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文化与其历史变迁
琴棋书画,文人的高雅艺术的表率,琴居其首。是因为琴除了是一门修身养性的艺术,还承载着儒家的文化传统和道的精神。自汉代就有「琴道」之称。
面对着古琴,就像是面对着天地宇宙,拨动先贤们发明的琴与蚕丝做成的琴弦,发出一种苍茫淳厚的天籁之声,立刻就会把你带入一个旷古幽邃的境界去,体验到天地人琴合一的和谐与自在。
壹
上古时代:琴的创造与其象征意义
《尚书大传》:「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来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只有舜这样的圣王用象征夔龙的五弦琴才能和上天沟通,招来阳气,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五弦琴实际上是王权的象征。
再一个例证,请看《神人畅》的解题:
尧弹琴,神降其室,曰:天下有洪水,命子救之。
以尧舜之圣,还需要以琴通天神,而后号令天下,可见琴在上古时代的功能,是王者沟通神人、兼济天下的载道之器。
出土文物与神农造琴传说
以前研究的人总是把神农作琴当作姑妄听之的一种假托,但神农出生地就在随州烈山,現存最早的古琴实物又都出土于随州或枣阳,正是神农氏活动的「枣随走廊」,而中国最早的七弦琴也出土于湖北江陵,从琴的流行、兴盛的地域来看,神农造琴说就绝非空穴来风了,至少可以说是神农氏或神农的后裔创造了琴。
由此可知,上古琴制还没有到达天人合一的境界,而是一种图腾思维。更多的是反映了上古巫的功能。
曾侯乙十弦琴与夔龙图纹比较
夔龙形像反映了上古的图腾思维。
由上图比较不难看出,一个大的龙首、起伏的龙腰、一足、上翘的龙尾,完全是一个夔龙的形象。其实,后世的琴制中还存留着不少龙形的称谓,如:龙舌、龙腰、龙池、龙龈、龙唇、龙须等,应该说还是这种上古琴制思维的遗迹。
由此可知,上古琴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易经》中「飞龙在天」象征着九五之尊,可以说,上古琴制反映的是一种图腾思维。
贰
周秦时代:君子修身的必备之器
《礼记》「士无故不撤琴瑟。」
《风俗通》「雅琴者,乐之统也,与八音并行。然君子所常御者,琴最亲密,不离于身」。
《白虎通·德论》「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淫邪,正人心也。」
六博仙人古琴画像石拓片孔子与琴瑟
孔子是「士无故不撤琴瑟」的忠实执行者,《论语》中有多处与琴有关的记载: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
厄于陈蔡,弦歌不辍。经孔子删定的「诗三百篇,孔子皆弦歌之」,其中有许多关于琴瑟和鸣的诗句:「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诗经·小雅·鹿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诗经·小雅·棠棣》)而其中每每琴瑟并称,反映了琴瑟都是君子修身的必备之器,似乎没有孰轻孰重之分。
春秋战国时期曾经有过一些著名的音乐家像师旷、师襄、雍门周、伯牙等,他们曾创作了不少有名的曲目,像《阳春》、《白雪》、《高山》、《流水》等,但从孔子的弦歌,以及上古时代琴曲都有歌辞看来,这些创作的琴曲应该都是可以歌唱的,还是属于琴歌的范畴。
由以上论述可见,在周秦時期,古琴已经普及到了士的阶层,是君子修身的必备之器,主要体现的是教化的功能。它的标志是琴瑟并称,琴还没有发展成为一种独具功能的乐器。
叁
两汉古琴琴制的革新为古琴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乐器形制的革故鼎新直接带动了两汉琴乐的发展。
汉代出现的琴的创造论,是汉代革新琴制的文化诠释:
汉桓谭《新论》说:“昔神农继宓羲而王天下,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
汉蔡邕《琴操》云:「昔伏羲氏之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养性,返其天真也。琴长三尺六寸六分,象三百六十日也:广六寸,象六合也。文上曰池,池者水也,言其平;下曰滨,滨者服也。前广后狭,象尊卑也。上园下方,法天地也。五弦,象五行也。文王、武王加二弦,合君臣之恩也。」
马王堆汉墓七弦琴东汉弹琴乐俑乐器形制的革故鼎新
