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大会,在广东青年文艺工作者中引发强烈反响。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要激发文化人才创新创造活力,让各领域文化人才各得其所,各展所长,形成百花齐放、万马奔腾的生动局面。
文艺事业要真正强起来,青年文艺工作者的力量不可缺。在推动精品创作、勇攀文艺高峰的道路上,如何发挥年轻力量?如何接续传统、守正创新,进一步传承弘扬岭南文化、讲好湾区故事?各领域青年代表畅所欲言。
立足本土文化
推动中国原创作品“出海”
广东粤剧院优秀青年演员朱红星去年首次“触电”,在首部4K全景声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中饰演“青蛇”,出色的扮相和演技赢得了一批粉丝。“粤剧一直与时俱进。《白蛇传·情》《决战天策府》等作品,之所以能为粤剧赢得新一代观众,是因为贴近当下,将传统与现代元素成功结合。”朱红星说。
她认为,这启发了青年艺术家们,要坚定地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寻求突破。“在打好基本功、提升技艺的基础上,我们还将以实践性为目的,创作、演绎青春时尚的作品,多体验不同新媒体传播形态下的创作。”
“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大会擘画了文化发展的蓝图,让广大文艺从业者非常振奋。”广东青年音乐家黄智骞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说。去年,他为“三国手游”《率土之滨》创作的游戏音乐《率土之滨——十三州府交响组曲》成功“出海”,获得第十二届好莱坞音乐传媒奖年度器乐/管弦类作品提名。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推动中国原创音乐走出去,青年艺术力量责无旁贷。”黄智骞认为,音乐创作的风格和听感需要普适性,但根基和灵魂一定是民族优秀文化。今年,他计划创作一组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声乐套曲和以广东音乐为基调的箫协奏曲《禅院钟声》,利用现代创作手法去带动传统民歌旋律,同时展现特色民族乐器,做到既有文化底蕴又符合国际主流审美标准。
撬动配套产业链
打造网络文学新高地
“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提供牢固稳定的价值导向,使广东文化更好地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文艺评论所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文艺学教研室主任郑焕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一名青年评论家,郑焕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