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 箫图片 >> 正文 >> 正文

兔年央视春晚里的天府文化一曲南音追溯始祖

来源:箫 时间:2024/10/16
北京中科皮肤医院好不好 https://m.39.net/pf/a_5131651.html

除夕晚上,非遗南音火了。在年央视春晚开场不久,由歌手谭维维演唱、赖多俐(中国台湾)、厦门市南乐团、泉州师范学院、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共同携手演绎的《百鸟归巢》点燃全场,并迅速在网上引发了热议。

南音始祖是后蜀王孟昶

《百鸟归巢》全曲以黄昏意象构筑,且变化丰富,曲中洞箫以花舌吹法模拟鸟啼声,群鸦投林,乐章中更以吐音表现归巢的轻快活泼气氛,勾勒出一幅异彩生动的景象。记者了解到,这首《百鸟归巢》是年申遗成功的南音中四大名谱之一。

何为南音?南音,源自汉唐宫廷燕乐,是随着中原人南迁入闽的中原古乐与闽地民间音乐融合而成的古老乐种。南音由曲项琵琶、尺八、二弦和三弦四种乐器伴奏,演唱者执拍板相和而唱。南音(泉州弦管)于年10月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要追溯这绝世之音的历史渊源,却会发现与成都有着深厚的联结——南音的始祖,就是后蜀孟昶。因其始祖为孟府郎君,所以南音也有了“郎君乐”的别称。

泉州与成都,一个处在东南一角,一个位于西南一方,孟昶最远也只到过开封汴梁,为何就成了泉州南音的始祖?

孟昶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皇帝,后蜀高祖孟知祥之子。在前蜀时期,前蜀皇帝王建、王衍十分喜爱音乐,后蜀孟昶自幼打下了极深的学养根基,他的音乐造诣更明显高于前蜀帝王。

作为后蜀王,孟昶对音乐艺术的热情,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以至于蜀国上至公卿大臣下到士民百姓都热爱上音乐。“御制新翻曲子成,六宫才唱未知名。尽将觱篥来抄谱,先按君王玉笛声。”花蕊夫人所写的《宫词》中,就曾有大量记录孟昶“御制新曲”以及宫廷音乐盛事的文字。孟昶每次创作新词,都要谱成乐曲,一首新曲刚谱成,六宫就会传唱开来、编成舞蹈。“御按横金殿幄红,扇开云表露天容。太常奏备三千曲,乐府新调十二钟。”说的则是官方音乐会的场景。

或许正是孟昶“善弹,好属文,尤工声曲”,“御制新曲”的缘故,才使得后蜀宫廷音乐得以在南宋时代流传。由孟昶令赵崇祚整理的《花间集》,不但是中国词史上首部词总集,也是唯一传世的燕乐歌词集。南音的前期基础是燕乐,倡导燕乐的孟昶被推崇为南音始祖,也就不奇怪了。

泉州承接蜀乐形成南音

然而,孟昶的音乐、文学、艺术造诣颇深,作为君王却是悲凉的,而正是由于孟昶的坎坷流落,蜀乐才得以在颠沛流离中,传入泉州闽南一带,形成流传千年的南音。

公元年,在北宋强大的攻势之下,孟昶出城投降,后蜀灭亡。据传,宋灭蜀国后,孟昶与花蕊夫人二人被押往汴京,其精心培养的后蜀宫廷乐工,遴选人进入宋初建立的教坊,占到教坊总编制的三分之一,成为传承盛唐和五代音乐的中坚力量。

建炎三年(年)十二月,南宋朝廷进行战略疏散,将管理皇族宗室事务的“南外宗正司”和宗室人迁徙到远离宋金前线的泉州。队伍之中,就有许多人来自教坊人员,包括蜀地的宫廷乐师。

随着宋朝的南迁,这批乐师及其音乐流落到了南方,最终在泉州落地生根。宋朝南迁以后,很多文人与乐师都在南方落地,而泉州作为宋朝最大的文化交流中心之一,很有可能就是在此时承接了来自蜀地的音乐,并且逐步将其融入当地的音乐风格当中,南音由此逐渐成形。

记者吴雅婷实习记者王茹懿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939.html