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箫优势 >> 正文 >> 正文

新手必备初学箫的两三事儿

来源:箫 时间:2022/8/11

大家好,我是小筠呀,你们期待已久的学箫知识来了,欢迎大家留言,每一条留言我们都会认真对待的。

筠屹—花桥流水.mp:35来自筠屹制笛师贺建

姿势

持箫姿势原则顺人体自然,双手持箫按孔一般以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南管古老方式刚好相反,何者在上独自练箫无妨,对将学八孔箫或兼吹笛则有关,乐团中习惯相同会方便些。

因为八孔箫的最下孔是开在稍侧面,换手就需重开孔,吹笛是横吹,就有左右问题。按孔手指以最轻松能盖满音孔为原则,下方的手最好稍稍斜度向上,根据最下孔以指脸盖孔,依序上来越高手指更接近指中盖孔,将有助於按孔的灵活度。也有助於大型箫的吹奏。

为维持换气的顺畅,身体要维持挺直腰杆,不管是坐姿或立姿或慢步间吹奏,维持直立的腰身,以利呼吸换气自然平顺,若是坐姿时切忌躺住椅背及跷脚,必须坐於前方椅子三分之一处,以利身体自然垂直,不必过度紧绷,轻松直立便是。

双肩也必须放松,随乐曲而姿体语言而无妨,切莫高耸双肩,增加身体无谓的负荷。双臂随著按箫的手指而自然垂於两方,箫与身体成约45度角,若南管则略仰於45度,南管箫有凤箫之名,吹箫者双臂象其凤翼。

换气

吹箫首重换气方式,因为若换气不适当会影响身体健康,民间传说吹箫致吐血的故事,笔者认为有可能。若方法错误,又是忧郁性格而寄情箫声,吹箫会有持续性停不住的情形,不觉中长时间对健康会是慢性的大损害。

一般人呼吸都以胸部的肺部呼吸,吹箫或其他吹管乐器,含歌唱,都需要练习含腹部的呼吸,胸部呼吸的容量有限,吹箫容易疲劳与头晕,一方面是会有气不够的感觉,对肺部也会有损害。

吹箫以腹部呼吸为先,就是深呼吸及下腹的呼吸方式为首,胸腹同时使用为辅,的呼吸方式,一般的吹奏都以下腹部作为换气空间,必要的长乐句段落需要一气呵成时需胸腹同时使用。

腹式呼吸在打坐或练功都有用到,在吹箫的练习上,可以透过哈气法练习,就是练习在镜子前哈气,可以看到雾气的现象就是腹部哈出来的气,熟练了哈气的换气方式,用来吹箫练习时,先吹筒音,将洞箫尾端接近镜子。

吹出箫声后,镜子也会有雾气,那就是腹部的气出来了,用镜子来检验自己的方法有没正确,是个人的体验方式,可谓简单确实。当已经能将腹部之气呼出,要吸进腹部乃简易自然之事,因为那里空间已经被挤压没气了,只要一吸便深入腹部,因此先有正确的呼气法也是方式之一。

确定自然的腹式呼吸,可请旁人注意吹箫时的身体变化,吹箫时肚子是慢慢消下去,吸气时腹部是凸出,而不是只有胸部在变化。

至於吸气是由鼻子吸气或嘴巴吸气,若是自己练箫修身养性,以鼻子吸气是最好方式,若为演奏或录音,则需要练习鼻口同时进气的功夫,迅速又减少换气声音。

大部分的人吹箫都会有喉咙的异声,这情形有些人即使非吹管乐器,例如拉胡琴也会有,都是身体没有完全放松,这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自己吹箫的用力点,多馀的紧张尽量消除,就像高耸的双肩一班。

口风

洞箫音色的关键性影响在口风,口风气息的控制是吹箫最重要且最基础的技巧,吹箫的功力在这上面可以看出来,因为口风与气息的控制能力演变的技巧很多,例如强弱音的控制,箫声音色的改变,乃至循环换气都与口风有关。

个人认为在口风控制上,每支箫多少都需要经过适应期,以达到驾驭自如,在经验上,每次吹箫也都有口风的适应期,尤其隔一阵子没吹箫,一开始吹就需要经过口风适应期,大约十分钟到半小时。

听老一辈南管弦友提到古人练箫,为了检查自己的箫声音质,对著大缸,让大缸的共鸣扩大箫声,让吹箫口风控制能掌握最佳箫音音色。南管对箫的要求箫音要浓,就是要够厚实,尤其低音要浑厚,同一支箫可以吹出纤细的雅箫声,也可以吹出浑厚的浓箫声,完全在口风的控制上。

