是为中国梵呗之始。

杜如松先生夙年来亲近释学,颇有心得。今欲禅、茶、香、乐之交融,启迪善性,参悟佛道。《莲台凝香》专辑正彰显了他禅之透彻,茶之清纯,香之磬远,乐之灵动。

如果生活中感到忧烦,不妨在室内摆上一个香炉,焚上一炷清香,听一曲《莲台凝香》。随着袅袅升起的青烟,和无形流淌的香气,伴随充满禅意的旋律,喧嚣烦扰皆散去,于纷繁世界中得一方清净,心也跟着一同澄明清净了起来,在一呼一吸见把握住人生的真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2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