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箫发展 >> 正文 >> 正文

爱乐传习走近视障学生,弹拨乐团带他们

来源:箫 时间:2022/8/22

“弹小琵琶的时候,腿要翘起来,指法和琵琶是一样的。”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的樊怡凝轻轻抓住张泽坤的手,抚摸了一遍小琵琶的琴弦。张泽坤调弦试弹,琴音流泻,极有西域风情,正是古诗中所写“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样子。

如果不是事前了解,一般人很难看出张泽坤和同龄的女孩子有什么不同。事实上,她是我国近万视力障碍者中的一员。在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里,还有许多和张泽坤一样的学生,他们多数学习调琴和按摩。11月8日,“爱乐传习·中艺名家进校园”系列公益文化教育活动来到这里,邀请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上演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

古筝与琵琶二重奏《春江花月夜》、三弦独奏《十八板》、琵琶三重奏《天山之春》、扬琴独奏《春到清江》……一个多小时里,一首首经典的民乐作品接连奏响。每首乐曲开始前,乐团带队老师马英俊都会简单讲解乐曲的背景和所用到的乐器,比如弹拨乐器因何而得名?《春江花月夜》又是怎样从《夕阳箫鼓》演变而来的?从始至终,台下听觉异常灵敏的学生们都是那样安静而专注。

“现场的秩序非常好,作为观众,他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素养。”学生们的音乐造诣也让马英俊很是惊讶。当她提问扬琴有多少根琴弦时,观众席中,有人脱口便答道“根”。她又问,扬琴的“扬”字是怎么得来的?立刻有人回答,扬琴来自海外,由海上丝绸之路传入国内,最初叫“洋琴”,明清时期在扬州一带盛行,后来才渐渐改叫“扬琴”。音乐会最后,张泽坤和另外几位学习古筝、二胡、扬琴的同学一起上台,与乐手们交流。大家即兴合作了一曲《送你一朵玫瑰花》,张泽坤和同学们的表现不落下风。

“我从小学琵琶,到现在已经15年了。”张泽坤说。只拿看谱子来说,这件普通人生活里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到了张泽坤这里,就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很多时候就靠听,或者靠老师读,我的老师还会手把手地让我摸到应该是怎样做的。音乐已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今天能有机会和这么优秀的乐手们交流,我觉得非常幸运。”

“每一个弹拨乐团的成员都非常乐于做这样的事情,这是我们的责任。”马英俊说。成立二十年来,在艺术总监章红艳的带领下,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常常举办各类公益活动。接下来,“爱乐传习·中艺名家进校园”将继续走进更多学校,把艺术传播给更多需要的孩子。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高倩

摄影:方非

监制:李红艳

编辑:关一文

流程编辑:TF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