口风的控制得宜,吹箫可以省力,不浪费气息於不必要的地方,因此让循环换气变得可能,这也是让吹箫不会很累的方法。一般人初学吹箫,往往使力过度,箫声不但不纯净,还吹得头昏脑胀,上气接不著下气。若觉得吹箫很累人就是口风控制不佳。

以嘴唇来分,口风可以分为松紧嘴唇两种,若以箫吹口与吹气角度可以分顺气,俯切与仰切型。上嘴唇必须变化上下与下嘴唇的前后配合,可以变化气束的强弱与角度。

扁平气束

------唐箫吹口研究

吹唐式吹口在口风控制上需要让出气扁平,吹高音更扁细,让气束压力强,而不是加大力气吹出来,而是嘴唇控制松紧,低音时下嘴唇稍后,让上嘴唇相对在前,口风松,箫音就低浓。

唐式吹口著重在平扁口风,角度适中后,透过俯仰角度可以变化音高,约大二度范围。日本有某流派以偏一边的的嘴唇吹箫,使用单边嘴唇的直线性,对扁平口风更有利,其波动俯仰时类似摇头方式,以约45度角俯仰,群箫吹奏时,长音的摇头族甚是壮观!

唐式吹口在俯仰变化上,对音高影响很大,音孔间而且差异不同,其影响同一音阶的高低八度音,在俯吹时近吹口的音孔,会造成高八度比低八度高很多,就是俯吹时对低八度的影响大,降低很多,高八度却降得少。这在吹口特性上需要注意音准的控制。

圆气束

吹南管箫的口风属於椭圆气束,尤其高音时,变得细窄时可以是小音量的高音,也可以是大音量的高音,完全是口风对气息的控制。

相对V型(鸡嘴)的吹口形式,圆气束更有力於发挥,在角度上也容许范围大,不会向唐式吹口,角度不正确,吹不出声音,V形角度对口风的纵轴适应范围大一些,因此在吹南管长音控制上比较容易,且在箫音上气声少,相对有幽静的感觉。

早期台湾的箫都是半鸡鸭的UV混合方式,有点尖又有点弧度,这样的箫声是典型台湾箫味,这样的口风也是椭圆气束方式,箫声听起来有点甜味。

总的说来,气息拿捏到最佳时,箫声在共鸣最佳点,把气用在适当的地方而不浪费,音量随心所欲能控制,就是最佳口风。

口风控制与八度音阶

洞箫吹奏音阶约有三个八度音,音孔只有一组八度音,八度音阶的变化在於口风的松紧与气息的强弱变化。基本上高音需要的气息强,口风要细紧,低音要松口风要弱的气息。根据这个原理若吹高音需要更大力气,在实际上是口风缩小,让气流加大,并不是维持原来口风加大力气吹气,这样会很累,方法是错误的。

口风在控制气流上做宽松的变化,实际操作上是在上下嘴唇的配合,下嘴唇有前后变化,也有上下变化,来配合不同音阶所需要的气流。

良好的控制口风与气息可以让高音也可以很小声,让低音也可以很大声,初学者容易是吹高音很大声,吹低音阶变得小声,这就是还需加强的地方。

口风控制的音色变化

透过口风控制来变化箫声音色,是吹箫重要的功力,也是一支箫的性能评价之一。这样的效果在台湾或国乐领域中比较被忽略,在日本尺八上尤其著重这样的音色,箫友们以共鸣来形容此音色。

笔者修过,对音频效果可谓专长之一,透过频谱分析与声音波形检测,很容易可以发现音色的变化情形,透过仪表可以检测出箫的共鸣好坏与吹箫者口风控制能力。

所谓共鸣声出现在箫音出现多次倍频谐波的震幅,它是一种共振频率的出现,就好像竹笛贴了笛膜的声音,也让笛声出现不同倍频的谐波,让笛声不是纯正弦波,这样的现象在箫声的低音域尤其明显,南管箫的品味就是浓音,箫声很浓,就是在低音中出现谐波。

笔者曾经在洞箫音律论文中,比较不同洞箫吹口形式的音色与波谱关系,在这里再略加区分:吹口的不同在谐波上是属於高频谐波,就是比较尖锐的气声,而与共鸣声的谐波属於与主波相邻的半频与倍频震幅。唐式的共鸣声,听起来有雾雾的感觉,而UV型吹口的共鸣声听起来有明亮又厚实之感。

