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部穿越时空的史诗里,巍巍华夏自八千年前走来,现代文化沿历史向前追寻——古与今,旧与新,尘封与无损,庄重与活力,在绕梁之声中得到了奇妙的共鸣。贾湖骨笛和历史之声新石器时代的河南舞阳,笛是上古先民当中颇受欢迎的乐器。这时候的笛都为骨制,声音苍茫而悠远,笛声在中原的旷野中回响,传递着先民的淳朴情绪。沧桑陵谷,东海扬尘。八千多年后,人们从尘土中拾起了骨笛,也拾起了中国文化极其重要的见证。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仍可演奏的乐器实物,它的出土意味着贾湖先民在新石器时代就具备了完整的七声音阶,被视为“中国音乐史标志性的开端”。在河南博物院亲眼见过贾湖骨笛的人们常用“温润如玉”来形容它。尽管跨越了几乎整部中国史的尘封,它仍然保留着平滑的线条和细腻的光泽,能吹奏出婉转的旋律。▲贾湖骨笛。本文图皆片来源河南博物院南方周末古乐器是文物,是藏品,和展柜中的贾湖骨笛一样,是具象化的课本知识,是历史厚度的代号,记载着文明的进程。它们曾奏出的乐曲,是古人的艺术追求,也是几千年中国历史向今人的发声。今天仍有许多古乐器被人们熟知并学习,譬如笛子、筝和古琴。但另一些古乐器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是诗句中二维平面的描写。其实古乐器在今天仍在传承,只是行路颇难,遥远的历史之声要在当下这个时代传播,不仅需要传承者的热情,更需要无损音质来重现历史的回响。而古乐器的复原,是以无损音质重现古音的第一步。围绕着“镇馆之宝”贾湖骨笛,河南博物院多年来开展过一系列研究和复原工作。骨笛复制最难的部分在于材质。过去曾有学者用骨粉和树脂,毕竟不如完全取材于鹤,更何况丹顶鹤又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河南博物院曾经联系过国内几个自然保护区,在很偶然的一个机会得到了一只自然死亡的鹤,但是因为骨龄太小,不足以支撑复原工作。最终他们还是把目光投向了其他飞禽的骨头,以此作为“平替”,尽最大可能贴近骨笛的材质,“当然它比鹤骨稍稍粗了一点,现在我们演出中使用的骨笛,基本是用这个来做”。河南博物院的“演出”,指的是他们在年组建的“华夏古乐团”——这几乎是国内仅有的一支以文物和史料文献为依据,复制古乐器并进行艺术重构的乐团。▲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团长、研究馆员霍锟团长霍锟用“陈列语境下古代音乐的复原展演”来概括他们的工作,“博物馆看到的乐器陈列着很安静,但彼时它是可以演奏的,只把它们作为文物摆出来,而背后的文化情境无法展示,这是一种遗憾。”于是23年间,乐团陆续复刻了近百个类别、一千余件古乐器,并编排古曲,使它们组合成完整的艺术表达。让文物从展柜里走出来,如同数千年前一样发声,这或许是人们重新认识传统文化的最好方式。从复原乐器为起点,无损的历史之声开始向现代传递。断层的古乐文化乐器是声音的载体,而文化则是音乐的内核。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意为君子最终通过《乐》来实现修身治学。几千年来,人们始终在用音乐传递人文精神的追求。“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射的是旅人在笛曲《折杨柳》中表达的思乡;《高山流水》讲述的是知音之间的惺惺相惜。还有一首传承至今的古曲《梅花三弄》,相传是晋朝桓伊为王徽之所作。两位名士,一个善书,一个善乐,在青溪码头偶遇,徽之邀请桓伊吹奏一曲。其实两人素不相识,但互相仰慕已久,桓伊欣然吹出此曲,曲罢立刻离开,双方甚至没有交谈过一句。晋朝文人的高洁、洒脱、不拘小节可见一斑。华夏古乐团最近与笛箫演奏家孟晓洁,携手对《梅花三弄》做出了全新演绎。▲青年笛箫演奏家孟晓洁作为中国首位竹笛女博士和大学教师,孟晓洁横跨民乐领域与潮流文化,在视频网站哔哩哔哩还是一位粉丝量不少的音乐Up主。她的很多作品是把竹笛与摇滚、流行甚至二次元音乐相融合,最受欢迎的《权御天下》在全网播放量已经超过万。这位“B站音乐UP主”来到河南博物院,听到“复刻版”贾湖骨笛的无损音色,进而萌生了回溯古乐起源、再现骨笛新声的想法,在和古乐团进一步交流和沟通后,她想要选择中国十大古典名曲之一的《梅花三弄》来重新演绎,也让竹笛和骨笛两种不同材质的乐器,有一个跨时空的对话。而梅花在东方文化里也有着非常美好的寓意:人们借助梅花来赞颂品格高尚的人——君子、爱人、朋友、自己,大道至简,大音希声,是一段非常具有文化自信的旋律。