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以前也回答过:古韵入声相当于新韵什么声?
前言
古韵,是指隋朝切韵,唐朝唐韵,宋朝广韵、集韵、平水韵为代表的的韵书。
今天我们所说的古韵,一般是指韵部的《平水韵》。
新韵,最早的新韵,在民国时期就有了。但是我们说的新韵,是指诗词协会推荐的中华新韵或中华通韵为代表的韵书,新韵基本等同于普通话押韵。
一、古韵的入声
《平水韵》继承了隋唐的《切韵》《唐韵》的押韵方式,但是古韵的四声,早在南朝齐永明时期就有了。
永明体诗人沈约、王融等人研究的规则确定,四声分为平、上、入、去,例如妈、马、骂就是平、上、去三声。这三声,相当于新韵的一声二声、三声、四声。
但是入声字,在新韵中已经没有了。例如:石、集、叔、法、阔这些古代的入声字,在新韵中已经分别归入了新韵的四声:一、二、三、四声。
我们熟悉的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苏轼《念奴娇·赤壁》、李白的《秦楼月》,都是押入声韵的词,因为和新韵不同,所以今天读起来有点怪怪的。
例如李白的《秦楼月》: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唐诗中,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也是押入声韵的名篇: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
入声字的特点是,短促而激烈。今天读起来,可以用短促的去声来发音。
二、宋词中入声与上声去声混押的现象
古韵四声之间,押韵是有些要求的。近体诗只能押平声韵,不可换韵。作古体诗的时候,假如不换韵的话,四声之间也是不可以混押的。有极少数的诗,上声和去声有混押现象。
无论填词和作诗,假如不换韵的话,入声与其他三声是不可以混押的。
在元朝,入声渐渐消失,出现了入声混押的现象。其实在南宋,就已经有了入声字与上声、去声混押的现象。例如辛弃疾的《贺新郎》:
柳暗清波路。送春归、猛风暴雨,一番新。千里潇湘葡萄涨,人解扁舟欲去。又樯燕、留人相语。艇子飞来生尘步,唾花寒、唱我新番句。波似箭,催鸣橹。黄陵祠下山无数。听湘娥、泠泠曲罢,为谁情苦。行到东吴春已暮,正江阔、潮平稳渡。望金雀、觚棱翔舞。前度刘郎今重到,问玄都、千树花存否。愁为倩,么弦诉。
绿,是入声字,一般情况下,是不可以和雨、去、语、句这些上去声混押的。
这并不是孤例,例如韩玉的《贺新郎·绰约人如玉》也是如此:
绰约人如。试新妆、娇黄半绿,汉宫匀注。倚傍小阑闲伫立,翠带风前似舞。记洛浦、当年俦侣。罗袜尘生香冉冉,料征鸿、微步凌波女。惊梦断,楚江。春工若见应为主。忍教都、闲亭邃馆,冷风凄雨。待把此花都折取。和泪连香寄与。须信道、离情如许。烟水茫茫斜照里,是骚人、九辨招魂处。千古恨,与谁语。
、也是入声字。王国维说这种词,开了元曲押韵的先河。
但是我们学习填词的时候,尽量不要学习这种例外情况。
三、入派三声
入派三声,即入声派进其他三声。
进入元朝以后,古韵中的入声渐渐消失,被分入了其他三声:平、上、去。就如同上面两首宋词中,绿、玉从入声,变成了去声;曲,从入声变成了上声。
其中平声在新韵中又被分成阳平和阴平,即今天的二声和一声。因此,我们在新韵的四声中,都可以见到古韵中的入声字。
例如这些入声字:叔,成了阴平(一声);熟,成了阳平(二声);法,成了三声(上声);烈,成了四声(去声)。
柳宗元这首著名的《江雪》,就是一首押入声韵的五绝: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绝,是入声字,变成了阳平(平声);灭,是入声字,变成了四声(去声);雪,是入声字,变成了三声(上声)
结束语
我们今天依然可以很顺畅地朗诵大部分唐诗宋词,是因为古韵四声与新韵四声没有变化的字非常多。
另外,一代代读书人与科举制度的坚持,我们读到的隋唐到民国的旧体诗,基本还是依照古韵来押韵。
即使从元朝起,古韵四声就已经和生活语音不同,但是读书人作诗填词,依然尊重和继承了我们的传统。
今天,诗词学会开始推广新韵作诗,但是诗人们依然有选择的自由,毕竟诗词创作已经没有科举考试的作用了。想怎么押韵,就怎么押韵。
老街味道陆游杨万里作诗为岳飞鸣不平,辛弃疾首词传世,却不提及岳飞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