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波为曲,桨帆当歌
一河千载通南北
中国大运河的故事源远流长
在古琴、古筝、三弦的跨界融合中
品鉴大运河
这一意蕴深厚的史书画卷正徐徐展开
11月14日晚
由区委宣传部支持的
《大运河·京剧北京交响乐园大运河文化节专场音乐会》
在中山音乐堂奏响
奏响京韵乐章品鉴国粹国粹
在交响乐与古琴、古筝、三弦的跨界融合中,在以管弦乐协奏的京剧乐章中,现场观众探寻了扬州歌酒、齐鲁渔火、津沽帆影的大运河故事,品鉴了生旦净丑的国粹韵味。
本场专场音乐会包容西城区年两大文化主线,既是西城区年“京剧发祥地”艺术季系列活动之一,也是北京大运河文化节的组成部分,是西城区传承创新文化品牌的积极实践。
《京杭大运河》是著名作曲家鲍元恺应北京交响乐团之约创作的第七交响曲,是“以交响音乐展现中国传统音乐”的新乐章。作曲家在八个乐章中,通过运河沿线流传久远的传统器乐曲、戏曲音乐和曲艺音乐,融合琵琶、二胡、洞箫等传统乐器与管弦乐,叙述历史文化故事。
当晚,古琴、古筝、三弦先后上台,协奏扬州歌酒、齐鲁渔火、津沽帆影三个乐章。
音乐堂现场,北京交响乐团指挥家亲自担任讲解,带领观众尽览大运河沿岸的风土人情,品味唐诗古词、史书画卷、曲牌腔调等,分享创感灵感源起,在观众中激发共鸣共情。
交响组曲《京华风韵》之后,第三交响曲《京剧》压轴演出。《京剧》交响曲以京剧音乐中的昆腔、曲牌、二黄和西皮作为基础音调,以京剧中不同角色不同性格的音乐为基础,以西方交响乐的恢宏气势和严密结构,表现了京剧国粹的荡气回肠、诙谐乖巧、悱恻缠绵和踌躇满志等独特韵味。
在当晚的惠民文化活动中,音乐家乘着音乐的翅膀普及管弦乐交响乐知识,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演出最后,指挥家带领北京交响乐团三次谢幕,加演了管弦乐《茉莉花》。
用古琴、古筝、三弦
奏响一曲穿越千年的运河之歌
用时而恢弘震撼、时而细腻动人的音乐
让我们品鉴了
段数千年的风土人情、民俗风物
这是中国文化
这是国粹韵味
文字:宋红英
图片:北京交响乐团供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