西汉早期以前的上古琴制,以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七弦琴为代表,为一半箱体共鸣箱带有一壶形琴尾,尾部中实,窄而上翘,尾板下装一弦枘。琴面浮搁在与音箱部分大体相配的底板上,未经粘合。这和春秋战国时期的琴制一脉相承,琴体结构完全相同。
出土的东汉弹琴乐俑,出现了一种形体似瑟,尾部琴面装一弦枘的新形制。这种瑟型独枘琴包含着琴制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共鸣腔体由半箱式改为全箱式;琴身由窄尾变成为首尾宽度相同;侧边由首厚尾薄变为如瑟首尾同厚的形体。瑟型独枘琴是吸收了瑟的结构的一个重大革新。
两次重大变革:尾岳和独枘的出现与弦枘的消失
琴制第一次革新的标志是尾部独枘的出现,而当瑟型独枘琴的独枘消失时,就意味着解决了瑟型独枘琴中空底板无法安装弦枘的技术难题,结果就像唐宋琴制所传承的那样,将弦枘一分为二,成为分别安装在琴底两侧的两个雁足。正因为此,琴体开始变薄,侧边、尾部也变得宛转有致。这是东汉不足二百年间琴制的又一次革命。
弦枘的消失是汉代琴制的第二次大变革。
这两次飞跃发展在古琴漫长的历史上是翻天覆地的大变革!在经历了对自身传统否定之否定的脱胎换骨后,古琴由上古形制到传世定型琴制的转型方告完成。出土乐俑鉴证了汉代琴制的这一沧桑巨变。
肆
魏晋南北朝:琴乐的生命关照ub与审美的升华
魏晋时期算得上是一个很明显与其他时期不相同的发展时段。它的历史和内涵产生出一种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状态,创造了反映现实生活、独特的历史特殊形态。然而,虽然人们对这一时期文化和政治的评价观点褒贬不一,但是却刚好体现了它超出寻常、与众不同,并具独特历史价值和意义。就是在这样的特殊环境中造就了不一样的审美文化。
作为有深厚内涵的古琴艺术,古琴艺术一直以自己与众不同的方式和个性,使这一时期的音乐艺术增添了许多灿烂美丽的色彩,同时也为古琴艺术由浅入深,由内而外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在琴乐的审美中更加关心和重视「韵」的无止境的内涵,从原来注重「声」逐渐转向「韵」的重大变化,注重以「韵」表现乐曲中那些无穷无尽的意境。
嵇康与广陵散琴音的志趣反映了哲学意义上的解放
魏晋时期由于琴人的出身和地位的变化就会直接影响古琴审美的变化,使当时的音乐审美变得淡雅。这一时期的古琴审美更倾向于清、新、淡、雅,正如嵇康向往着自由,才能在作品中融入飘逸之境,非常潇洒、豪放,无拘无束。在这一时期我们更加感受到了古琴曲内在的境界,与具有无穷多样性的一切存在物融为一体,难以捉摸、揣测与预料的艺术境界,也能感受到人们取得了对庄学、玄学思想在哲学意义上的解放。
嵇康的《琴賦》和《广陵散》,陶渊明的无弦琴,都生动的描摹了这一时期的特色。
伍
唐代多元的古琴艺术:冲突与共存
唐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全面发展的辉煌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高峰,而古琴艺术是突出的部分,并且在演奏美学和音乐思想两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其演奏完全可以用气象万千来形容。
综观已得到的唐代有关古琴的文献资料,可以发现唐人在古琴演奏美学方面虽然没有形成一篇独立著述,但在这些文献中已表现得甚为明确而具体。从已经取得的这些文献中归纳出十三题,试名之为「琴声十三象」。一曰雄,二曰骤,三曰急,四曰亮,五曰粲,六曰奇,七曰广,八曰切,九曰清,十曰淡,十一曰和,十二曰恬,十三曰慢。这十三象可以解之为十三种现象,也可以解之为十三种类型。但其内容不只是外表现象,而且是艺术内涵的表现。唐人薛易简有《琴诀》一篇,提出琴有七种可以达到的艺术境界,同时它也是对古琴演奏艺术的七种要求。可以说是现存最早的古琴演奏美学理论。
隋唐之际古琴大师赵耶利总结当时琴派说:吴声清婉,若长江广流,绵延徐逝,有国士之风,蜀声躁急,若急浪奔雷,亦一时之俊。
唐宫仕女图中国古琴艺术自宋元至明清,经历了艺术上成熟发展的盛期,在多元化发展的前提下,完成了由讲求气势力度等外在美至清微淡远等内在美的转变,为中国高雅音乐在艺术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北宋以后,以静淡为美的审美理念在琴坛日益盛行。北宋崔遵度《琴笺》「清厉而静,和润而远」则为其代表作。据说北宋著名学者范仲淹,也是一位「学必师古」、以静淡为美的琴家。他的琴师就是崔遵度。范仲淹在江西鄱阳任太守期间与一个以「琴诗自娱」的道士钟惟静十分投合。