《梅花三弄》的精妙之处在于变奏,“主旋律通过不同的变奏,描写梅花静与动的对比”,前半段曲调稳重流畅,后半段节奏急促激昂。今天的《梅花三弄》有不少乐器的版本,然而,人们听到的是否真和桓伊当年为徽之吹奏的那段旋律一样?音乐的传承尤为困难,固然曲谱可以被记录,流传千古,但乐曲的表达相当依赖于细节。这种细节在于乐器的音色、节奏的微妙把控、演奏者的技巧,甚至气息的轻重,任何一点有缺损,都无法讲好旋律中的情感和故事。▲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与青年笛箫演奏家孟晓洁共同演绎新版《梅花三弄》这也是古乐大量失传的根源所在。众多古乐器的音色已经难以复原,如果无损的原声音质连听都没有听到过,学习与传承又从何谈起?古乐文化的断层是肉眼可见的,古籍中记载的乐谱大多缺损,人们对古乐的感知也在减弱。对年轻人来说,已经陌生的古乐究竟要如何传承下去?这是历史留给时代的诘问。但始终有一批像华夏古乐团和孟晓洁这样的传承者在努力。在复原古乐器的同时,华夏古乐团也一直在尝试让它们以过去的姿态重新发声,这意味着乐团的演员不但要学习古乐器,还要兼学考古。二十多年来,对曲谱和演奏的复原已经得到了相当令人满意的成果。“我们陆续复原了夏商周时期的礼乐文化,唐宋时期的雅乐文化,诗词与音乐结合的诗乐文化,还有宋代的民间音乐文化。从静到动,音乐得到了延伸和解读。”以文物为纽带,以音乐为情怀,将相隔数千年的过去与现在相连。或许人们不必担心古乐被遗失在时代的洪流中,因为总有一些抱着理想主义的人,在努力填平文化的断层。来自八千年前的声音《梅花三弄》的新编和演绎,核心是不同古乐器在同一支乐曲中的配合与共鸣,这使得音色和音质的无损呈现尤为关键。“《梅花三弄》的旋律一动一静,像是骨笛与竹笛跨时空的对话,让人有一种从古至今音乐氛围的延续感。”把骨笛放在开头引入,从音色上就给听众营造出聆听历史之声的氛围,“骨笛形态上更细,所以音高比竹笛高一个八度,声音更轻灵,更悠远,有远古那种苍凉、尖利的感觉。”要演绎两支笛的对话,更要表达整个古乐文化与现代人之间的对话,于是从文物复刻而来的不少古乐器都被纳入其中。古琴和瑟最先加入和音,“要让大家听听琴瑟和鸣的声音,充分展示音色的包容性”。另外打击乐器比如说鼓可以起到一些烘托气氛的作用,而像方响这样比较清脆的打击乐器,又可以在前面铺垫主旋律;同时吹管乐器声也是有很多和声可以去丰富内容,于是笙也加入了这支新曲。“像编钟的音色,它是青铜制的,金类的乐器声音其实辨识度非常强,一敲带来那种中国古代音乐金声玉振的感觉,当然现在我们叫颗粒性比较强了,还原到一些雅乐场景里头其实功能非常强大,这次一定要把编钟编磬这种代表中国古代的符号性很强的声音给它。”华夏古乐团和孟晓洁在灵感上的碰撞和共振,正是来自对古乐器无损音质和音色细节的掌握。骨笛的古朴悠远、竹笛的清新明亮、古琴的悠扬、编钟编磬的金声玉振、方响的清脆、鼓的活泼、笙的柔和,都被一一收录于这首新编的《梅花三弄》,再通过无损音质传递出来。而这些丰富而微妙的细节,通过无损音质完全传递,表达出《梅花三弄》多变的情绪。“通过无损音质,来传递中华古乐古老而又深邃的细节。”孟晓洁说。无论站在创作者还是听众的角度,音律的细节都是古乐器的灵魂所在,而华为FreeBudsPro3正在帮助这些细节实现从乐器到听众之间的无损传递。这是华为今年推出的Pro系列新一代声学旗舰产品,整合了传输、声学、算法、调音四大领域声学实力,能够实现1.5Mbps的无损音频传输,以更丰富的数据量带来更有层次感的聆听体验。华为FreeBudsPro3保留和传递的,是古乐器的“原声”,也来自上古音乐的生命力,让更多人能够身临其境地与历史对话,感受来自八千年前的遥远声音。这是华为用技术为艺术搭建起来的广阔舞台,更是现代科技与古老历史共振出的回响。在这部穿越时空的史诗里,巍巍华夏自八千年前走来,现代文化沿历史向前追寻——古与今,旧与新,尘封与无损,庄重与活力,在绕梁之声中得到了奇妙的共鸣。历史的传承不应当只停留在文字记载里,华为音频科技以无损音质复原了历史的声音,为今天的听众认识历史打开了新的方式,也为古乐文化的继承者带来了新的灵感。科技为这场跨越古今的对话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传递到听众耳中的,也不仅仅是一首无损的乐曲,更是一段无损的中华文明。当八千年前的声音再次响起,古乐也得以重新萌发生机。那是传统文化在当下这时代的新表达——古乐新鸣,历史有声。(完)(原标题:跨越八千年:聆听中华古乐的无损之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