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箫资源 >> 正文 >> 正文

品一曲风雅南音

来源:箫 时间:2024/9/22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

  [上海]展颜◇爱乐者说

  微雨秋夜,看了许鞍华的旧片《客途秋恨》,好似一杯陈年普洱,气韵醇厚,回味悠长。剧中的配乐尤其是亮点,“凉风有信,秋月无边,亏我思娇情绪,好比度日如年”,苍凉的拖腔自南方骑楼的某扇窗户传出,斑驳光影,娓娓南音,欲说还休……

  南音,发源于福建泉州,用闽南语演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汉族音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回溯我对南音的了解,乃因两年前看了一部南音电影《旦后》。女主角林波儿的父亲是一名南音艺人,因参与抗日活动被日本人所杀,上世纪五十年代,林波儿跟

  随养母逃难去香港谋生。一个偶然的契机,让林波儿得以将南音传承下来,最后在闽南侨民的帮助下,成为南音“一代旦后”。看完电影,我对南音产生了兴趣,决定去趟泉州,现场听听南音。

  泉州有多处南音表演的场所,《旦后》里提到的泉州南音艺苑是其中之一。我去的那天,恰巧艺苑里有一场公益演出。很幸运地领到赠票,坐在第一排的位置上。

  南音演唱的主要形式为“丝竹相和,执拍者歌”,即弹琵琶、三弦者在右,吹洞箫、拉二弦者在左,演唱者执“拍板”居中。舞台灯光暗暗的,演员们身着汉服,营造出一种古老而悠远的氛围。那天的演出,我们听了传统南音曲目《到只处》《百鸟归巢》《听爹说》《娘子有心》……伴着弦乐声声,犹如聆听仙乐一般,余音袅袅,绵绵不绝,一时不知身在何处了。除了南音演唱,现场还有洞箫独奏等其他形式的表演,整场表演中我最喜欢的是洞箫独奏《行》,情深婉转,忧伤直抵心头,听得人热泪盈眶。音乐有时是无需语言的,就像静水流深,收到的是一种心灵上的感喟之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