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玉屏箫笛省级传承人吴继红在制作箫笛。新华社记者汪军摄
新华社贵阳11月17日电(记者汪军)最近几天,陆续从广东、内蒙古、山东来的几笔箫笛订单,让吴继红忙得不亦乐乎。走进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的玉屏箫笛厂,记者见到了埋头雕刻的厂长吴继红。
“玉屏箫笛的名气越来越大,订单接不完,工人忙不停。”吴继红说。这两年线上线下都在销售,有的直接在网上下单,有的慕名而来,有的顾客虽然不会吹奏,也愿意买了留个纪念。
位于贵州和湖南交界的玉屏侗族自治县,年被命名为“中国箫笛之乡”。县文广局副局长王琼介绍,根据史料记载,玉屏箫笛始制于明代,目前全县有二三十家企业和作坊生产箫笛。
今年50岁的吴继红不仅是厂长,还是贵州省非遗传承人。从竹子到箫笛,取材、制坯、雕刻、成品等每一道工序,对吴继红而言早已烂熟于胸。他向记者讲述,箫笛上可以雕龙画凤、描绘山水,也可以把诗词歌赋刻于其上。吴继红有一件作品,其上刻了《千字文》。
玉屏箫笛不仅是制作精良的民族乐器,还是工艺精美的艺术品。近两年,吴继红的箫笛厂每年生产6万件作品,能解决20人就业。
制作完成的的箫笛产品。新华社记者汪军摄
玉屏侗族自治县文广局干部汪珺介绍,随着箫笛蜚声海内外,玉屏建立了大约平方米的箫笛研发生产基地,集生产、研发为一体,是贵州十大文化产业基地之一。
然而,随着非遗传承人渐渐老去,年轻人大多外出,“青黄不接”的现象引人深思。记者在当地一家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的箫笛厂采访,有着21年工龄的箫笛制作者吴琼告诉记者,由于是手工制作,特别考验耐心,现在年轻人很难静下心来,有的上班一段时间就辞职。
今年72岁的刘泽松是玉屏箫笛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他不仅坚持每年带学徒,还到处讲课。只要有人对箫笛感兴趣,他都会耐心细致地把工艺展示出来。然而,像他这样的国家级传承人,全县只有两名。
吴继红的箫笛厂,职工平均年龄40岁以上,厂里今年招了5名学徒员工,有的干两三天就跑了。随着箫笛厂进入“老龄化时期”,今后要想招聘年轻的学徒员工可能更难,即便招来,最终还是留不住。
老一辈非遗传承人期待文化干部、文化能人发挥引领作用,通过开展活动,让“箫笛之声”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让“中国箫笛之乡”的金字招牌越发闪亮,让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