乐学新说:单页朱载堉雅乐观的启示
明代的乐律学家朱载堉,曾有一首论琴诗:吟猱与绰注,疾徐共重轻,是名郑卫音,放之通不用。
吟猱绰注,轻重疾徐都被看作是郑卫之音,统统都在打倒之列。
朱载堉(年—年),字伯勤,号句曲山人、九峰山人,又称「端靖世子」,河南省怀庆府河内县(今河南沁阳)人,明代著名的律学家(有「律圣」之称)、历学家、音乐家。是明太祖九世孙,郑藩第六代世子。朱载堉不仅是科学家和音乐家,而且还是乐器制造家,他不满足于因循旧说,敢于向历代相传的律制理论提出疑问,另立新说,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研究,精心制作出了世界上第一架定音乐器——弦准,把十二平均律的理论推广到音乐实践中。朱载堉还制作了三十六支铜制律管,每管表示一律。在他的著作中对每律的选材、制作方法、吹奏要求都有详细的说明,数据极其精密。
山林静雪松鹤琴音虞山派的产生与《溪山琴况》
虞山琴派是中国古琴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明末以常熟虞山命名。由明朝宰相严讷之子严天池所创建。严澄精古琴,师承名师,曾任邵武府知府,辞官后,与善琴者共同探讨琴艺,至此自此琴风大振。后主持编写了《松弦馆琴谱》,被琴界奉为正宗,虞山琴派由此名扬海内。自明至清,虞山琴派主要琴谱有十几种之多。此派崇尚「音必当正律,重音而轻辞」,其特点可概括为清、微、淡、远四字,琴曲风格为「清微淡远,博大和平」,历来为琴史所推崇。
《溪山琴况》是古琴美学的集大成著作。是中国古代古琴巨作。作于崇祯十四年年。「琴况」,即琴(琴音、琴乐)之状况、意态(形)与况味、情趣(神)。
作者徐上瀛根据宋崔尊度「清丽而静,和润而远」的原则,按照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而提出「二十四况」,并且通过对24个琴乐审美范畴的阐发,较为完整而精到地探讨了古琴演奏美学中的许多重要问题。其中尤为可贵的是,其审美理论的阐述,是以古琴演奏技艺手段为基础,而技艺上的分析又是以其琴乐审美思想为指导,这就为后人研究琴乐演奏的技艺美学提供了非常丰富,并且可供借鉴、吸收的琴乐审美思想及表演艺术理论。对清代琴论与古琴艺术有很大影响。
古琴造型质朴,音色婉转穿透力强,它不仅是中国古老乐器中的精华,其本身也是完美的艺术品。
在我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
“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春秋时期,孔子酷爱弹琴,无论在杏坛讲学,或是受困于陈蔡,操琴弦歌之声不绝;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唐代文人刘禹锡则在他的名篇《陋室铭》中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淡泊境界。
古琴的声音是非常独特的,一般人听琴乐能感到古琴的安静悠远。“静”可以说是琴音的最大特点,琴音也被称为“太古之音”、“天地之音”。这里的“静”有两层意义,一是抚琴需要安静的环境,二是抚琴更需安静的心境。古琴有三种音,都非常安静。散音松沉而旷远,让人起远古之思;其泛音则如天籁,有一种清冷入仙之感;按音则非常丰富,手指下的吟猱余韵、细微悠长,时如人语,可以对话,时如人心之绪,缥缈多变。泛音象天,按音如人,散音则同大地,称为天地人三籁。因此古琴一器具三籁,可以状人情之思,也可以达天地宇宙之理。
在古琴音乐三音交错、变幻无方、悠悠不已之中,凡高山流水、万壑松风、水光云影、虫鸣鸟语及人情复杂之思和宗教哲学之理,尽能蕴涵表达。
宋代《琴史》中说:″昔圣人之作琴也,天地万物之声皆在乎其中矣。″晋时嵇康作《琴赋》曰:“众器之中,琴德最优。”也就是认为在各种乐器中,古琴是最好的,具有最优异的品德,最适宜君子作为修养之具。琴音的松沉旷远,能让人雪躁静心,感到和平泰然的气象,体验内心的祥和喜乐;琴乐的洁净精微,能让人感发心志、泻泄幽情,化导不平之气、升华心灵意境。
现今浮华社会,静下心来,抚琴一曲,知音相伴,知己几许,岂非又一人生乐事?古琴可以成为我们繁忙生活中的心灵伴侣,也是一种可以让我们静心修行的美妙生活方式。
在高山流水旁、青瓦小院落、亭台楼阁、浅盏品茗中抚琴。回归身体的松静自然,内心的宁静。抚琴之路,便是一条生命姿态舒展之路。
品茗抚琴,融商业之美,享天籁之音;传古典文化,壮民族之魂。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