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曲小调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亟待挖掘
传统意义上的古曲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有较高知名度的乐曲,大都由古代乐器演奏,诗人作词,无论是旋律还是其中蕴含的故事,都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其中中国十大古曲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有《梅花三弄》、《高山流水》、《夕阳箫鼓》、《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可称之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精髓。
与古曲的高大上相比,小曲则要接地气的多,主要指的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中用来休闲娱乐的民歌;一般流传较广,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不同的地区,有各种不同的小调传唱,比较知名的有《茉莉花》《麻城调》《泗州调》《放风筝》《梳妆台》《绣红鞋》《剪剪花》《画扇面》《五更鸟》《妓女悲秋》《五哥放羊》《闹五更》《银纽丝》《叠断桥》《绣五更》《小香戏》《叹五更》《鲜花调》《湖广调》等等。
古曲小调大都与时代脱节
古曲的生命力很顽强,最为古老的曲子距今都已几千年,不仅保存完好,而且仍能得到追捧,已经无需证明其历史地位。当然了,由于乐器的限制,大部分古曲很难广泛流行起来,人家一开始就是高雅音乐,注定了曲高和寡的地位。
小调大都是以民间故事为载体,和当时的生活背景相关,所以当生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后,很容易被人遗忘,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有心人能够将小调加以收集、整理和改编,使之更符合当下的审美眼光。
德云社的传承作用
郭德纲在学艺期间曾遍访名师,积累了大量的民间小曲儿素材;在其走红以后,通过自己的收集、整理和改编,将大量的民间小调传唱开来。其中在德云社的大型演出现场,曾经唱过的就有《画扇面》《银纽丝》《妓女悲秋》《闹五更》《南城调》《探清水河》《照花台》《送情郎》等等,让观众见识了小曲小调的魅力。
岳云鹏在郭德纲演唱的《送情郎》基础之上,又用自己独特的尖细嗓音重新演绎了一下,使其曲调更为悠扬婉转,传唱更为广泛,已成为其代表作之一。
张云雷对于《探清水河》的改编幅度更大,不仅使用了吉他伴奏,同时还改用民谣唱法,使其更具有时代感,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口味,引起热烈追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2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