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为陈其年题照
乌丝曲倩红儿谱,萧然半壁惊秋雨。曲罢髻鬟偏,风姿真可怜。
须髯浑似戟,时作簪花剧。背立讶卿卿,知卿无那情。
[注释]
陈其年:陈维崧,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陈其年工诗词文赋,为清初阳美词派之首,与朱彝尊齐名。有词首,辑为《湖海楼词》,著有《湖海楼全集》50卷乌丝:指陈维崧的《乌丝词》。顺治十三年至康熙七年,陈维崧居京华时所填之词,结集为《乌丝词》,誉满天下,为人称赏。其作品虽不乏早期的“旖旎语”,但词风已转化,颇含湖海豪气。红儿:杜红儿,唐代名妓,《全唐诗·罗虬序》:“广明中,罗虬为李孝恭从事。籍中有善歌者杜红儿,虬令之歌,赠以彩。孝恭以红儿为副戎所盼,不令受。虬怒,手刃红儿。既而追其冤,作《比红儿》诗百首为一卷。”亦用以泛称歌妓。萧然:空寂,不蔽风日,形容空虚,四壁萧然,没有任何东西。徐乾学云:其年“所居在城北,市廛库陋,才容膝,蒲帘上锉,摊柱其中而观之”,“时时匾乏困仆而已”(《陈检讨维崧墓志铭》)风姿:风度姿态。须髯浑似戟:胡须又长又硬,怒张如戟,形容外貌威武。据《清史稿》本传云:“维崧清臞多髯,海内称陈髯。”又《南史·褚彦回传》:“公须髯如戟,何无丈夫意?”须髯,络腮胡子。簪花:插花于冠。讶:讶然、惊诧。卿卿:男女间表示亲昵的称呼。无那:无限、非常。
[赏析]
这首词作于康熙十七年戊午(年),当时的纳兰二十四岁。
这首词结构别致,风趣幽默,多情之人开起玩笑别有味道,表面看来似是写陈其年不乏风流旖旎,声华裙屐之好,其实是从侧面赞赏陈其年的人格与创作。
上阕说世间歌儿舞女谱唱陈其年之辞令,震惊世人,仿佛侧艳柔媚之至。但下阕一转,“须髯浑似戟,时作簪花剧”,便道出了陈其年豪气如湖海,又不无绮艳,既刚且柔的风格和特色。故此篇是借题照,借旗亭北里之景,品评、称赞了陈其年的为人与作品。
有抄本《缪艺风抄本》将此篇作《陈其年填词图卷》,词云:“乌丝词付红儿谱,洞箫按出霓裳舞。舞罢髻鬟偏,风姿最可怜。倾城与名士千古风流事。低语属卿卿,卿卿无那情。”与词篇可并读。
但是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他所生活的是满汉融合的时期,他贵族家庭兴衰关联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以及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构成特殊的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所以抄本所蕴含的感情与其千差万别。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即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