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箫资源 >> 正文 >> 正文

古诗词里的神奇东风,能锁二乔,能残百花

来源:箫 时间:2023/4/3
中科荣膺公益中国 http://www.paisufa.com/

果爸小启:

东风,原意就是指从东方刮来的风,它既可以借代为草名与菜名,又可以引申为春风与春天。

东风在中国还有一种特殊的含义,就是比喻最重要的事物,其来源于《三国演义》里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在我国的古诗词里,“东风”是一个出现频率较高的词语。

下面,让我们去唐诗宋词里,去识别那些不同意义的神奇东风。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识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一诗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因为杜牧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历史时事也是非常熟悉。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吴胜曹败。杜牧进行了逆向思维,他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

假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结果会如何呢?诗人并未直言战争的结局。而是说“铜雀春深锁二乔”。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铜雀台乃曹操骄奢淫乐之所,蓄姬妾歌姬其中。这里的铜雀台,让人不禁联想到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是加深了风流韵味。

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

杜牧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如此意味深长,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李商隐是无题诗的集大成者,他流传至今的无题诗有近百首之多。

这首《无题》七言律诗,是爱情诗中的经典,也是被誉为无题诗终极第一。该诗8句诗,有4句千古名句,一个用典,真是值得一读再读,一品再品。

这首诗当作于唐宣宗大中五年(),李商隐深受牛李党争之害。

表面看来是写失恋后的绵绵情思的,统篇是从一方思念另一方的爱情着眼。

但从全诗看,是女方对男方的思念,因此这不是写诗人自己过去的失恋之事。再从当时的心境看,他刚刚失去工作,急需谋求一个新的职务,所以也少有写人家失恋的兴致。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虞美人》(五代)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经典之作。写这首词时,李煜已是寄人篱下的亡国之君,危如累卵。

这首基调哀伤,正是李煜对故国深沉的思念。

“虞美人”是著名词牌之一,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

李煜写下这首字字珠玑的千古名词之后,被宋太祖赵匡胤知道,觉得李煜貌似有谋反之心,于是派人暗地里将李煜毒死。

《虞美人》也因此成了李煜的绝命诗,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是南宋著名诗人,理学家,他的这首七绝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常客。

从字面上看,朱熹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春天里的好天气加好景色,心情一片大好。

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诗。

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访”即是指求圣人之道。

“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或者说蕴含“桃李满天下”的含义。

诗人欲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

由此看来,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作于南宋淳熙元年(公元年)或淳熙二年(公元年)。

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偏安一隅,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

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他满腔激情与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

元夕,旧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晚上称元夕或者元宵。

辛弃疾是一个文能治国武可安邦的人才,只可惜生在朝野萎靡泄沓的南宋,报国杀敌雄心无法实现,只有借诗词以抒发愤慨愁恨,借“那人”表达自己不愿随波逐流、自甘寂寞的清高性格。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陆游: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钗头凤》(宋)陆游红酥手,黄籘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乾,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陆游与表妹唐婉自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结为恩爱夫妻,情投意合。但因陆母不喜欢唐婉,加上唐婉未能生育,被迫休离。后二人各自婚娶。

十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独游沈园,不料与唐婉邂逅。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唐婉以酒肴款待,陆游感伤万分,惆怅不已,随即在沈园凉亭壁上题下《钗头凤》四阙,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眷恋相思之情和无尽的追悔悲愤。

每阙后面连续三个“错”、“莫”、“难”、“瞒”,可谓字字泪,声声血!

唐婉读后百感交集,含泪和词一首,也是痛不欲生,愁肠百结。

后来唐婉在哀怨中死去,令陆游对唐婉的愧疚与对往事的悔恨之情伴随了他一辈子。

陆游又创作了《沈园二首》等诗歌,字里行间都是对唐婉的怀念。

陆游唐婉的爱情悲剧,是封建家长独断专行所造成,其情堪比梁祝,切莫无语怨东风。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果爸思诗:

唐诗宋词里的东风,能锁二乔,能残百花,有人欢喜有人愁,真可谓“东风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啊。

那么,朋友们,苏东坡《水调歌头》中,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聪明的,请告诉我,东坡居士在这里所乘的“风”,究竟是不是传说中的神奇“东风”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0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