音阶

洞箫的音阶虽然分有:五孔、六孔、七孔、八孔等,在音律上有分为传统音律与现代音律两种,日本尺八与国乐箫都已经是十二律制音阶,只有南管箫维持传统模式。

五孔是日本尺八形式,其自然开孔音阶为五声音阶:,全按与全放重叠音阶,需要半音阶由俯仰口风控制,或按半孔,差孔等指法控制。

六孔箫是传统古制,早期为匀孔开制,是典型七律制(北管),或扩大八度音的七律与十二律折衷型态(南管),目前在洞管演奏中,因为琵琶关系,已偏向十二律化,尤其大陆官方也已改成十二律制,只有台湾维持传统方式,而且并不统一。

笔者个人归纳各馆阁折衷后订为hz的略高50音分的基音,并维持六孔,第二孔开略高,使倍思音与琵琶相近,且在叉孔指法的四空六音准也维持不偏高,其而相对音都比照琵琶的十二律关系,在实用上与琵琶相当吻合音律,为老一辈弦友所称道。

七孔有日式七孔或中式七孔,日式七孔为五孔的延伸,增加两个半音孔在高於筒音半音的#6与高第三孔半音的4。中式七孔是将折衷(骑墙音)的第二孔以各半音的两孔取代,构成十二律音阶(一孔被两孔取代)。

八孔箫音孔是在中式七孔之后再加一孔於第四孔与地五孔间,让半音阶出现,以利於筒音为mi时的do音不需叉孔指法与俯仰控制,也更有力於其他调式的转换与超高音的吹奏叉孔。

八孔以外有人开以九孔,多了左手小指的音孔,在上下手衔接空间处,以利更多十二律转调应用。

装饰音

装饰音的应用可分为历音、颤音及倚音等,在主旋律音阶之间,或之前加以润饰音,以让旋律更圆融,或让音符必较明显等用途。

历音可分为上历音与下历音,与吹笛一样,以高点或低点迅速升降到主音,营造主旋律引导效果,倚音也是有上有下,在音符与音符间加入过渡音可加高也可加低,上行下行不同的倚音,来圆融旋律。

传统吹箫少用吐音,吐音是可以练一下基础,帮助口风之控制能力练习,在音符的强化上,洞箫有独特的快速颤音装饰於主音符之前,或利用打音来区段同音符的衔接,这样快速颤音有单指颤音也有双指颤音,其效果各有特色,但这样的应用不能太多,太多会显得旋律复杂。

南管箫在润饰音上有独特的箫法规则与弹性变化空间,在唱曲时候引腔度曲(引空伴powa字)。例如引腔起音可以由高往低,由低往高,小三度或大二度,三阶段引进,或跳跃方式,例如起音是士,可以颤一音然后落入士,可以一六士,六一士,工六士等等。

过度音也一样容许不同的曲线连结,但是所有的弹性变化需要在熟悉南管曲牌大韵(旋律模式)后,才能灵巧运用,不能乱无章法。因为箫的旋律需要根据琵琶指法来做旋律段落与润饰模式,也就是箫的换气点与润饰模式是有规则可循,与琵琶指法有关,这是南管很重要的精神所在。

只知道音符与节拍,不懂琵琶指法与箫的关系,会造成旋律模式混乱,变失去严谨南管的\和的境界,这是一般译谱后会发生的现象。

南管的润腔音的加高加低音符,很多地方是容许自己发挥的,若有人唱曲,多半顺其唱曲者模式,有明确规则者,例如凡前的去倒,一定是加高绕行,点甲后有轮,点甲需摺声,并在轮前甲音之后加一润饰高音阶。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颤音

颤音的应用有连续颤音与短暂颤音,连续颤音在南管应用很多,用於引腔之起音与过渡旋律时增加花俏感。短暂颤音应用於音符之开始,让音阶清楚之用。

另外在灵活应用上可以有两指颤音方式,两指颤音法在日本尺八本曲中特定应用到,个人偶而会穿插应用於适当的旋律中,增添活泼气氛,用得太多反而造成复杂音符。应用之妙存乎一心。

颤音的技法在於手指灵活的变化,快速颤动,上方手指可以应用颤抖方式增加绵密感。开孔距离之高低对颤音效果也有差异。

声明:音频视频文字资料来源于网络,本平台仅作分享,请勿商用,否则一切后果与本平台无关!相关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