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前蜀皇帝王建地宫中最具代表性的石刻“二十四伎乐”开发成耀眼的文创产品,曾经是成都永陵博物馆的难题。
日前,在湖南卫视《天天向上》的舞台,一群以80、90后青年琴师为主的团队,身穿唐代服饰,手持笛箫等乐器,仿佛古画中的乐伎在演奏。这支名叫“伎乐少女”的古风女子乐团,是标准的“成都造”,她们的原型正是来自永陵石刻“二十四伎乐”,而她们所演奏的乐器,也都是以石刻为蓝本、通过专业人士两年精心复原的仿制唐代宫廷乐器。
《天天向上》节目海报
如今,“伎乐少女”持续通过哔哩哔哩网站,以另类文创产品的方式传承传播着成都永陵“二十四伎乐”;而原创国乐观念剧《伎乐·24》则通过实地演出,来承载成都永陵“二十四伎乐”的文创魅力。作为成都永陵博物馆“二十四伎乐”IP的全球独家运营方,成都联创众娱文化公司不仅在国乐观念剧《伎乐·24》原有基础上做了提档升级,还通过国乐与国画、国绣、国服、诗词书法的融合,开发“伎乐熊猫”等文创产品,多领域呈现永陵石刻“二十四伎乐”。
成都永陵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惠琳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曾经,参观博物馆的游客数量有限,但他们没有选择原地等待,而是主动带着文创作品“走出去”,因此永陵的多数文创产品,并不在馆内,而是在舞台、网站、生活中。
文创代表作:《伎乐·24》
让更多人了解永陵石刻“二十四伎乐”
不同于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有诗圣杜甫这个大IP、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有享誉全世界的“三国文化”根基,成都永陵博物馆以五代十国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陵墓为主体,过去游客的日常接待量并不高,馆内的文创产品销量也不红火。
怎么突出重围,跟上成都建设文创名城的步伐?年,该馆决定打造一个“让文物活起来”且能不断“走出去”的国乐观念剧——《伎乐·24》,让更多人了解永陵石刻“二十四伎乐”。
王建陵墓中出土的石刻“二十四伎乐”,雕刻于棺床南、东、西三面,人物高度在24-25厘米,均为女伎,其中舞伎2人,乐伎22人,演奏的乐器有20种,23件。这是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中相对完整的表现唐代及前蜀宫廷乐队组合的文物遗存。
《伎乐·24》剧照
“‘二十四伎乐’是成都永陵博物馆最珍贵的实物史料,相对完整地传承了唐朝宫廷乐队的编制与形制,也是成都作为音乐之都最好的实物佐证。所以,我们最早就选定‘复活’这些石刻乐伎。”惠琳说。
当时,网络上已有既不失古风,又融入当下审美的古装团队,如自得琴社等,通过演奏古曲、表演古代舞蹈,获得了国风爱好者的喜爱。《伎乐·24》以红衣女子追寻“二十四伎乐”为线索,通过红衣女子与道者、妃、将军、王等不同人物的相遇,将观众带入到不同时空场景,以便深入了解代表唐代宫廷乐舞的永陵石刻“二十四伎乐”的前世今生。
石刻“二十四伎乐”(摄影记者谢辉)
惠琳指着王建地宫棺床石刻“二十四伎乐”介绍道,“你看,这些乐伎身着唐服,均是圆领上衣、华袂广袖,两袖呈下垂状,清雅飘逸。从服饰和妆发上看,只有南面的拍板和琵琶两个舞伎比较特别,她们多一个披肩,梳着高发髻,我们分析她们属于乐队的领队,有控制节拍和乐队指挥的作用。”遗憾的是,在永陵发掘之初,乐伎上衣隐约呈红色,裙皆杏黄色,衣领及华袂上的颜色有红、绿、黄三色。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色彩都已消失。
“有了石刻和史料的佐证,我们的国乐观念剧《伎乐·24》在妆发、服饰上便有了历史的支撑,尽显皇家风范,凸显文化底蕴。”惠琳说,如今用现代音乐形式演绎的《伎乐·24》,无疑将更好地传承天府文化中的音乐文化。
惠琳(摄影记者谢辉)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成都永陵博物馆就有复原石刻“二十四伎乐”的想法,“在这座陵墓中,有这么精美、寓意深厚的石刻,本应该早早宣传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到永陵的文化。但那时受制于资金等各方面原因,一直没有大胆的开拓。”惠琳回忆曾与省市歌舞团队都交流合作过,但最终只推出了歌舞片段《蜀宫乐舞》,没有类似《伎乐·24》这样成系统的剧目。
因为疫情,《伎乐·24》只在成都演出了两场,目前还处于亏损状态,但惠琳仍抱持乐观心态,“今后,我们可以走两条路,一方面是商业合作。另一方面,作为成都品牌,我们也希望得到相关扶持经费的支持,通过公益演出的形式,让这张名片走向世界。”
《伎乐·24》剧照
惠琳一直都在思考如何让《伎乐·24》更受大众欢迎。每场演出,她都会邀请相关专家前往观看,并听取专家意见,再总结成适合团队的改变策略。“因为古代音律和现代不同,如果在剧目中完全使用古乐谱演奏,会让一部分观众觉得太雅,听不习惯。所以整个音乐呈现中,我们主要以现代音乐习惯编排,中间还原了小部分古代音乐。”不过,惠琳也听到了一些观众想要真切感受唐代音乐的建议,她计划今后为观众带去两种音乐编排模式,即彻底的复原和现代+古代音乐的碰撞。
文创新作品:“伎乐少女”
用现代音乐演绎岁的乐伎
打开哔哩哔哩,搜索“二十四伎乐”UP主,就能看到“伎乐少女”每月发布的3-5条不等的视频。在她们的简介中,还可以看到这样一句话:这里是岁的中国女子乐团。点开视频,唐装女子在古风背景下环案而坐,她们高挽发髻,妆容精致,雍容华贵中不乏俏皮可爱。
这里的“岁的中国女子乐团”所指,正是永陵石刻“二十四伎乐”存世年。
在相关视频类文创产品中,最火的一支视频,是由吹笛伎杨智文等人演绎的日本虚拟偶像初音未来代表曲目《千本樱》。现代音乐在古代乐器的精彩演奏中,别具风味,瞬间火爆网络,有超过60万人次观看。此外,《Summer》《天空之城》《牛仔很忙》等流行歌曲,经过精心改编后,也吸引了不少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