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教育电视台」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你对笛子最早的印象是在什么时候呢?
原始人类会玩音乐吗
石器时代,古人类的常用器具除了石器、陶器、玉器之外,还有一类骨器。骨器通常用动物的骨、角、牙磨制而成,常见的如针、锥、铲、鱼镖或口哨等。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类的狩猎业和畜牧业已经成熟,为骨制品的广泛流行提供了前提和条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位于河南舞阳的贾湖遗址先后出土了40多支骨笛,大多为七孔,个别为五孔、六孔或八孔,距今~年,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最早的吹管乐器。
在它刚出土时,从未见过此类器物的考古人员,甚至搞不懂它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年五一节刚过,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考古队从刚刚清理出的78号墓发现了两段有些许残破的骨管,在其一侧管壁还有7个圆形穿孔。当时,考古人员都不认识这种骨管,只好按照“穿孔骨管”登记了这些文物。
关于这些骨管的用途,当时的考古专家多有猜测,有人认为是笛子,有人认为是箫,从外观看是乐器的可能比较大。但也有人质疑,这骨管音孔太细,很难吹出音列,不能看作乐器,顶多是打猎时的哨子。
原始社会的人们究竟会玩音乐吗?考古人员决定“吹响”它试试。
中国早有七声音阶
初次测试的结果令人失望,骨管到底是不是乐器仍没有定论。在随后的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又陆续发现了近20支“穿孔骨管”,大多为7孔,还有5、6、8孔笛各一支,其中一根保存最好的骨管,毫无残缺,而且油光发亮。
为了确认贾湖“穿孔骨管”的乐器属性,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携带骨管来到了北京。中央民族乐团的笛子演奏家宁保生首先用斜吹的方法吹出了它的基本音阶,贾湖“穿孔骨管”的乐器属性确定无疑。
确定骨管的乐器属性之后,专家又用仪器对这件乐器进行了科学评测。河北民歌《小白菜》就是当时评测时吹奏的曲调。八千年制作的笛子,再次奏出嘹亮的音色,这些先民在没有任何科学仪器辅助的情况下,仅凭听觉和经验安排并调整孔距,音准如此之高,让所有人大为震惊。
经过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科学测试证明,贾湖骨笛是中国音乐考古史中出现最早的吹奏乐器实物,这也是中国任何典籍上都未见记载的乐器实物。
过去,人们认为早期中国只有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贾湖骨笛的出现,将中国七声音阶的历史提前到多年前。
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传说中,炎帝制作乐器琴瑟,黄帝的乐官伶伦发明了音律,贾湖骨笛更是向我们证明了中国先民多会玩音乐。但它的前身可能仅是骨哨,骨哨的形状和它极为相似,只有2~3个孔,用于模仿动物,特别是鹿鸣用以打猎使用。
从作为狩猎工具使用的骨哨,到具备5~7孔的骨笛,能够发声的工具逐渐走向乐器,并随着祭祀乐舞的发展,蒙上了原始宗教的色彩。
与今天主要用于审美娱乐功能的音乐不同,远古时期的音乐主要服务于宗教巫术活动,其实用性、功利性远大于审美性和娱乐性。贾湖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裴李岗文化遗存,生产力低下,原始人只能“看天吃饭”,自然要寻求天地神秘力量的帮助,用鹤骨制成的贾湖骨笛也很可能是祭祀的产物,它既是乐器又是法器,用以祈求神明保佑。
鹤在舞阳一带是冬候鸟,大量鹤类在此生存繁衍,它们能感受气候变化,甚至午夜报时,它的尺骨壁薄中空,是理想的笛管,且鹤骨硬度极高,经久耐用,这才让它得以保存至今,重新吹响。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先民们这些声音嘹亮的朋友,在后世的几千年也一直以祥瑞之鸟的身份出现。它们平均50~60年的寿命远长于远古先民,从此也就成了长寿的象征。
而今日看来,这些骨笛在天地间见证着时光的流逝,何尝不是实现了先民与天地同寿的期许呢?
(本文有参考: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学丛书古代中国篇)
您真的不好奇吗
北京人头盖骨去哪了?婴儿尸棺竟藏在历史书里?你还在叫“马踏飞燕”吗?这是中国纪录片首次将课本与国宝相结合,中国教育电视台《博物馆之夜》打造馆教融合系列节目《课本是座博物馆》。让国宝“活”起来,让历史会“说话”,跟我们翻开历史课本,在上百件文物中阅读九州大地的浩瀚历史与璀璨文化,领略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印记和精神财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